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官场隐身豪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九十六章 招商大会(二)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谈不上指导工作。就是来看看,玩玩。给投资商带路。”

    师峻说:“老板,太好了,我就先谢谢了。”说完就起身走,柳益民也跟着起身。

    午阳说:“对不起了,你们过来,也没有好好陪你们。”

    师峻说:“那么多客人,那么多领导,你哪来忙得过来呀。我们这些人,什么没吃过,什么没玩过?老板,留步,留步。”

    送走客人,午阳又回到会场。在陈磊和邓启明中间坐下,听了一会,知道才搞完了两个项目,这招投标比拍卖可繁琐多了。

    比方说,一条城市道路的改造,市政府制定标书,首先要将基本要求说清楚,如长度、宽度、绿化带的树木花草、涵洞、天桥等都标明了,还有一些技术难题需要解决。再由市政府聘请的路桥预算师进行工程预算,预算出来工程造价,就是一个基准造价,投标的客商拿到标书后,也要进行预算,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办法比较好,报价又比较接近甲方的底价,就是中标者了。

    易河的情况又有所不同,由于是带有投资性质,市政府没有直接拨付资金,而是用道路旁边的土地进行置换,就还要由投标方给出土地的价格,给得高的,就有可能是中标者。但是投标人是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投标的,工程造价低,土地价格高,就没有利润了,所以也不能为了中标而中标,还是要赚取利润的。

    由于工程比较多,宣布一个工程以后,那些对这个工程有兴趣,并且制定了投标书的,就去交标书,台上有5个审核组,可以同时审核5个工程的标书,审核一个,就宣布是谁中标。投标人自己手里都留有标书的副本,记忆力好的,甚至不用看副本,听到宣布标底,就知道自己有没有戏,不存在什么争议。

    易河市政府请来审核标书的,有建筑设计院、路桥设计院、省监察厅等部门的同志,基本上能够保证公平、公正。

    午阳听了一阵,显得有些心不在焉。邓启明说:“老板,你没必要坐在这里听的,去陪领导吧。部委和银行的领导都去游览风景名胜了,张主任还在宾馆吧?”

    “对,在渌江的和园酒店。昨天喝高了,身体不适。启明,我们去外面聊聊。”

    来到外面的大樟树下,在水泥圆圈上坐下,邓启明问:“老板,什么事?”

    “就是昨天拍卖的事情。昨天都搞完了吗?”

    “到晚上11点半才搞完。”

    “流拍了多少?”

    “没有流拍的。”

    “能够收入多少资金?”

    “1800亿多一点。如果将桥梁和沿江风光带、连接渌江的公路、开发区及工业用地里面的公路,都交给投资商建设,我们重点项目的所需资金,已经略有余裕了。如果将城市改造的土地置换算起来,应该可以多出来120亿左右。”

    “好。启明,尽管资金有余裕,手还是不能松,我们的城市公交车破破烂烂的,必须更新和增加车辆,供水、供电系统要改造,公安系统的装备要更新,城市治安监控系统要建立,城市绿化、美化、亮化要投资,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工程,还需要大量的资金。以后我们的土地都卖完了,只能靠税收了。税收今明两年是不会有太多的增长的。我们还是要过紧日子。如果明年开始改造各县城。资金的缺口还大着呢。”

    邓启明笑道:“幸亏老板想得周到,要不然我们就盲目乐观,大手大脚了。我刚才还跟陈市长商量是不是需要贷款的问题,看来无息贷款和低息贷款都得要回来。”

    “对。这是张主任的面子,凭我们是贷不到这些款的。招投标工作结束后,你们的主要精力,就是抓好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不要抓。我们毕竟是外行,不能搞盲目蛮干、违反科学规律的瞎指挥。”

    “我们会的,不能让别人戳我们的脊梁骨。市政府已经发文,成立了以秦市长为首的工程质量领导小组,我和陈市长都是副组长。我们决定,对每一个工程,都要安排具体的人担任质量监理,负责质量监督。”

    “你们自己也要进行经常性的下户督察,还要聘请一些义务监督员,加强社会的监督。我会安排布置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参与监督。对发现了问题的监督员。都要给予奖励,发现了重大问题的。要给予重奖。对发生了质量问题的工程,必然涉及**,市委一定要一查到底,严肃处理,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敢顶风作案的人。”

    “老板,政府的文件里面没有这些,是不是加上去?”

    “不,我安排市委再发文好了。”

    这时从会场出来几个年轻人,看了看邓启明,又看了看午阳,“你们是邓市长,黎书记吧?”

    午阳说:“是的,请问你们是……”

    “我是粱彤,这是龙宝,我们是林实、林梁的朋友。”

    “林实他们没有在中南呆几天,你们怎么成为朋友的?”午阳问。

    “我们是在潭州赌石认识的,他们帮了我们大忙,就成为朋友了。黎书记,我们家里都有大公司,这次来,是想为易河的建设出力的。”

    “好啊,我们去茶馆里面坐坐、聊聊?”

    粱彤说:“黎书记不要客气,我们就在树底下聊就行了。黎书记,我家里的公司,是生产中央空调和建筑材料的,我们研制了一种新型建筑材料,适合建各种建筑,如果建高楼,比钢筋混凝土节约时间80%左右,节约成本费用30%左右,在防火、防震等方面,要优于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使用寿命比钢筋混凝土的建筑长一倍以上。”

    “你们的新型建筑材料,最高能够建多高的楼房?”

    “我们公司准备在潭州建一栋518米高的大楼,已经开始挖基础了,5个月左右就可以建成。”

    邓启明说:“不可能吧,按正常的进度,5个月应该还在正负零呢。”

    “邓市长,您别不相信,我们来找你们,就是想在易河用我们公司的建筑材料,建一栋大楼作宣传,好推广这种建筑材料。”

    午阳说:“这个事情好办,我给你推荐到我们市的金融商业中心,那里的地基已经挖好了,有两个梅花形的建筑群,10栋400多米高的大楼,可以吗?”

    “当然可以,谢谢您了。”

    “如果这种建筑材料不行,你怎么办?”

    “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