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基础研究实验室的新发现第(3/3)页
碳原子采取sp2杂化,相互之间以碳-碳σ键结合起来,形成由六边形组成的蜂窝状结构作为碳纳米管的骨架。每个碳原子上未参与杂化的一对p电子相互之间形成跨越整个碳纳米管的共轭π电子云。按照管子的层数不同,分为单壁碳纳米管和多壁碳纳米管。管子的半径方向非常细,只有纳米尺度,几万根碳纳米管并起来也只有一根头发丝宽。”
蔡扬志研究员掩不住激动,眉飞色舞地说道:“它的硬度与金刚石相当,却拥有良好的柔韧性,可以拉伸。目前在工业上常用的增强型纤维中,决定强度的一个关键因素是长径比,即长度和直径之比。材料工程师所希望得到的长径比至少是20:1,而我们发现的碳纳米管长径比一般在1000:1以上,是最理想的高强度纤维材料!”
陈润看着一吹就又漂上空中的碳纳米管纤维,语无伦次地说:“太……太……太神奇,太……太了不起了。章先生、蔡博士,这或许是本世纪末最伟大的发现,没有之一。”
“就目前的实验进展看,碳纳米管非常有实用价值。”
尽管章程清楚的明白,这个“了不起的发现”最终还是因为无法量产等一系列原因只能昙花一现,但还是煞有介事地说:“它的内部可以填充金属、氧化物等物质,用金属等物质灌满碳纳米管,再把碳层腐蚀掉,就可以制备出最细的纳米尺度导线,或者全新的一维材料,在未来的分子电子学器件或纳米电子学器件中都能得到应用。
蔡博士和他的团队甚至发现有些碳纳米管本身就可以作为纳米尺度导线,如果把利用其制备的微型导线置于硅芯片上,完全可以用来生产更加复杂的电路。同时可以制作出很多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例如利用它增强塑料力学性能、导电性能、耐腐蚀性能以及屏蔽无线电波等等等等。”
毫无疑问,这绝对是“诺贝尔奖级”的发现,陈润连说话的声音都变得有些颤抖,紧抓着他的胳膊问:“还能应用到哪些方面?”
蔡扬志研究员从桌上拿出一叠资料,如数家珍地说:“我们做过一些实验,用水泥做基体,加入碳纳米管纤维后成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耐冲击性好、防静电、耐磨损、稳定性高,不易对环境造成影响。
至于其它方面,由于其存在五元环缺陷,增强了反应活性,在高温和其他物质存在的条件下,容易在端面处打开,形成一个管子,极易被金属浸润,和金属形成金属基复合材料。可以想象这种材料的强度、模量、耐高温、热膨胀系数和抵抗热变性能会有多么优良。”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com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