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官场隐身豪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八十一章 鸳鸯莲瓣纹金碗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那是一些石头,准备拿回家做石板路,走在上面对脚底穴位有好处呢。︽小說,”

    谭长桥笑道:“你年纪轻轻就知道保养,肯定能够长寿呢。我这一辈子,除了去考古现场,爬爬山,根本就没有搞过什么锻炼。”

    午阳说:“您是好静,我是好动,各有所长呢,不见得好动的就长寿。您看乌龟和狗,乌龟好静,寿有千年,狗好动,十几年就老了。”

    “你这是瞎比喻呢。”

    “我这是有依据的,您看那么多著名学者,都活到了90多岁呢。”

    “你们的张爷爷不也是90岁了,80多岁还养了儿子呢。”

    “您是不是也想再养儿子?”

    谭长桥笑道:“黎书记你就别拿我开涮了。”

    到了文物仓库,谭长桥找了人来,慢慢地将陶瓮口和盖子连接处的密封物凿开,揭开盖子,立即金光闪闪了。

    “黎书记,这是鸳鸯莲瓣纹金碗,应该是唐朝的东西,在西京的历史博物馆里有展出呢。”谭教授拿起一个碗说。

    午阳因为早就知道这个陶瓮里面全是这种金碗,估计唐朝不可能留下这么多金碗,让宋朝来做对外贸易呢。“谭教授,我虽然不敢怀疑您这样的权威,可总是心存疑虑呢。”

    “黎书记,你看看这金碗,它的造型和莲瓣装饰,是采用锤揲工艺制造而成,然后用錾刻的手法,在莲瓣内錾出各种动物和飞禽。凹凸起伏的莲瓣。使器物宛如盛开的花朵。这样豪华精致的制作,不仅表达了唐代最优秀艺术家的审美情趣,也凝聚了最顶级工匠的才华和智慧,要搁在今天,采用现代化的工具,还不一定能够制作得这么精美呢。”

    午阳笑笑说:“谭教授,您的分析很精辟,但您考虑过没有。唐代以后,经过了五代十国那样长时间的战乱,金碗能够保存这么多,这么好吗?”

    谭长桥说:“黎书记,你怎么就肯定沉船是宋代的呢?”

    “唐代的丝绸之路一直是走陆路,宋代陆上的丝绸之路不通了,才大力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

    “对对对,你说的有道理。宋代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最繁盛的时期,元代虽然继承了开通海上丝绸之路,但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地域横跨欧亚大陆。海上丝绸之路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到了明代,实行了海禁。海上丝绸之路就势微了。哎呦,这底下还是金碗,真有可能不是唐代的了。”

    谭教授将金碗一个个往外拿,拿出来10个后,就去另外一个陶瓮里面拿,情况也是这样,就对午阳笑笑说:“黎书记,你说的是对的,这些肯定不是唐代的东西了,应该是宋代仿造的。不过,这些金碗比唐代的绝对不会差,我们拿来作展览,外人是看不出来的。”

    旁边的年轻教授王彤说:“谭老师,陶瓮里面还有东西,我们拿出来看看,是不是也达到了唐代的制作水平。”

    午阳和王彤两人将东西往外拿,是银碗、金杯、银杯、银罐、银板、金手镯嵌宝石、银手镯嵌宝石,最底下还有不少金币。谭教授拿起一枚金币看了看,笑着说:“还真是宋代的东西呢。”

    王彤问:“黎书记,这些东西沉船里还有吗?”

    “还有十几个陶瓮,几十个木箱,因为我当时只背着一个氧气瓶,水深又有30多米,能够拿到这两个就已经不错了。剩下的,我已经安排打捞船去打捞了,估计十天之内,就会运回来。王教授,这些东西我看也就是很普通呢。”

    王彤笑道:“现在咱们博物馆一下子收到这么多,再贵重的东西,也就是普普通通了,物以稀为贵嘛。这些东西应该是宋代仿造了唐代的,都是作为实用器出口的。”

    午阳问:“宋朝能生产多少金银,能够奢华到用这样的东西作实用器?”

    谭长桥说:“宋朝的版图北方只到黄河流域,陆地上的丝绸之路不通,但对外贸易还是要做的,历史文献对其记载的不多。据我估计,虽然是用金银做实用器,但卖出的价格,肯定比纯金银还要贵。人家有钱,当然可以拿来做实用器了。不过,这些金银器皿的金属成分,并不是纯粹的金银,都是根据器皿的不同性能和要求,选择不同的金属含量比例,根据以前发现的器皿分析,里面应该是含了金、银、铜、铁等成份的,这样就可以做实用器了。”

    王彤说:“黎书记,我们这些东西是出水的,身价没有出土的高,但其研究价值是一样的。您看,这些器型相当规整,扣合十分紧密,我们在科技这么发达的今天,根本就想象不出,这个银碗外面的凹凸条,究竟是怎么刻划得这样精准,最后又是怎么对接上的。”

    午阳笑笑说:“这就是你们这些专家去研究的了。”

    谭长桥说:“古人讲皓首穷经,我从学习考古开始到现在,50多年了,感觉需要学的东西还是无穷无尽呢。”

    “谭教授,王教授,这些东西就留着慢慢研究吧。我最近可能要参加文物转让活动,卖主不希望除了我之外的任何人参加。可我这点文物知识,也太不够看了,想请你们给我补补呢。”

    谭教授说:“我是专攻字画的,小王是攻金石的,我们先陪你走走?”

    “好,麻烦你们了。”

    随谭教授来到收藏字画的仓库,四周墙壁除了门以外,全是跟天花板平齐的大柜。字画是午阳收藏品中的弱项,但是在祖德强大师村里的后山说得到了那些后,就勉勉强强了。主要是博物馆从外面征集到的一些,还是不能肯定真假。

    “黎书记。要鉴定一幅字画的真伪。需要注意的东西太多。我给你简单地说说,到时候能不能用得上就不知道了。看字画,我们首先要清楚画家的画风,熟悉了以后,看见画面,就基本上有谱了;其次是题跋,也就是字,画家形成了风格后。写字也基本上成了习惯,还有就是古人在收藏字画时,喜欢在空白处题字、盖印,当时看可能是破坏了画作,但这些人并非无名之辈,他们的题跋也就成为鉴定真伪的重要依据;再次是印鉴,著名画家常用的印鉴只有几枚,我们平时见得多了就知道了;还有就是纸张,是真正的老物件还是做旧的,仔细观察还是可以分辨的。一下子讲多了也很难记住。我们还是看看实物吧。”

    谭教授在戴白手套,午阳也跟着戴上了。“谭教授。您肯定有专著吧,我找来读读好不好?”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