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儿女成双福满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三章 跟人跑了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去哪儿啊?她别村也没亲戚吧?再说了,收成在病在床上呐,她这会儿也不能走亲戚去啊!兰英疑惑道。

    邱晨听着就是泉哥儿有话还没说,就被兰英打断了,笑着拍拍手道:只怕不是走亲戚!

    说着,目光看向三个小子。

    仨小子咧咧嘴,这回是林子缩着脑袋,一脸不得劲儿地道:那人还说,没多大功夫就看到学堂里俩木匠也打哪儿走了……

    这话一出,众人都愣住了。一个个瞪大了眼睛互相看了好一会,才恢复过来,也都觉得这事儿还真是不好说,难怪几个小子都那么一副怪模样。

    而且,林家找的几个帮工,不管爽利的兰英,还是心眼儿多的青山家,都不算爱说人长短的。收成家这事儿,眼下也就是猜摸,在没捉到人,见到实事之前,乱说话可是能出人命的!

    邱晨暗暗叹了口气,笑着招呼大伙儿:成了,成了,也不早了,我今儿就不留你们吃饭了,赶紧回家吧!

    兰英和青山家的庆和家的借着邱晨这句话,立刻也跟着笑起来,说笑着,男男女女的一起招呼着走了。

    吃了晚饭,孩子们在炕上写着字,邱晨和杨树勇说着话。

    说起收成家的事儿,杨树勇直摇头,我看着那个收成也算个好的,那样的婆娘走了,说不定还是好事儿。

    邱晨点点头:若是确定了收成媳妇走了,等收成的伤好了,大哥考虑考虑给他安排个活儿吧……他那身体毕竟是滚了崖的,以后重活儿怕是干不了了!

    杨树勇点点头:这事儿好办,我看那收成也算灵透,等他伤好了,跟着老何养藕养鱼,照顾照顾门口那些果树,捎带着打扫打扫咱们家门口和学堂门口,事儿琐碎,却都不用大力气。

    邱晨点点头,就转了话题:大哥,你和二哥过来二十多天了,眼瞅着要夏收了,你要不回家去看看吧,看看咱爹娘,看着收了麦子再回来。

    说到这里,顿了顿,邱晨又道:另外,你带着俊文回去,让他教教我大嫂二嫂炒罗布麻的法子,让我大嫂二嫂也在咱家那边儿找俩稳当人,也办起个收罗布麻的小坊子来。这活儿不累,从过了清明,就算从谷雨算,一年最少能干五个月,多了不说,一个月得百十两银子不难。趁着今年这个活儿还没传开,让嫂子们干上一年……嗯,等明年,这活儿恐怕也就有人跟风了,到时候,咱们其他的事儿就做起来了,这活儿咱就不干了。

    不干了?杨树勇有些疑惑,别人能干,林家也干着呗,依他看,兰英几个都干熟了,又不用自家人受累,挣不多,挣少也比扔给别人强啊。

    邱晨笑着慢慢解释:大哥,等明年,咱们的药就不止疗伤药一种了,说不定还有其他。另外,咱们制皂的坊子,最晚今年下半年就建起来了……这些可都不分冬天夏天的,常年有活干有钱挣……炒罗布麻这事儿,有人干就让给他们干吧!咱们把揽着不放,也忙不过来!

    杨树勇寻思了一回,终于点了点头。

    邱晨暗暗松了口气,又笑道:大哥,虽说让大嫂二嫂做这活儿,但你回去一定要嘱咐好了,别让她们自家太受累,先找两个人试两天,要是收的多,就再多雇两个,大嫂二嫂只需要把着炒药这活儿就成,她们俩倒替着,也有个歇息。

    杨树勇点头应了。兄妹俩又说了些其他事儿,邱晨嘱咐杨树勇,回家别和爹娘说二哥去了北边儿,就说出门送货去了,一个月回来,省的爹娘和二嫂惦记着。

    这话不用邱晨嘱咐,杨树勇也会这么说。

    最后,杨树勇决定,再过个三五天,等着学堂那边的工程做完了,那些把式们都走了,他再回杨家铺子。俊文也不用回去,趁这两天功夫,让俊文教教他咋炒咋揉搓,他回家传给俩妇人就成。要是爷俩都走了,林家就只剩下妹子带着几个小的,他不放心!

    邱晨也没反对,依言答应了。心里却在暗暗盘算着,等杨树猛几个回来,她也该找个功夫去趟杨家铺子看看海棠的爹娘,尽尽孝心……替海棠尽尽孝心!

    说着话,眼看夜也深了,阿福阿满都有了困意。邱晨就让俊文兄弟仨跟着杨树勇回屋睡觉,她也给阿福阿满洗漱了,一个个塞进被窝里,拍着阿满,看着阿福,讲了个睡前小故事,俩孩子就睡熟了。她才起身,去锅里舀了热水自己洗了睡觉。

    一夜平静,好眠无梦。

    第二天,下午,村里派去找人的返回来,确定了收成媳妇是真跟着那木匠跑了。镇上有人看到收成媳妇跟着那个四十多的老木匠上了一辆车。

    民风淳朴,一贯平静的小山村刘家岙一片哗然。

    当日,刘家几名族老凑在一起商量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传来消息,收成媳妇被从刘家族谱上除名,收成媳妇的娘家孙家被驱赶出刘家岙!

    收成老娘两年前没了,只有一个老爹,跟着收成大哥住着。收成大嫂和兄弟媳妇被族老们压着,不情不愿地应下给收成爷仨做饭的活儿,到收成伤好了能起炕为止。

    这事儿看似很轰动,在林家说过一遍,大伙儿都知道后,就再没人提及了。每天忙碌而有序地做着自己的活儿,说说笑笑的,日子过得特别快。

    收成家的事之后隔天,庆和家的终于还是选了镇上那个姓王的人家,王家的少爷年龄大了,那家里等着抱孙子,急着结婚,庆和家的一松口,第二日媒人就递了话过来,大小礼定在一起,王家给一百两聘礼,两套金头面、四套银头面,四季衣裳各六套。另外就是那些聘礼中必不可少的酒、成双成对的鸡鱼之类。

    亲事都应下了,人家急着结婚庆和家的虽说有些不舍,却也没办法硬驳回去了,最后还是应下了。

    当天,媒人又打了个来回,说王家的特意赶了车去县城的福隆寺,请大师傅算了日子,五月是恶月,诸事不宜,就定在四月十八送礼,四月二十迎娶!

    这一日都四月十二了,到四月二十,满打满算不过七八天时间了……还真是够急的!

    邱晨没办法说什么,只是总觉得王家这事儿着实有些诡异,不正常!

    时间赶得这么紧,对于什么还没准备的庆和家的来说,实在是被弄了个措手不及。嫁闺女娶媳妇都是大事儿,庆和家的只好来向邱晨请假。

    邱晨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并嘱咐她,尽管安心操持春红的婚事,有啥事要用这些人的,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