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零一章 交叉持股第(3/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次广告,董事局成员一致认为,与其把几千万美元花在那上面,还不如投入进nb实验室。因为我们的品牌价值,根本不需要通过资助奥运会、成为奥运会顶级合作伙伴的方式来培育。”

    通过帮科威特扑灭油田大火,让nb实验室一举成名。

    巨磁阻效应、碳纳米管、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纯平显像管彩电、不用阵列式处理机的医疗ct机、计算机操作软件……等一个个发现和发明,又奠定了其在学术界的地位,帮nb电气打上了高科技的标签。

    韩国四星集团则不然,产品链长得令人惊叹,业务多得数不过来,但不管在欧美还是在现在的中国,四星制造都被视作为“二流产品”。

    从这个角度上看,nb电气的确不需要每年花几千万美元锦上添花。

    打铁全靠自身硬,这些都是人家的真本事。要不是看中这一点,李先生和郑先生等大富豪才不会上赶着要交叉持股呢。

    看着众人若有所思的样子。章程接过话茬:“各位前辈资助教育和科研,在此请允许我代表nb实验室所有同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同时我发现一个问题,各位在给教育和科研提供资助上,虽然非常慷慨,但却很凌乱,尤其在设立奖项上,既存在重叠又没达到应有的影响力。”

    他们给教育和科研提供资助都是数以亿计的,从科大那些楼的命名上可见一斑。

    正准备在老家兴建一所大学。从nb实验室请几位大师去兼任客座教授的李先生,饶有兴趣地问道:“章先生,你能不能说具体点?”

    章程微微点了下头,接着说道:“去年我们设立了一个香港科学奖,专门表彰在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领域获得成就的香港科学家和工程师。今年nb实验室又出了几个成果,比如数学研究上的‘灵魂猜想’,比如计算机操作软件。又比如正在进行最后测试的超级计算机。

    这些成果都是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大提高了香港的学术地位,理应再设立一项数学奖和计算机方面的奖项。而香港科学奖评选委员会在成立时又规定了每三年评选一次,这就意味着年轻的数学家和计算机专家至少要等三年。

    人才难得,留住不易,我不想让他们等三年。尽管他们对能不能获奖并不看重。所以我提议把去年我们共同刚设立的香港科学奖和诸位设立的一些奖项进行一下整合,齐心协力搞一个重量级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亚洲诺贝尔奖’。”

    不得不承认,他说得的确有一番道理。

    这儿资助几千万设立一个奖,那儿再扔几百万搞一个奖,评来评去全在香港评。连很多港人都不知道,更不用说在世界上具有影响力了。

    但是整合之后只能用一个名称。大家掏了钱总不能连个名都不留吧?

    章程当然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于是继续说道:“整个科学体系经过数百年的不断积累,已经发展为一个庞大的整体。在牛顿的时代,一人尚且可以跨越数个不同的学科同时有所建树;在居里夫人的时代,一人最多也只能在一个学科的许多领域都有贡献;

    而现在,一个人最多只能在一个学科的几个领域获得重大成果,而绝大部分的研究者熟悉的仅仅是他们主攻的一两个领域。学科的细分前所未有,这是一种必然,科学体系经过一代又一代研究者成年累月的积累,迟早会突破个人能掌握的极限,即使是天才。

    专业化、细分化,这是唯一的出路。

    换言之,奖项名称虽然要具有代表性,但完全可以设立十几甚至二十几个基金会。比如李先生设立一个‘李成家生命科学基金会’,专门负责管理奖池奖金和医学奖的评选。顾先生设立一个‘顾东城数学基金会’,负责数学奖的评选工作。”

    一个家负责一个学科,或一类学科的某一个领域,花同样的钱共同搞一个面对全世界的“亚洲诺贝尔奖”。

    大家都有得玩,能想到的都想到了,邵老先生开怀大笑道:“章先生的这个提议好,数学奖归我,谁也别跟我抢。”

    郑大亨灵光一闪,不无得意地笑道:“章先生,真不好意思,我对物理奖感兴趣,虽然物理是你们nb电气的强项,但我先说的,你也别跟我抢。”

    物理奖、化学奖、医疗奖、数学奖……几个热门奖项一下子成为争论的焦点,这么露脸的事,谁都寸土不让,章程不得不对他们进行了一次科普,把物理奖、化学奖、医疗奖和数学奖拆分成诸如“理论物理”、“材料物理”等十几个奖项。

    就这样,物理和化学还是与nb电气无缘,最后只能分到一个“环境奖”。

    “章先生,你们本来就是搞物理和化学研究的,总不能自己评选自己吧?能避嫌就要避嫌,只有这样才具有说服力。”

    周先生振振有词,章程被搞得啼笑皆非。至于奖项名称,没有任何争议,还沿用去年共同设立的“香港自然科学奖”。(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com阅读。)9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