返回

官场隐身豪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九章 复垦油茶林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他们家在西部山区,木炭的价格只有4毛钱左右,他每年烧两万斤左右,但是现在自己家里的山上没有灌木了,如果去买来烧炭,就没有什么赚头了,我还答应帮他跟村民联系的。”

    陈磊说:“朱处长。这下好了,你舅子要烧炭,我们就连司炉工都少要一个了。到时候接通自来水,将发电机的炉膛改大一点,就可以发电、烧炭两不误了。我们这个航电枢纽的灌区这样的灌木有几万亩。都是在以前的红薯、花生地里长出来的,现在有水灌溉了,那些地又可以耕种了,你们想办法帮村民挖了这些灌木,开垦出土地来,村民还会给钱呐。”

    朱处长说:“管村民要钱也可怜,最好就是两不找,我们挖了灌木就走人。如果每天6台发电机发电,我舅子回收两千斤木炭是可能的,算上首先收集灌木的时间,平均每天也有几百块,也够了。”

    陈磊说:“朱处长,你下午就打电话让你舅子过来,我明天从县里带人过来征地,你就找村民借这些冬闲田搁置灌木,丈量好了就可以开工了。”

    朱处长说:“好。那你们忙去吧,我就回工地了。拜拜。”

    道了别,两人开车往灌区走,几分钟以后,地势就慢慢高了,车辆就拐上了新修的水泥路,水泥路的旁边就是同样新修的灌渠。

    午阳停了车,看看公路和灌渠。虽然是外行,都是看到公路路面的水泥浆被震出来了,灌渠的壁也比较厚实,就知道质量还是可以的,尤其看到从头到尾灌渠和公路都被稻草盖起来了,既防干燥又防冻,知道这是陈磊一贯的工作作风,心里十分高兴。

    两人又开车前行,看到一个老大爷坐在公路边吃饭,旁边一个老婆婆在给他端茶,不远处就是已经复垦了的油茶林,午阳就赶紧停车了。

    “大爷,您忙啊,这油茶林是您自己家的吗?”午阳说。

    “这是我儿子的,我自己的已经垦过了。小伙子,怎么有空到乡下来玩啊?”老大爷笑着说。

    “路过这里,看您这么大年纪了,还坚持劳动,不容易呀。您儿子自己不来挖呢?”

    “儿子在市里做生意,孙子在读高中,儿媳妇每天得给他们煮饭,所以这事就只有我来搞了。其实也没什么,做惯了,也不累。”

    “大爷,您这复垦的钱收到了吗?”

    老大爷说:“乡里是按月结算的,我自己的16亩油茶林是上个月复垦完的,月底就收到了960块钱,正好补上了买磷肥的钱。”

    “您这里人平油茶林还蛮多的呀,您每天复垦多少地?”

    “我和我儿子的地呢,由于我平常都将油茶林里面的杂树砍掉了,连树根都挖了,所以复垦起来就比较快,一天可以挖一亩左右。别人的可能就慢一些了,每天能够挖个6分地就不错了。小伙子,我老家伙就是难得这些磷肥上山呀,每天都要请拖拉机运过来。”

    “大爷,这样复垦一次,能不能多收茶油啊?”

    “肯定能够多收茶油,要不然我老家伙没事干呀。今年我跟儿子的收了3万斤油茶籽,明年就最少有6万斤。我记得是79年吧,那时候油茶林刚刚分到自己家,我就复垦了一遍,当时没有施肥,那年的产量就到了5万斤。现在树长大了,又施了肥,搞不好还要多收呐。”

    “大爷,我们祝你明年又是大丰收。您能不能跟我们说说,在这个油茶的生产过程中。还有什么难事吗?”

    “小伙子,告诉你你也没办法。就是每年都有人偷油茶籽,偷去一部分不要紧,主要是大家为了不给偷走,没到时候就摘了,弄得出油率不高,这样的现象,在这几个县都有,你能有办法吗?”

    午阳没有吭声了,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还得回去研究才行。“大爷。我们回去想想办法。到时候会让您满意的。”

    老大爷说:“小伙子,你谁呀,口气蛮大的呀。”

    陈磊说:“大爷,这是我们县委黎书记。”

    “呦。我其实看到这吉普车,就应该想到是黎书记的,大家都是这样传说的,黎书记,对不起啊。”

    午阳笑着说:“大爷,没事的,我们头回生,二回就熟了,您忙着。我们走了。”

    离开了老大爷,两人又到了灌区的其他提灌站看了一下,还到几个砌护坡的工地看了。大家都在忙碌着,也没有谁过来招呼他们。

    路过了一些地方,看到很多村民在修从灌渠到田里的引水沟。不跟灌渠一样,灌渠是用水泥浇铸的,引水沟是两边砌红砖,然后在红砖上面糊水泥砂浆。在一些山坡上,灌渠的两边也开有一些口子,估计就是陈磊说的,那里就是过去的红薯和花生地吧。

    路边看到最多的是油茶林,还有很多村民在复垦,不过他们就没有看到青壮年村民,不是老头,就是大男孩。午阳想,现在要将农民拉回土地,几乎是不可能的了,不过这也正好实行农业的产业化。

    “老陈,咱们县现在也有一些农民承包比较多的土地没有?有没有那种专业种植、养殖的农户?”

    “我也不知道,知道的就是那些农家乐了。可能只有齐部长清楚,我们回去问问他吧?书记,你是不是考虑农业走产业化、集约化的道路?”

    午阳说:“我是这样想的,就是不知道基础怎么样。”

    陈磊说:“书记,我对几个乡的情况都熟悉了,基本上没有发现什么产业化、集约化的苗头,咱们肩上的担子不轻啊。如果书记信任我,等航电枢纽建好了,我就来主管农业好了,基础越差,就越能出成绩。”

    “老陈,你现在就可以做些工作,让县里的农业产业全面一些,比如说灌区不是会淹掉上万亩稻田吗?咱们就可以组织农民,在这些稻田里先栽种一些湖藕、莲子、菱角等,航电枢纽蓄水以后,就让其自然生长,谁家里的稻田,谁栽种的作物,就由谁去收获,你说是不是一个好办法?”

    陈磊笑道:“书记你还想的真周到。这确实是个不错的办法,在正规的稻田里栽种这些东西,都是有钱赚的,何况在这种库区的水里。我回到工地,就打电话给几个乡镇的主管领导,让他们组织栽种。”

    连午阳和陈磊两人都没有想到,这随随便便的几句话,竟然造就了县里的一大支柱产业。7月份午阳从京城回来时,看到的荷花何止万亩,陈磊介绍说有将近6万亩。秋后,渌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