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通知保安,让他对你放行,你可以把车停在地下车库里,嗯,就停在我的车位上……”对方的话语忽高忽低,估计是一边穿衣服一边打电话。“我会通知最近的雇员,哦,我想起来了,楼里有一位加班的女雇员,你会给你倒上咖啡,从楼下帮你叫一份汉堡……你喜欢什么口味的?”
华尔街的吸血鬼,一旦缠住目标,那是个死缠烂打没皮没脸啊。安锋调转车头后,在对方的安排下,顺利的进入地下车库——此时,晨冇曦微露。
将汽车停在车库里,安锋顺着罗萨里奥平常上班的路线走着,他的原本车停在距电梯口不远处,这是个好位置,如今已经停上了新车——一辆崭新的n汽车。
安锋一路走,一路想象着罗萨里奥当初藏东西的情景——这厮手上拿着手机走出电梯,在两个摄像头交错的盲区,他快速拆解了手机!卡。他一路嚼着口香糖,若无其事的哼着歌,等走到那辆“死车”的停车位,他假装蹲下系鞋带,口香糖吐出,粘住掌心的!卡,迅速粘到死车的脚踏板下。
这辆藏东西的必定是辆俗称的“死车”——平常很少移动,长年累月的停在那里,无人看管无人照料。
罗萨里奥出事后,整座大楼已经受到了严格的搜查,进入者更是不能放过,即使这个凌晨时分,依然有两位保镖在车库里巡逻。而罗萨里奥曾经的停车位是重点关注对象,附近停放的“死车。”虽然出于尊重私产的因素没有收到波及。但依然变得不可接近——一具新装的摄像头就安放在附近,每一个靠近者都会留下记录。
与银行家是个过场,知道安锋是签名卡持有者后,银行家变得格外热情。即使安锋已签署了一笔数额不小的投资款项,这位银行家依然期待更多。他坚持把安锋恭送到楼底停车场,两人擦着奥斯汀车辆走过,银行家还在喋喋不休地介绍着其他理财产品,等两人走到奥斯汀车头部位,安锋似乎心动了,他神色淡淡的说:“哦,你说动了我,那么,我再同意追加一笔投资吧。”
银行家几乎热泪盈眶,他热切招呼安锋重新上楼,但安锋拒绝:“不好意思,我马上要去机场,如果你带了签约文件,我可以在这里签署,就这样。”
银行家吸血鬼模式全开,立刻一翻手,从随身包内取出hh一叠档案:“这是制式合约,有三十八个签名……没关系,这里刚好有摄像头,我们的签约过程会被全程记录下来,什么时候你有时间,我会详细向你解释每个签名的意义……”
国‘隋不特殊的‘隋况下,类似的投资合约非常严谨。每一项收益没一点风险都必须告知投资人,每一次告知都需投资人签名认可。而这项认可又必须让律师随后证实,该项投资协议才能完全生效。
安锋表露出时间紧的模样,银行家没时间把三十八项签名认可一一介绍全,于是,他只能采取事后追认的办法,而事后追认必须有现场证据,于是,停车场的录像就成了唯一可以作证的东西。
不过,这里有个问题——当停车场安锋出入录像,以及他签字录像成为投资协议的证据之后,在法律上它进而成了**保护对象。刑事案件想调阅这份录像,除非有充足证据证明该投资协议牵扯其他案件。
这就是说,安锋可以大摇大摆在摄像头下做任何事,事后谁也无权调阅这份录像档案——因为它是银行家的投资协议证明。
银行家这个新投资项目,总的说来三个字:不赔钱。赚多赚少,安锋已经无所谓了
签约的时候,安锋似乎还在犹豫,手中签名笔不小心坠落地面,两人都抢着捡取,等安锋重新直起腰来站直身子,他需要的东西已经到手了。
不过,扣下那东西时安锋快速瞥了一眼,他发现罗萨里奥口味真重,这厮当时,居然嚼的是黑色口香糖。
经过这么长时间持续干燥,口香糖已经硬得像石头……当然,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他今年装修房子的费用已经挣回来了,而且明年后年,他还可以再装修一次。
罗萨里奥说的三成,价值一亿三千万美元。
出了华尔街大楼,这时天已大亮,但整条街道还没有完全苏醒,马路上的车辆很少,只有少数勤奋的人,比如跟这位银行家一般,提前约好了客户,而客户又是从异地赶来,没来得及倒时差就直接去办公室了,唯有这样的勤奋员工才早早来到办公室上班。
只是这样的员工并不多。
安锋似乎就是这样一位从外地赶来的客户,因为出了华尔街,他就脚步匆匆的赶去了机场。
第一波抵达机场的是周涛周医生,他来纽约参加年会,顺便参加安锋的毕业典礼,安锋赶到的时候,周医生已经拿了行李,并在候机大厅的出口等了五分钟,见到安锋出现,这对曾经的师徒热烈拥抱在一起。
“当初我完全没想到,你也成为了一名医生。”周医生一直以为安锋干上这一行是受自己影响,他为此非常骄傲。
既然都是同行了,两个人有很多的话要交流,比如业内情报啦、最新尖端科技啦,再聊聊业内知名人士。一晃眼功夫半个小时过去了,周医生显得意犹未尽,但是安锋要接的第二波客人赶到了——他的养父母巴特莱一家人。
出机口处,重逢的一家人热泪拥抱,寄宿妈妈维拉抹着眼泪说到:“斯嘉丽一直想来看看你的典礼,可是……”
“斯嘉丽学校还没放学,你两个弟弟年纪都小,我把他们委托给邻居照顾。”巴特莱憨h的笑着,插嘴道。
一直以来,维拉妈妈都有一种把斯嘉丽嫁给安锋的心思,巴特莱爸爸对此乐见其成,不过,斯嘉丽对安锋虽然关系亲密,但远还没到把对方当丈夫的程度。
“你怎么选择这个季节毕业?你的弟弟妹妹都没有放暑假?”维拉妈妈想起来一肚子抱怨,她遗憾地摊开手,说:“这是你一生最重要的时刻,但他们却无法亲自参与,无法见证你的辉煌。”
国外大学里其实没有年级的说法,大家都是走学分制的,某些三四年级课程,刚进校门的学生也可以选修。一次通不过该科业,第二年还可以再学一遍,直到通过为止。故此,有的人在大学读两三年就能毕业,有的人读了十几年,照样没有修够学分。
国外也没有特定的毕业期限,学生修够学分了,自动进入毕业程序。大学里也没有班级的说法,想在学校里找个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