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内宫门,皇宫的巍峨陡然呈现,九月跟在郭老后面,低调的走上那长长的朝圣之路,来到了官员们等待早朝的朝房,朝房里,已经有几个官员在等了。(凤舞文学网 http://www.qiuwu.net)
九月看了看他们的朝服,有紫色,有绛色,上面的绣花还尽有不同,她也看不懂那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她只知道,这些个紫色朝服的官吏中,没有一个像郭老这样衣服上绣了蟒。
五爪为龙,四爪为蟒,显然,这彰显了郭老的地位。
见过王爷。朝房内的几人看到郭老进来,也是恭恭敬敬的行礼。
郭老只是淡淡点点头,仍给九月介绍:这是韦大人,刘大人,李大人。
九月再次一一行礼,听到韦大人时,她多看了几眼,眼前这人,眉目身形都与韦一涵有几分相似,只不过,眼前的人已染了月岁霜华,发微白,须已生,看着也更清瘦些,没有韦一涵的英气。
韦大人看了看九月,倒是没说什么。
没一会儿,上早朝的钟声响起,众官员又纷纷站了起来,郭老叮嘱了九月几句,让她且在朝房等候,便领着百官出门上殿去了。
九月无聊的独自坐在朝房中,也不敢随意走动,屋中备了茶点水果,她也不去动,只默默的坐着想心事,想着一会儿该怎么向皇帝提出要求,该怎么说才不会帮了倒忙。
也不知过了多久,外面天已大亮,雨却再次飘了起来。
九月等得有些浮躁,就在这时,有个小太监走了进来:福女,请殿外候驾。
总算来了,九月站了起来,客气的谢过了小太监,在他的引领下来到了一处大殿前,殿前高高的悬着金和殿三字。殿前两边侍卫林立,站在金和殿门口的俨然就是韦一涵。
九月冲他笑了笑。
韦一涵居然回应了,虽然只是微微一颌首,却也挺稀罕了,要知道,他这一路可都是板着脸居多。
传,福女见驾
突然之间响起尖锐的通传声,把九月吓了一跳,韦一涵见到。不由扯了扯嘴角。微一侧身。请九月进去。
九月深吸了口气,之前见皇帝,可没这种阵仗,这会儿被他们一弄。她还真有些紧张了。
低头、敛目、小碎步,还得行云流水般保持淑女……九月总算来到了百官前面,看着离前面台阶还有十来步远,缓缓跪了下去:民女祈福参见皇上。
好吧,这几天送出去的膝盖已经比两辈子加起来还要多了。
平身~~皇帝的声音里倒是流露着欢欣。
旱情已缓,据说水涝也得到了解决,龙心不悦才叫怪事。
谢皇上。九月起身,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尖,等着皇帝先开口。
福女祈雨解我天朝危急。此乃大功一件,赏。皇帝含笑说道。
赏?赏什么?九月有些着急,为什么不问问她想要什么封赏呢?直接赏了,那她怎么说游春的事?想了想,九月略弯下腰回道:皇上。民女能否自己挑赏?
嗯?皇帝讶然,看了一边的郭老一眼,笑着点头,难怪自己看她顺眼,果然和小皇叔一个性子啊,只可惜了,她是他的外甥女,说来听听,你想要金要银还是要官?
九月听到这儿,再一次跪了下去,俯身说道:民女不要金不要银也不要官,民女只想求皇上一个恩典。为了游春,放低姿态也值了。
你想要什么恩典?皇帝好奇的看着九月,有些猜不到她想要什么,她是小皇叔的外孙女,不要金银不要官,倒也正常,毕竟也是沾了皇家血脉,又是女子,这些东西给不给,她也不会太计较,而且,她既是小皇叔的外孙女,小皇叔有意让她认祖归宗,这入皇家玉牒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也没什么可求的,如此一来,他倒是真的好奇起来了,是什么要求,值得她这样郑重其事的求恩典?
民女想求皇上开恩,重审十六年前游家冤案。九月想了想,也不弯弯绕绕,直接提了出来。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尤其是林国舅,更是跳脚,指着九月喝道:大胆,小小女子,竟敢干涉朝政。
林国舅,你没听到吗?她说的是请求皇上恩典,你哪只耳朵听到她干扰朝政了?康子孺紧接着冷嘲热讽的看着林国舅说道,要说干政,你一个国舅,又有什么资格站在这儿?居然还敢咆哮金朝。
你……林国舅一惊,忙冲着皇帝躬身解释道,皇上,臣弟不是有意的,臣弟……
林国舅,本王怎不记得何时多了你这么一个侄儿?郭老睨了林国舅一眼,淡淡的开口。
林国舅顿时大惊,今天,一向不早朝的王爷和康大儒竟然齐齐出现,还齐齐向他发难,这是什么意思?
不过,他来不及深究,他已经被郭老的话吓到,一直以来,他自认为自己是林妃的亲弟弟,在皇帝面前自称臣弟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皇帝一直没什么表示,可是,郭老这一开口,便直指了他的逾越,他是林妃的弟弟不假,可是,他不是皇帝的弟弟,哪能称臣弟呢?郭老这样说,分明是指责他冒充皇家弟子呀。
林国舅想通自己一直以来给自己埋的雷,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扑嗵一声便跪了下来,冲皇帝连连磕头求道:皇上开恩,臣糊涂。
行了。皇帝无奈的抬抬手,这林国舅确实是越发的糊涂了,不过,这是林妃的弟弟,是他最疼爱的三皇子的舅舅,他还真不能把人怎么样,一旁听着。
皇上。林国舅却没有站起来,仍趴在地上对着皇帝说道,皇上,臣是无意的,并不像康大儒说的咆哮金殿,臣只是觉得,此女虽然有功于社稷,可是,当年游家一案,乃是皇上御笔亲判,此女此时提及重审游家一案,岂不是……岂不是在质疑皇上英明吗?皇上万不可心软允了此女要求,那可是会让皇上被人诟病的啊。
九月顿时蒙了,游家的案子,居然是皇帝亲判的?那为何之前外公没提醒呢?
林国舅,你这么说是觉得皇上同你一样糊涂吗?康子孺再一次开口,皇上乃英明君主,天朝上下,谁人不知,你竟敢在此怀疑皇上的英明?谁给你的胆子?还是说,你是觉得皇上没了你的提点,就作不了主了是吗?
最后一句,语气已经轻飘飘到极点,却偏偏让众人听得清清楚楚。
这可是顶大帽子啊,谁敢应?满朝文开皆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