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菜筐子里有半筐韭菜,就主动坐下来摘起来。青山家的则帮着邱晨开始准备午饭,好看的小说:。
如今上工的人越来越多,加上外边挖池塘的十多个青壮,晌午要准备的三十来口人的午饭,仅仅馒头就要两笼屉。还好,起院墙的时候,邱晨就买了一只笼屉,如今,每次蒸馒头都是蒸两层,满满一大笸箩。
不过,邱晨没有蒸馒头,而是淘了上好的粳米,蒸白米饭。有了那天招待十多个军汉的经验,邱晨这回蒸米饭不但数量,连水米比例都驾轻就熟了。一锅加一个大笼屉米饭,只需小半个时辰就能搞定,比蒸馒头轻松许多。只不过,本地的百姓习惯了吃面食,米饭偶尔吃一次挺受欢迎,顿顿吃就不行了。
上次去县里,邱晨又买回一些干海带,今儿一早泡了几条,这会儿已经泡发好了,让青山家的把表面的沙砾粘液洗干净,切成宽条。再洗几个青萝卜,切成丝儿。
庆和家的一边儿摘着菜一边儿对邱晨笑道:自从来了你这儿,我们这几个眼看着脸盘儿都亮了,脸皮儿都滋润着了。
其他几个也都附和,邱晨的目光扫过去,也觉得欣慰。青山和庆和家的来的最早,虽然年龄都比玉香大,但皮肤滋润,脸色红润,仅看气色,竟是一点儿不输于玉香这个刚结婚没多久的小媳妇。看来,这些日子在林家干活,不受风吹日晒,营养也跟得上,人的气色自然就好起来了。
青山家的切着海带,笑道:我们算什么啊,你们不看看海棠,我们俩一般儿大,我还小半年呢,你看看她的脸色,要是不知道的,谁会相信她已经是俩娃的娘了。
由她这么一说,几人的目光自然就关注到了邱晨身上,立刻就连声附和起来。
邱晨之前乐呵呵地听着她们说话,没想到一眨眼,话题就转到了自己身上。对于什么容貌,邱晨向来是以整洁干净精神奕奕为标准的,对这一通夸奖并不在意,笑着道:这不算什么,等咱们日子宽裕了,咱们也做上几身漂亮衣裙,正经买上几样首饰……到时候,换上精致衣裙,佩上精致的首饰,再用脂粉一妆点……呵呵,只怕你们自己个儿都不认识了,只当是县里来的呢!
兰英立刻点头道:是这么个理儿,自从戴了这雕花簪子,我都觉得自己精神了几分呢!
那日,邱晨去县里买了好几支木质雕花簪,兰英、庆和、青山家的都得了一支,这会儿都戴在头上呢,听兰英这么一说,也都跟着笑。。
邱晨正好调了一盆豆腐皮儿,听到这话把菜盆往桌上一放,笑道:你们这是提醒我给玉香拿簪子呐?瞧瞧,这才一天功夫,就可着心儿地疼上了!玉香,你可得好好谢谢你这几个嫂子!
说着,进屋一趟,很快就拿了三支雕花木簪回来,让玉香挑。
玉香一开始还有些抹不开脸呢,兰英几个在旁边鼓动着,这才满心欢喜地挑了一支石榴簪!
邱晨立刻笑了:石榴好哇,多子多福!
登时把玉香羞红了脸,在一群人善意的哄笑和祝福声里,玉香羞答答的将石榴簪攒在发间,衬着黑压压的头发和年轻羞红的脸庞,果然好看,自然又收获了一通夸赞。
笑声里,邱晨开始炒菜。
先炒海带,用素油炝了锅,放入五花肉片翻炒至变色,然后放入切好的宽海带条儿翻炒,再添入少量的水焖上一刻钟,就是一道鲜香扑鼻的肉炖海带了。另一个则是虾皮炒箩卜丝儿,同样要用荤油炝锅。这个时候,人们饭菜都缺油水,没有谁会嫌油腻,也没有人会嫌弃动物油脂危害心脑血管健康--就目前这个摄入量,馋还解不了呢,根本谈不上危害健康!
地里的蒜苗和大葱又长了几天,已经很能吃了。邱晨打发俊言俊章去挖了差不多一半蒜苗,还有二十几棵大葱回来,用蒜苗炒了个五花肉,大葱则直接洗干净了蘸酱吃。再拿俊书买回来的豆腐皮儿,切丝凉拌,。
四五个菜就做好了,在农户家里,即使待客也算得上丰盛了。
说笑声里,兰英几人已经把猪头猪蹄猪下水都洗干净了,洗过手后,过来帮着摆桌子摆饭,邱晨则招呼俊言俊章,去叫老何和一干挖池塘的过来吃午饭,阿福阿满则被派到后院去通知吃饭。
不多会儿,上学的林旭回来了,后院上工的几个,除了成子看火外,其他几个也过来了,再加上老何和十几个挖池塘的青壮,还有林家自家大小八口,小三十口人都聚在院子里吃午饭,声势颇为壮观。
大伙儿一边儿吃饭一边儿说笑着,正热闹着,门前马蹄声嘚嘚传来,俊言第一个跳起来往外跑:一定是我爹和二叔来了!
随即,俊文俊书和俊章也搁下碗筷往外跑,等邱晨起身往外走的时候,就听到俊言在大门外高喊起来了:爹,二叔!
邱晨笑着出门,把杨树勇和杨树猛接进门,兄弟俩赶了两辆马车过来,俊文俊书接了过去,卸车喂马,都是做熟了的。
这回,邱晨已经能记得第一时间询问爹娘安好,之后,又问侯了两位嫂嫂和没来的小侄儿俊礼,最后还向两个哥哥道了辛苦。一通问候下来,杨树勇和杨树猛都满意的不行,连连说好。
爹很好,每天就去两亩地里转悠。娘的身体随着天气转暖也好了许多,还说邱晨捎了去的止咳喘的药丸很有效。大嫂二嫂和俊礼也都很好,让邱晨不必挂心。
院子里的人也都站起来接着,杨树勇、杨树猛和大家打了个招呼,就进了屋。邱晨让大家继续吃饭,她自己则又去给杨树勇、杨树猛张罗午饭。米饭蒸的够多,一个蒜苗炒肉,又舀了一份炖海带,拿了几棵大葱一碟酱,午饭也就凑乎着吃了。不过,考虑到两个哥哥起早赶路,这会儿肯定累了,邱晨就拿了上午留出来的一小坛度数比较低的蒸馏酒,给两个哥哥解乏。
结果,这种浓度大概在45%的蒸馏酒,受到杨树勇和杨树猛的大力称赞。当得知邱晨自己蒸制的后,两人又是惊讶又是欢喜。
杨树勇一拍大腿,笑道:这回我们算是来着了。你以后不用再去买酒了,你二哥就学过做酒哇!
邱晨当然不敢说自己不记得,笑着道:咱们自己做酒是便宜,可粮食不好弄啊。真做酒,千把斤粮食都不算啥呢!
酿酒可是非常耗费粮食的,邱晨还记得历史上几次禁酒,就是因为酿酒会使粮食更加不足,从而加重饥荒!
所
-->>(第2/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