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我吗?”他若无其事地问。
章程微微点了下头,不无歉疚地说:“李总。你和胡总为集团操劳这么多年,可以说没有你们就没有nb电气的今天。也正因为考虑到你俩为集团作出的杰出贡献。吴总和许总才委托我跟你先沟通一下,毕竟我们的关系不一样,不像他们有很多话难以启齿。”
去年的大调整,以及新管理团队掌权之后的小调整,上上下下该换的几乎都换了,唯独他和妻子胡美琪的职位没变。
想到大年三十,集团总裁助理伍英哲一反常态的跟章程去保安厂区陪职工们吃年夜饭,李晓山禁不住问道:“也包括美琪?”
“嗯。”
章程笑了笑,耐心地解释道:“董事局开始没想过调整你,只打算由伍助理接替胡总担任中国公司副总裁,全权负责东广那边的事务,好让你俩不用像现在这样两地分居。但初一下午的新年音乐会上,顾家三公子带去一个不速之客。为确保万无一失,姐夫、我和董事局一致认为你应该避开这个风头。”
说交班就交班,是有些舍不得。但集团正在往国际化方向发展,把位置让给更有能力的人是早晚的事,李晓山想都没想便脱口而出道:“没问题,什么时候交接?”
章程似笑非笑地问:“真舍得?”
“有什么舍不得的?”
李晓山关上车窗,回头笑道:“章程,其实我跟你嫂子早想过让位。只是国内不同于国外,没个合适的接替人选真不放心。我们能想到的,你、思伟和董事局同样能想到。这么好的机会我们为什么不退?莱比锡、柏林、圣彼得堡,连你大舅都去过,我们也想去看看,甚至想跟思伟一样来个环球旅行。”
章程拍了拍他胳膊,诡秘一笑道:“是该好好休个假,但想像我姐夫那样撂挑子没那么容易。”
这里没外人,李晓山急切地问:“说吧,到底是怎么安排的,别卖关子了。”
章程从廉原高手上接过公文包,掏出叠文件介绍道:“这次调整幅度比较大,不仅仅涉及中国公司。高管这一级涉及到八位总裁和副总裁,比如美洲公司总裁助理维森,升任刚组建的美国bnb新闻网总裁;欧洲公司总裁助理加布里埃尔,升任非洲公司副总裁;集团投资部财务总监王秉存,调任美洲公司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集团投资部财务副总监喻雁蓉,调任欧洲公司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
美洲公司副总裁杰克和欧洲公司副总裁阿塞纳温格将来中国接替你和宋佳,杰克常驻沪江、阿塞纳温格常驻bj,和即将上任的伍英哲一起全权负责中国公司事务。除了他们三位之外,集团还要从集团总部、nb工业制造、nb仪表和nb电机,抽调一批管理、技术和财务人员来沪江担任合资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以及财务总监。”
把中国公司尤其沪江的管理层,全部换成美国人、香港人、德国人、法国人……
李晓山被这么大幅度的调整惊呆了,愣了好一会儿才欲言又止地问:“章程,这么调整合适吗?”
“跟政府打交道,‘洋大人’比我们合适。等他们上任之后。你就去香港总部出任集团董事兼执行副总裁。仍然全权负责中国公司事务。只不过不需要像现在这样冲在最前面罢了。”
章程顿了顿,继续说道:“宋佳三十好几了都没成家,集团准备先个她放半年假,等个人问题解决了再调她回总部担任集团事务部主管。”
她去年刚升任中国公司副总裁,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再次晋升,况且由国内平调至香港总部本身就是一种晋升,李晓山想了想之后禁不住问道:“那梁主管呢?”
不等章程开口,夏遥便掩嘴轻笑道:“宝儿怀孕了。最多只能再干半年。而且她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决定以后不上班了,呆在家里当一个相夫教子的全职太太。”
李晓山摇头叹:“真可惜,她那么能干,没想到成了集团第一个辞职的人。”
章程笑道:“人家那是以家庭为重,李总,这件事给我的触动很大,所以你有时间问问嫂子的意思,如果她想像我姐那样当全职太太,或者像夏遥这样去慈善基金会帮忙。那就在香港再置个像样点的家。如果想继续工作,那就去nb电工担任副总裁。”
nb电工是nb电气的第一个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家不起眼的独资开关插座面板生产企业,变成现在市值几十亿港元的上市公司,她从头到尾都参与了,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不过李晓山不打算让她去nb电工总部担任副总裁,略作权衡了一番,抬头笑道:“她是个闲不住的人,让她当全职太太基本上不可能,还是跟夏遥一样去慈善基金会帮忙。”
“这事得嫂子说了算,你可不能大男子主义。”
“好好好,我回头征求她的意见行了吧?”
既然马上要交接,而且去香港之后仍负责中国公司这一摊,也就无需再急着汇报沪江这边的工作了,李晓山喝了一口矿泉水,饶有兴趣地问:“章程,那个自然科学奖搞得怎么样?我们的环境奖都颁给了谁?”
“从决定设立奖项到颁奖总共才两个多月,评选时间更短,只有紧巴巴的一个多月,搞得太仓促,没达到应有效果。不过几十位奖项获得者的成就还是经得起推敲的,没有引起任何争议。”
章程摸了摸鼻子,接着笑道:“至于我们的环境科学奖,由于无需像物理奖、化学奖和医学奖一样,与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和沃尔夫奖区分开来,也就没有年龄上的限制。而我们的评选委员会成员又大多是基础研究学部的科学家,他们没那么多精力慢慢评。
干脆列了一个有杰出成就的地球环境科学家清单,摸奖似的随机选了四位。没选上的留到明年、后年甚至大后年,同样没有引来任何争议。”
这种评奖方式还是头一次听说,李晓山被搞得啼笑皆非,又问道:“那这四位当中有没有我们中国的环境科学家?”
章程摇了摇头,倍感无奈地说:“只有一位美籍华人地球物理学家,姓毛,生于台湾,1967年罗彻斯特大学博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从事高温高压技术的探索和研究,多次打破静态高压的世界纪录,不仅涉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天体物理,还涉及高压物理和高压技术,具有广泛的理论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