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儿女成双福满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四章 离家第(5/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邱晨看着一老两小稀罕,也不催促,只在旁边含笑看着,同时开始琢磨:里外这两套家具,都是上好的黄花梨木料,虽说除了这张拔步床外,其他家具多是样式大方简洁的,没有多少雕花,更没有嵌贝镶银等花哨装饰,可却丝毫不显简陋,反而处处透出一股子大方爽气,看着就舒服。

    娘几个看完屋子家具正要离开,几个过来给门窗、扶栏上最后一遍漆的木匠把式恰好进来。

    邱晨就让他们帮着看看刚买回来的这套家具。

    几个老木匠趴在家具上看起来就几乎忘了旁人,好一会儿,才连连赞叹着回过神来。

    这套家具虽没有太多的花样雕刻,也没有时下比较流行的嵌螺钿、嵌石雕等装饰,但款式精致大方,简单明快,木材又都是上好的花梨木,据几位老木匠把式估算,这一套家具下来,绝对不少于五百两银子。

    一说这个价格,刘氏就瞪了自家闺女一眼。挣钱再多,也没这样满撒钱儿的,买回十多个奴仆来不说,光家具就花了五百两银子!这么过日子可不成啊!

    邱晨被瞪了,除了低头装温顺,却也没办法解说。她心里明白的很,若是告诉刘氏不是自己花钱买的,是一个男人送的,只怕刘氏就更是害怕担心了!

    离开那几个老木匠,邱晨就挽了刘氏的胳膊,软声哄劝道:娘,咱们挣了钱不就是为了过好日子的么,那几日的收入您也亲眼见了,咱们如今一个月的入息可就不止这些呐,买这东西也不费力……再说了,娘,咱家屋子院子都盖起来了,还能让它空着啊……

    说到最后,邱晨软软的声音拖得长长地,带着明显的撒娇意味儿,又轻轻地摇晃着刘氏的胳膊,也把刘氏脸上的沉重给摇散了。

    唉,你呀……刘氏轻轻地叹了口气,默然片刻,方才开口继续道,娘知道之前你受了委屈受了磋磨,如今做了买卖有了钱,自然要制备一番。可是,这做生意也和种地是一样的,有收成好的年成,自然就有欠收的时候,手里有了钱,也得存着些做个防备。

    邱晨自然乖乖地应承着。

    刘氏又道:如今这些,买了就买了,以后你还要记得勤俭持家。

    邱晨连忙应了,又转了话题道:娘,您说起这话儿,我倒是又想起一件事来。咱们做生意毕竟如您说的,有起有落,不如田地牢靠。我就想着,咱们趁着手里有钱,就买些肥田,自己没工夫种,就佃出去,虽说一年入息有限,可那个长档不是……

    一听买地,刘氏登时露出一抹喜色来。

    对于老百姓来说,还是总觉得买地做地主才是正事儿。

    买地好,多买些地,不管生意如何,年头如何变化,那地就在那里,跑不掉的。

    邱晨也跟着笑,又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大块的肥田不容易遇上,怕是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合适的。

    刘氏瞅了自家闺女一眼,笑着拍拍邱晨的手道:这事儿你打定了主意就不用操心了。我指使你大哥去办,他这些年赶车认识的人多,让他去打听最便宜!

    嗳,我这一时竟糊涂了,咋就忘了我大哥了。还是娘您最厉害,想的最周全!邱晨连忙笑着送上一顶高帽,把刘氏欢喜的眼睛都笑眯了。

    阿福阿满也跟着咯咯咯咯地笑,阿满还笑着学舌:姥娘最厉害了!

    把个刘氏稀罕的,伸手把小外孙女抱进怀里,脸贴脸地亲了好几下,邱晨连忙接了过来,刘氏的咳喘病受不得累,抱着满儿回去,又该咳一大阵子了。

    回到西院,大兴家的已经做好了早饭。

    邱晨伺候着刘氏洗了手,在桌子旁坐了,青杏和玉凤就把早饭送了上来。

    早饭做的是一个粥,一个花卷儿,一个酥饼,还有四个凉拌小菜,一盘昨日买回来的胡氏肴肉,倒也算是花样丰富。

    邱晨舀了一口粥尝了,米粒酥而不烂,软糯却并没煮糊,火候拿捏得倒是刚好。她又夹了一筷子凉拌菜尝了一口,清爽鲜嫩,没有味精调味能够做成这样也不错了!

    暗暗点了点头,邱晨就发了话,等搬了东院,大兴家的负责林家几个人的厨房,即小厨房。兰英三人则仍旧管着仆从和帮工们的饭菜,也就是大厨房。食材物料,由大兴家的报给兰英统一采购。

    大兴家的喜色满面,连连福身施礼道了谢。

    吃过早饭,满囤爹过来商议,因为林家东院需要晾一些日子才能搬家,就趁这几天先给二魁家把房子建起来。二魁家的只盖三间屋子和一个小院,材料、人手充足,最多也就一集功夫就妥帖了。邱晨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临近晌午的时候,邱晨之前在县城满仓的店里订做的家具用八辆马车送了过来。

    因为有了廖文清送的家具,这些原本准备布置在一进客厅和二进主屋里的家具,就分散到了一进二进的东西厢房里。这些家具邱晨没用高档红木,只是用这个时节还不算名贵的酸枝木打造的,这些还只是第一批,是一些案几、椅子之类。还有第二批,是大书柜、挂衣橱等大件儿,另也有一张千工拔步床,那些个都是极费工的,最少也得要三个月才能完成雕花,就还要再做一次才能送货了。

    这一天的时间,邱晨尽量的都放了手让各处负责的人统管安排,她只默默地旁观着,看到需要调整嘱咐的,略略调整一下。一天看下来,见各处人手妥帖,忙而有序,也就暗暗地放了心。

    当天晚上,邱晨张罗着包了顿三鲜饺子。

    在现代的时候,她的家乡有个习俗--出门饺子回家面!

    吃了这顿饺子,她也就准备离家了。

    吃过晚上饭,大兴带着三家子奴仆率先搬进了东院一进的后座房里。东院大门开在东南角,大门西侧一间门房,然后紧挨着就是四个单独的房间,都盘了炕,炕下配备了一对椅子一个桌子,炕上是一个炕橱。大兴三对夫妻各住了一间,最西边一间暂时让青杏、玉凤、玲儿和梅子四个丫头住了。

    玉强和虎头、柱子则仍旧住在西院西厢。等林家诸人搬进东院后,再另给他们安排房间。

    眼瞅着要进六月了,天气已经很热了。邱晨早就买了纱帐,西院儿几盘炕上都有了,大兴几家人来了,现赶着也来不及,邱晨就拿出自己制作的艾条来,让他们在屋子里熏一熏,再放下竹帘子来,也就没有多少蚊虫了。

  

    -->>(第5/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