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啥,经典的穆勒万卡都出来了,赌战也来了,兄弟姐妹们是不是来点推荐票啥的支持一下小墨呢?谢谢了!
由于可可也要参加战斗,同时他现在也没有二级车,所以根据可可的选择,陈墨用团队的基金为可可配置了一辆法系二级轻坦,哈奇开斯h35。
可可和刘宝川一样,比较喜欢出前点灯,这到是让陈墨感到高兴,毕竟团队目前的人员组成中,除了刘宝川这一个侦察兵之外,还没有其他的侦察兵,而一个团队要想有所作为,两个优秀的侦察车是最低的配置。
可可以前已经有了美系t57那条升级路线中的所有战车,所以这次他准备换一款坦克,而作为侦查车,性能牛逼冲天的法系流~氓自然首选。
法系车在前期低级别的时候特点不算很明显,但到了后期,这系战车的特点就会非常明显的显现出来!法系车因为装甲非常薄弱,导致法系车没有一个是能抗的,法系顶级重坦的装甲甚至还不如其他系八级中坦的装甲厚实,所以法系车第一个特点也是最大的弱点就是装甲太过薄弱,这让法系车的生存能力大大降低!
但正是因为装甲薄弱,让法系车的自重普遍很轻,再装备上大马力的发动机,这让法系车的速度都非常快,平均速度冠绝各系!
法系第三个特点就是火力猛,因为到了后期,法系车上全部都是让人蛋疼的弹夹系统,包括法系的顶级火炮都是弹夹系统。
弹夹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短时间内可以爆发出极其强劲的火力输出伤害,虽然两个弹夹之间的上弹空白期比较长,但是别忘了,法系车还拥有非常出色的速度和视野,这让法系车完全可以在上弹的空白期中,凭借着优良的速度和视野躲避敌人的追杀,一旦上弹完毕,法系车立刻就又会变成人见人蛋疼的火力输出机器。
正是因为法系车的这种不能抗,但却凭借着速度快、火力猛的突然袭击打法,被人们冠以‘法系流~氓’的外号,意思是见了这种车,就要向见了流~氓一样远远躲开为妙,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指法系车的这种打法纯粹就是一种流~氓的做法!
作为一个空间中的老鸟,可可当初就像搞一辆法系流~氓来当做自己的一款主战坦克,可惜的是他的团队崛起的快,但倒下同样迅速,以至于他根本就没有来得及去搞一辆法系车来就开始依靠变卖家底存活了。
如今有了财大气粗的团队,而且各系车随便可可挑,可可又怎么会放弃这种机会?虽然法系车在前期一点彩都没有,但可可相信,有陈墨这样的老大指挥,这个新团队的崛起速度也将是非常快速的,而且有很大的可能性这一场战斗下来,自己的这辆二级哈奇开斯h35就会换成五级的amxelc轻型坦克!
给可可将车买出来,并且直接换上各种配件,可可的h35顿时变成了一辆完全体。
这样一来,陈墨这边的六个队员的配置就变成了:陈墨的at-1和陈涛的uc2磅炮,这两种坦克的重火力可以保证陈墨这边有非常靠谱的火力支援力量;田鹏的苏系su-18自行火炮,虽然口径只有76毫米,但是在二级房甚至三级房中,都属于非常恐怖的火力威慑存在,虽然su-18的速度比较慢,而且射程也不是很大,很多中大地图甚至都无法进行全地图攻击,但田鹏良好的射击技能却能保证充分发挥出这款自行火炮的威力的;大狗的t-26作为一款比较均衡的坦克,可以充分的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这款坦克将会很好的填补后方的反坦克和前方突前侦查的侦察车之间的空档,而且管家时候也能够顶上去,完全可以当成是一款中型坦克来使用;而陈涛的哈奇开斯h35,虽然这款坦克时一款轻型坦克,可是它那厚达40毫米的全身装甲以及160点的生命值,完全可以把这款车当成一辆重型坦克来使用;至于刘宝川的m2轻型坦克,虽说速度上不是多么很出色,但是作为一款低级房内的侦察车,58公里/小时的极速也足以保证它可以很好的完成侦查任务的!
有了这种配置,如果其他的九个人再稍微给力点,再加上自己对地图的熟悉,陈墨现在很有信心将这场战斗拿下来!
等到可可将充当保证金的两枚勋章缴纳给空间之后,作战的时间快到了。
熟悉的传送光芒结束之后,就是地图载入时间。
三十秒的地图载入时间,足以让陈墨将这次赌战的地图了解清楚了。
地图东路中上方的那片茂密异常的树林,树林南面靠近河岸的小山丘,地图西路那条长长的贯通南北的丘陵,以及夹在丘陵和树林之间的那片稀稀拉拉的小村庄!
穆勒万卡!
没错,今天的这个参战地图正是穆勒万卡!
在现实世界中,历史上的穆勒万卡攻防战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坦克坟场!防守的德军和进攻的苏军在这个小小的名为穆勒万卡的小村附近,展开了绞肉机一般的攻防战。
历史上,随着德军‘巴巴罗萨’计划以及‘台风’计划的完全落空,德军已经体现出底气不足,苏军已经进行了十次打击中的前五次。
1944年中,苏军科涅夫元帅携苏军收复白俄罗斯的余威,出兵乌克兰西部地区!科涅夫元帅破天荒的向斯大林提出了两个方向同时进攻的策略,这也表明了苏联军队强盛已经远远超越了开战初期。右翼,由卢茨克地域的俄罗斯拉瓦方向实施突击;雷巴尔科坦克兵上将、列柳申科上将和索科洛夫中将指挥的骑兵机械化兵集群坦克第31军和近卫骑兵第6军,由捷尔诺波尔地域向利沃夫总方向实施突击。
但在7月13日,先遣的苏军在利沃夫受挫,盘踞在此的德军在面对占据优势的苏军面前,展开了顽强的抵抗!雷巴尔科在次日进行强攻,苏军第三近卫坦克军奉命突击,但是收效甚微,仅仅将阵线向前方推进了8-15公里。7月14日晚,在各友军的支援下,苏军第三近卫坦克军打开了一个狭长的走廊,坦克部队沿着一个叫做穆勒万卡的小村前行。
在这个小小的村庄,德军的重火力也开始反扑,接下来的数天之内苏军仅仅前进了18公里,但是他们建立了一条宽4—6公里的所谓科尔托夫走廊。
从7月16日晨起,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主力沿同一路线,冒着敌人的翼侧射击,穿越这条走廊进入突破口。他们在7月18日日终前强渡佩尔捷夫河,进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