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之内。
见黄石一副不相信的眼神,史文博笑着说道,这是真的,原来我们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根据两山轮战的经验,我军使用的是56半,而56半连续射击的话,实战使用射程还更低,才仅仅几十米呢。所以说这个实战使用射程是个人定义的,这往往是设计师的误区。
当然了这枪械的有效射程其实还跟他们各自的口径有关系,一般来说,口径越大装药就越多,射程也就越远。
史文博停了一下,突然之间笑起来,但是,现在之所以小口径的7。62中等威力弹会大行其道,是因为设计师认为,7。62等中口径全威力弹射程超过800米,但是在60年代的时候,士兵在战场上使用机械瞄具,肉眼搜索目标的前提下,400米外的目标是很难看清的,大部分的交火都是在300米以内发生的,而降低威力,使枪口动能3000-4000焦耳之间的中口径全威力弹降为1300-2000焦耳之间的小口径弹或中间威力弹,则可以使步枪可以自动射击,增强了近距离的压制火力,所以目前的突击步枪的有效射程往往是定为400米。
哦,哦。虽然黄石没有听明白焦耳之类的数据,在中学时代学习的物理知识早就忘记光了,只记得名词不记得实质,也不妨碍他频频点头,最后还问了一句。
老史,那就是说事实上,射程那么远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威力太大也没有意义的是不是?因为他过一段时间就要让史文博安排着去学习制枪了,总得对这些枪支的数据在心里有些谱。
是啊,一般来讲,口径越小,弹头越轻,发射弹药的后坐冲量就越小。与7。62的后坐力相比,5。56的后坐力要小上30%。有打过枪的都知道,后坐力是与武器的跳动挂钩的,枪的后坐力越小就越易于操作使用,命中率也就越高。通过对比射击,人们发现,5。56毫米口径的步枪要比7。62的精确度高上20%。
另外由于子弹的杀伤力主要取决于命中目标后弹头的飞行速度和弹头进入组织后的翻滚和变形。弹头飞行速度越高,侵砌力就越大,在人体内翻滚和变形越厉害,杀伤威力也越大。现在的侵砌实验证明,7。62枪弹在人体内造成的杀伤效果要比5。56毫米小得多。由于初速等关系5。56枪弹比7。62枪弹的侵砌力和杀伤力更大,致伤性也更好。
原来如此。黄石点了点头,自己之前真有个误区,还以为这枪支和子弹的射程要越远越好,这威力要越大越好,现在才知道,原来事实并非如此。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