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九十八章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白俄罗斯的明斯克机场停了半个小时,抵达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已是晚上7点。这里距离莫斯科28公里,是莫斯科第二大机场。

    而另外两架给苏联“西方集群”军官倒买倒卖提供服务的图-154客机,只能降落在莫斯科最大、最老的多莫德多夫机场,那边距市区80多公里,相应设施远没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这么齐备。

    在造访过的所有国家中,谢列梅捷沃机场的入出境手续最烦琐费时。

    边防工作人员接过护照,反复审视护照上的照片和持照人的脸,而且用俄语提问,让你朗读自己的姓名,而据说他们本人又不懂英语。这种做法很容易给来访者在进入苏联国门时,留下粗鲁无礼、不够友善的第一印象。

    故意磨蹭,拖延时间,一个人要用数分钟甚至10多分钟才能办完入境手续。

    不仅入出境手续烦琐,行李搬运速度同样非常缓慢。

    章程一行如此,同机抵达的将军们也一样,不知道是习惯了排队等候,还是在“天子脚下”不敢太嚣张,守在纹丝不动的输送带前,要么抽烟,要么掏出酒壶喝酒,要么窃窃私语。

    他们的夫人们则没那么安静,你一言我一语的揣测说:“肯定是搬运工人消极怠工。”

    “也许行李卸下后,要用警犬嗅一遍才放行。”

    “天啦,它不会在我的皮箱上撒尿吧?”

    “也许是搬运工人要东西。航空公司没有给,所以故意刁难。”

    “可能是我们正赶上工人换班。”

    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前来接机的柏林工业总公司莫斯科代表处主任罗雷尔早见怪不怪了,苦笑道:“章先生、夏小姐,博士,统一前的东德办事效率就够低了,但这里的办事效率比东德还低。急也没用,只能耐着性子等。”

    章程摇头道:“不急。”

    在欧美发达国家机场,办事效率高,服务态度好。一般10来分钟,最多半个小时就能拿到行李。然而在这里却整整等了近两个小时,行李转盘才开始转动。

    柏林工业总公司莫斯科代表处在郊外,离莫斯科大学、列宁山很近,是一套有了年头的旧公寓。克林斯曼、马库斯、克里斯蒂安和弗雷德里克博士的几位老朋友,等了他们整整一天。久别重逢、又亲又抱,甚至带来了美酒和食物。要为远到而来的客人们接风洗尘。

    “弗拉基米尔,我的老朋友,看上去你过得不错。”

    列宁原名叫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现在名声不显、将来会成为俄罗斯女人最想嫁的那位总统叫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眼前这位身高马大的教授居然也叫弗拉基米尔,真不知道俄国人的名字是怎么取的。

    “算了吧。再不错也没你好。”

    他很健谈,聊苏联的政策和改变,聊中国的wh大革命,知道“早请示、晚汇报”。谈到这里,他竟然站起来。把帽子摘下来,毕恭毕敬地向章程鞠躬。问是不是那个样子像**表衷心。

    样子很滑稽,众人大笑起来。

    “教授,我年龄小,没见过wg中的‘忠字舞’、‘早请示’和‘晚汇报’。只跟家里人唱过‘东方红’和‘大海航行靠舵手’。”

    “章,你很幸运。”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好啦,我们说正事。”

    他从怀里掏出一封信,用生硬地英语说:“佩什科夫教授是苏联最杰出的物流学家,他非常欢迎你的来访,甚至为你和夏小姐在大学里申请了一套公寓。考虑到他迄今为止仍没入党,也没担任什么职务,所以把这封信带上,交给阿廖沙副校长,我想他应该能为你们提供更多便利。”

    莫斯科大学物理系副主任给列宁格勒大学副校长的亲笔信,其分量不言而喻。章程急忙双手接过,诚恳真挚地说:“教授,谢谢,非常感谢您的帮助。”

    另一位教授笑道:“章,你可是巨磁阻效应的发现者,nb实验室的创始人,理应受到这样的礼遇。”

    “其实我更希望你能留在莫斯科,去我们实验室交流。”

    看着老朋友一脸遗憾的样子,克林斯曼博士连忙道:“弗拉基米尔,章和他的未婚妻只是更喜欢圣彼得堡的气候和环境。”

    弗拉基米尔一愣,旋即反应过来,不无感慨地叹道:“那边的气候和环境是比莫斯科好。”

    “索布恰克干得不错。”

    提起圣彼得堡的变化,一个教授便眉飞色舞地介绍道:“自去年获得市苏维埃议员席位后,又当选为市苏维埃主席,大刀阔斧的改革管理体制,成立由人民选举产生的市政府,并得到了70%的选民支持。

    他要把‘列宁格勒’改回先前的名称‘圣彼得堡’,最高苏维埃会议不同意,他就举行全民公决,由市民来做决定。并且宣布城市只有一个经过人民选举出来的合法政权,苏共机关今后没有权利干涉和影响市政府的活动。”

    阿纳托利?亚历山德洛维奇?索布恰克,赫赫有名的民主政治家,俄罗斯联邦宪法起草人之一,民主选举产生的第一个圣彼得堡市长,的确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不仅他自己非常了不起,他的两位高足同样非常了不起,不仅将来会成为俄罗斯总统和总理,感觉干两届不过瘾,居然修改宪法唱起“二人转”。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章程就是冲他们去的,就算不能成为像与安格拉那样的好朋友,也可以建立一个相对良好的关系,混个熟脸。

    尽管从其它渠道知道一些圣彼得堡的情况,但章程还是饶有兴趣地问道:“阿廖什卡教授,除此之外圣彼得堡还有哪些变化?”

    “索布恰克不仅想将圣彼得堡变成国际旅游中心,还要使其成为俄罗斯科学和文化的中心。但是,许多社会活动家和西方观察家称圣彼得堡是‘犯罪之都’,而且在我看来这种说法并非毫无根据。”

    “很乱?”

    “是非常乱,你想想,管理城市几十年的党员干部全部下台,换上一帮没有任何经验的新手,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弗拉基米尔教授补充道:“与卢日科夫领导的莫斯科不同,索布恰克在圣彼得堡没有拒绝推行冒险的‘人民私有化’计划,许多工业和商业企业都以很低的价格出售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