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每年常有尘暴发生。火星两极皆有水冰与干冰组成的极冠会随着季节消长。与地球相比,地质活动较不活跃,地表地貌大部份于远古较活跃的时期形成,有密布的陨石坑、火山与峡谷,包括太阳系最高的山:奥林帕斯山和最大的峡谷:水手号峡谷。另一个独特的地形特征是南北半球的明显差别:南方是古老、充满陨石坑的高地,北方则是较年轻的平原。
火星是我们地球的近邻,曾经有过和地球相似的环境,即使是现在。火星的地表下也有可能存在生命。为了揭开谜团,人类对火星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探索。美国宇航局从1997年开始对火星进行大规模的探索,火星探路者在1997年就已经登上了火星,并发回了很多有价值的资料。火星勘察者98在进入火星轨道后出现了故障,与地球失去了联络。火星全球勘察者也已经进入了火星轨道而且运行良好。向地球发回了很多火星表面的照片。此后,美国宇航局还将对火星进行大量勘察,全面了解火星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为人类登陆火星做好充分的准备。作为位于地球外侧最近的一颗行星,火星和地球的最近距离5670万公里,最远距离则有4亿公里,现在认为它有稀薄的大气,也有四季交替的气候变化,但 它依然是人类至今未能到达的神秘领域。火星协会制定出一套详细的改造火星计划,而且计划正如“愚公移山”一般地逐步实施,也许1000年后,我们的子孙将生活在火星上。
火星是除金星之外离地球最近的行星,由于运行轨道的变化,它与地球的距离在5570万公里~12000万公里之间。夜间天空中的火星荧荧如火,亮度常变,令人迷惑,所以古代称火星为“荧惑”。而在古罗马神话中,它被想象为身披盔甲、浑身是血的战神“马尔斯”,这也是火星英文名字的由来。
这颗让古代人类充满幻想的星球,如今又成为人类的希望所在,因为火星是目前科学家勘探到的环境最接近地球的星球。如果要寻找另外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火星肯定是第一候选。虽然人类至今还没有亲自到过火星,只派出过探测器登上了这颗红色星球,但是,人类的幻想却是无止境的。火星登陆计划已经开始逐步实施,根据b宫的计划,m国人将在2030年登陆火星;而e罗斯更是提出,要在2015年将宇航员送上火星。这些大胆的航天计划,将是人类移民火星的第一步。
随着人类对火星的了解越来越多,不少科学家,甚至m国宇航局都已经开始进行移民火星的科学探索。在这些“火星发烧友”中,最热心的要算m国著名的“火星协会”了。总部位于科罗拉多州的火星协会是一个非营利性科研组织,有5000名付费会员,他们来自世界29个国家,既有来自美克希德马丁公司、m国宇航局的顶尖科学家,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火星探险“发烧友”,他们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争取实现人类移居火星。
祖柏林把自己的工作跟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相提并论,如今他已经制定出一套详细的改造火星计划。而他领导的火星协会则将如“愚公移山”般逐步实施这个惊世骇俗的移民计划,也许1000年后,当温室效应最终摧毁我们的家园的时候,祖柏林的移民计划会成为人类的“诺亚方舟”。
祖柏林宏大的改造计划共分5步,这些性急的“火星人”甚至设计好了未来火星共和国的国旗,这面好似法国国旗的旗帜,颜色不是法兰西的蓝白红,而是红绿蓝。
第一步:达到“环境地球化”的临界点
完成自给自足的定居点从而移民火星具体计划的第一步,则是先让火星达到“环境地球化”的临界点——使这个寒冷的星球变暖。现在火星赤道附近的温度有时可以达到0c以上,要使火星的冰冻物质完全融化。至少需要使火星的外层大气达到40c左右。与地球正在努力遏制温室效应不同。祖柏林表示人类将要在火星上制造一场“巨大的温室效应”。在祖柏林的计划中。完成这一步的时间为2150年左右。祖柏林提出了三个让火星变暖的方案,其中第三种方案得到许多科学家的赞同。
方案一:太空镜
祖柏林给火星加热的第一个方案是一面大镜子,这面镜子的直径将超过120公里,在火星表面21公里以上的轨道运行。这面镜子将把太阳光反射到火星指定区域。以释放出冷冻地表下面的大气和水。
不过,这面太空镜子太大了,人类目前的科学水平还造不出这样的太空镜。
方案二:小行星撞击
太空中很多小行星都是由冷冻的氨气构成的,而氨气则是重要的温室气体。祖柏林的计划是,让一颗直径2.5公里左右的小行星去撞击火星,撞击产生的巨大能量将使火星上的1万亿吨冰融化成水,而小行星撞击后释放的氨气也可以让火星大幅升温。他估计,40次这样的撞击就可以使火星达到适合人类居住的水平。不过,实现这一方案的科学难度也很大。
方案三:制造温室气体
祖柏林的第三种方案是在火星上人工制造温室气体。这是被认为最为可行的方案。和许多科学家一样,祖柏林认为四氟化碳是最有效的温室气体,他计划在火星上建几处化工厂,不停地制造四氟化碳。根据计算,如果每小时排放1000吨这种气体。30年内火星的平均温度将升高27.8c。这项过程预计耗能5000兆瓦,5个核电站就可以满足这些能量需求。
第二步:释放火星土壤中的大气
现在的火星上只有稀薄的大气,但在30亿年前,火星的表面包围着厚厚的二氧化碳大气层。由于火星变冷,大部分二氧化碳都被土壤吸收冰冷冻起来。当人类完成改造火星第一步后,温暖的气候将使这些二氧化碳释放出来。祖柏林表示,“土壤中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可以在20年内让火星温度再升高5.6c,这时候一些冰开始融化成水,水也开始蒸发,并形成雨雪等天气现象。”根据他的计算,到2200年,火星表面将拥有0.1个大气压的二氧化碳。
第三步:种植植物
随着土壤中二氧化碳的不断释放,到2250年,火星上的大气含量将达到0.21个大气压,相当于地球的五分之一,其中大部分是二氧化碳。此时的火星居民不用穿太空服就可以走出户外,当然他们还需要氧气袋;普通飞机可以在火星上起降;人们还将建设一个带有穹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