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儿女成双福满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四章 请师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姑姑,要去也让侄儿陪你一起啊……俊文急着追了两步,奈何邱晨心急之下,驱马就走,俊文哪里追的上。只看到姑姑头也不回地摆了摆手,随即打马而去。

    俊文看着姑姑渐渐消失在街头的身影,不由懊恼地跺了跺脚!

    那位潘先生的母亲,居然怀疑姑姑新寡身份对潘先生有什么想法,是以才阻拦着潘先生不让其就馆。如此缘由,让他怎么和姑姑说。可没想到,姑姑居然心急之下,骑了马去质问……这一去,只怕不但没有结果,反而会惹一肚子闲气回来……

    唉,都是那潘家老婆子,太过无礼。还以为自家儿子是什么好人才了,谁都上赶着倒贴了?居然生出那种心思,实在是可气!

    再说邱晨,一急之下打着马跑出一段距离后,就渐渐冷静下来。不由放慢了马速,心里快速合计起来。

    按照之前徐长文的介绍,潘家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拒绝这么一份高收入的工作,那么,潘佳卿的母亲阻拦儿子去刘家岙就馆的缘由,就很值得人推敲了。

    那潘家据说此前还勉强算是诗书传家,书香门第,这种人家哪怕没落了,只怕也会有一种固守的清高和骄傲,而且,也更加注意一些所谓的繁文缛节、一些规矩……若是,自己这么冒冒失失地去了潘家,这件事只怕就完全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心里飞快地合计着,邱晨拨转马头,去了一家成衣铺子。

    安平县城毕竟比清水镇繁荣不少,成衣铺子不但定制服装,也有做好的衣物出售。

    邱晨进去之后,花二两银子买了一件湖青色的直缀,连带青色千层底布鞋和湖青色的方巾也一起买了,就在成衣铺子里换上。在还算清晰的铜镜中看了看,这具身体个子不算矮,差不多有一六五一六六的样子,而且,因为之前生活清苦,换成她之后,又一直操劳忙碌,一直没有胖起来,只是,相对于刚来时的面黄肌瘦,气色要好了许多。加之这付容貌虽然清丽,但内里的灵魂洒脱大方,是以眼神清亮干净,丝毫没有娇柔妩媚之态,更无忸怩做作之状,反而稍稍有点浓而上挑的眉毛,挺直的鼻梁,带出了一丝英气,是以,她裹了胸穿上男装,并不显得过于突兀,反而比较符合这个时代文弱书生的俊逸!

    将换下的衣服用包袱裹了,搭在马背上,邱晨重新上马。这一次就完全放开了速度,出了城门后,就一路疾驰,直奔城西的潘家集。

    潘家集本就毗邻县城,出了城门不到二里路,邱晨打马飞奔,是以不消盏茶功夫,她就已经勒住马缰,停在了一家还算全乎的小院门前。

    这所院落不大,土坯的房屋院墙,两扇斑驳破败的院门紧闭着,显示出这户人家的败落。

    邱晨在村头就确定过了,这回也不虞认错,微微挺了两息,就从马背上跳下来,一手牵了马缰,一手前去敲门。

    来了!一个略显苍老的女声很快就从房内传了出来,随即,有些拖沓疲惫的脚步声响,一个身着白衣黑裤的四十来岁的妇人,打开院门探出半截身子来,上上下下打量着邱晨,冷着脸问道:你是?

    敢问,这里可是潘佳卿潘先生府上?邱晨含笑问道。一边暗暗观察这名迎出来的妇人,就见发髻光滑丝毫不乱,但没有任何发簪钗环,脸色蜡黄消瘦,只眉眼间隐隐与潘佳卿有两三分相似……邱晨心知,这位就是潘佳卿的母亲了。

    是啊,请问你是?潘母答应着,一边疑惑地看着邱晨。

    在下邱晨,乃清水镇刘家岙人士。之前,与潘先生定好了就馆之事,并付了订金,我们村里就动手盖了学堂,如今,学堂已经建好,并通过风,晾了湿气,村正就派在下前来与潘先生送信,明儿,村里就派车过来接潘先生。

    这个……你们那学堂不是林家那个寡……不是林家建的私塾?是村里建的学堂?潘母疑惑着,邱晨清楚地看到她眼中一丝懊恼一闪而过。

    邱晨微微一笑,道:确是村中建的学堂,建学堂的银钱却是林家出的。只不过,因为林家没有成年男子掌家,在家里建私塾未免不便。又加之,林家如今几个作坊,每日上工之人不下十数人,接下来,林家又要建新作坊,到时候,只怕每日上工的就要数十人,人来车往繁杂喧闹,建了私塾也不利于孩子们读书。是以,就把学堂托付给村里来筹建。

    说到这里,邱晨状似才想到,笑着道:说起建学堂的事儿,我就有些忘形了。还未请教婶婶是潘先生的?

    潘母一脸懊恼羞赧道:老身是佳卿之母……

    哦,原来是潘老夫人!晚辈失礼!邱晨装模作样地做了一揖,潘母连忙伸手来扶,却被邱晨扭身躲开,直起身来,疑惑道,潘老夫人,莫怪晚辈冒撞,实在是村正和村邻们托付,孩子们也盼着有个好先生去教他们读书……刚刚,晚辈怎么听着,潘老夫人似乎不赞成潘先生去我刘家岙就馆?

    呃,这……潘母没想到邱晨夸了刘家岙一番后,会突然转了话题直截了当地询问起她的意见来。

    想想那五两银子的月钱,她实在是有些不舍,若真是村里建的学堂,儿子去了刘家岙,也与那林寡妇无甚瓜葛。只是,这个消息若非事实呢?儿子若真的被那寡妇勾引的糊了心,她又怎么办?这么多年来生养的辛苦岂不白费了?

    是以,邱晨直接问出来,她就没办法痛快地回答,反而迟疑起来。

    邱晨见她如此,眉毛一挑,脸上的笑容登时散了,冷声道:刚刚听说老夫人不同意潘先生就馆,我还不信,谁会放着二十两银子一年,外加一日三餐和四季衣裳的好事儿不要?想这县学的教谕一个月也不过二两银子的月钱呐!没想到,还真是潘老夫人您不同意啊……唉,牛不喝水也不能强按头哇!我们就不勉强您了,还请您把当初我们交给潘先生的定钱拿出来,我们刘家岙出了如此优厚的月钱,想来……也不愁找不到先生。

    潘母越听脸色越难看,最后是白了红,红了又白,变幻莫定的。

    邱晨见她脸色变换着,却不肯回话,也不肯有什么动作,就知道她这会儿要么是舍不得把五两定金交出来,要么,就是那五两定金根本就是花了,他们根本拿不出来了。

    潘老夫人?邱晨微微扬声催促,潘老夫人,您不乐意让潘先生去我们村,我们也没办法勉强……那啥,村里的孩子们还等着先生就馆念书呢,你看看……

    在邱晨的一再催促下,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