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穿农家种好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2章 卖鸡蛋(二)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更。

    ………………………………………………………………

    “嗬,别看人儿小,还挺会做买卖,你大人呢?”一个操着唐山口音的中年妇女问。

    田青青:“我妈妈去别处了,让我先卖着。阿姨,你要吗?”

    “小嘴儿还是怪甜。”

    “一看就是个常出门的孩子。”

    “老陈,你要不?”

    “要,挺新鲜的。”

    “…………”

    人们议论着,又各自散开。不一会儿,又都拿着家什回来了。有的是篮子,有的是盆子,有的是书包。

    这让田青青想起了前世现代的塑料包装袋。买鸡蛋的人什么也不用拿,掏钱就能提溜走一兜儿。虽然不环保,却很便利。

    田青青把自行车倚牢在甬路旁边的一个自来水水池上,她自己则站在水池边沿上给人往外拾鸡蛋。

    直到这时,田青青才发现,用篓筐盛鸡蛋是一个很愚蠢的办法:她个儿太小了,拾起里面的鸡蛋很费劲儿。

    “来,你看着,我给你拾。”老方走上前,一手抓仨,一边报着数,一边往递过来的篮子或者盆子里放。

    人们大多都是要三十个,也有要二十个、四十个的。三百枚鸡蛋很快被拾完了。

    接下来,老方又帮着收钱。

    十六块五毛钱一分不少地很快交到田青青的手里。

    整个过程,没有一个人讨价还价,也没有一个人挑剔鸡蛋的大小。

    哇塞!

    与知识分子打交道就是痛快!

    田青青心里高兴。微笑着对人们说:“叔叔,大大。阿姨,你们要是吃着好吃,隔几天我就给你们送一次来。”

    “好哇!小姑娘,你要是有鸡蛋,就可着劲儿地往这里送。这里别的不好卖。鸡蛋、鱼、新鲜肉,卖的最快了。”老方说。

    田青青闻听心里一喜,忙问道:“你们也买鱼?”

    “买呀。如果是活鲤鱼的话,就更好了。”一个三十多岁的操着一口天津口音的男子说。

    “美得你吧!现在上哪里弄活鲤鱼去?”操唐山口音的中年女性揶揄了一句。

    “我卖的就是活鲤鱼。”田青青不失时机地表白。

    “活鲤鱼?你有活鲤鱼?”几个操不同口音的男女几乎是一口同声地追问。

    田青青:“嗯哪。都是一斤靠上的大鱼。”

    老方:“你家有养鱼池?”

    田青青摇摇头:“没有。从坑塘里钓的。”

    老方:“你现钓现卖?”

    田青青:“嗯哪。”

    “你是哪村的?”刚才操着天津口音的男子问道。

    田青青:“田家庄的。”

    天津口音男:“你是不是天天在家里钓鱼卖钱?”

    田青青点了点头。

    “哦,原来你就是那个会钓鱼的小神童啊!”天津口音男说完,又对众人说:“这就是我给你们说的那个会钓鱼的小神童。一开始我也不相信,架不住人们说的有鼻子有眼儿的,不由人不信。这不。今天见到真人了,原来是这么小的一个小姑娘。”

    “真是的,一看就挺机灵。”

    “要是没一手,大人也不会放这么小的孩子出来做买卖。”

    “尤其这鸡蛋,摔个跟头全完了,大人也真放心?”

    “人家大人心中有数呗!”

    “…………”

    人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玲玲,你看小姐姐多会做买卖呀,还会钓鱼!你长大了一定要向小姐姐学习噢!”

    一个年轻妇女对怀里抱着的七、八个月大的女婴说。

    田青青循声望去。忽然眼前一亮:那个抱孩子的妇女,像极了自己前世田苗苗时期的那个同事。再看她怀里的孩子,眉眼里跟这个妇女很相似。

    玲玲?对呀。前世的同事姓方名艳玲。难道说,这个女婴就是自己前世的同事?

    可是,这个女婴比现在的田苗苗最少也得小半年,而田苗苗去世时,人家的女儿都会走路了。印象中方艳玲应该比自己大。

    想想也有可能:田苗苗二十九岁还未婚,如果方艳玲适龄结婚的话。孩子会走路也很正常。

    田青青心里这么一想,真有种旧地重游遇故交的感觉。把人们当面议论引起的尴尬冲淡了不少。

    “叔叔、大大、阿姨,你们如果愿意要鱼的话,说个时间和条数,我按时给你们送来。”田青青对着还在议论的人们说。

    于是,人们又报起数来,你一条,她一条,一共定下来八条。并说越快越好。

    “那就明天吧,还是这个时候,怎么样?”田青青以商量的口气问道。

    “真是个心里透亮儿的孩子。”天津口音男称赞道:“知道我们上班族中午没时间做饭,一般都是晚上改善,便定在下午送。”

    于是,人们又是一番议论。

    “叔叔、大大、阿姨,如果你们愿意买我的东西,我会经常来的。”

    田青青微笑着和人们打了招呼,在人们的议论声中,骑车离开了农林工作站。

    自此以后,田青青果然隔三差五送一次来。后来熟了,不但卖鸡蛋和鱼,还卖青菜。

    尤其是空间西红柿,受到了这些农业技术员们的一致称赞。都说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的西红柿,有的还向她探讨栽培技术。田青青只好推说是大人种的,自己不知晓。

    来的次数多了,田青青知道了领自己进来的那个“老方”,就是自己前世田苗苗时期的同事方艳玲的父亲方志仁。

    而那个女婴,果真就是前世的同事方艳玲。

    方志仁夫妇都在农林技术工作站工作。他们还有一个七岁的儿子方毅,在京城跟着爷爷奶奶。那个年轻妇女就是方志仁的妻子,方艳玲的母亲。

    方艳玲是田青青穿越以来,除了亲人、家人、亲戚以外,认识的第一个社会上的人。虽然还是婴幼儿,田苗苗不也才一岁零四个月嘛!

    基于这层关系,田青青每次来,都要给方艳玲带几个空间西红柿来。方志仁不知底细,还以为是田青青感谢他的相助之恩呢。后来两家走动起来,成了没有血缘关系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