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花园的作法。
呵呵,从赖嬷嬷到赖大,都是贾家的下人。一个月的月钱有数,他是怎么使奴唤婢,造房建园的?想一想就知道,赖家的花园是怎么建起来的。显然,贾母也是知道的,她甚至公开说过,赖嬷嬷几人都是财主。就这样一家人,挖了贾家无数的墙角,富了自家之后。给自己孙子捐了官,却连老主人借钱都不肯借,最后还怕假帐,赎身一走了之。
是以,贾敏真是对赖嬷嬷没啥好感。就算她是贾母的贴心人也不行。
赖嬷嬷一早上得了贾母的吩咐,套了车,带着贾母给女儿东西,来了林家。她儿子跟车,到了地方,投了贴子,被人让到角门里一处屋子坐下,等了好一会儿,才见一个婆子带着几个媳妇子出来,笑道:“奶奶传您进去,跟我来吧。”
赖嬷嬷这一年多来,时常被贾母打发来见女儿,对林府中的人也熟了一部分。尤其自家姑奶奶理事以来,林家的下人见她更热情了些。
“劳烦你了。”赖嬷嬷笑道。
那婆子一笑:“您客气了不是。”便不再言语,直管在前面带路。转过一道回廊,又穿过一道垂花门,走过一条夹路,终于来到了松风园后门。
那婆子上前叫人,没一会儿一个小丫头跑出来。她笑道:“好孩子,去回翠姑娘,就是亲家太太的人到了。”
小丫头眨着眼睛看了赖嬷嬷一眼,脆生生的笑道:“嗯,我这就去,听姐姐们说,奶奶等了好一会儿了。”饶是这么说着,到底也没先请赖嬷嬷进院。
小丫头扭身进了院,过了有一会儿,便见余嬷嬷带人笑着迎出来,见面就福身,“赖嫂子来了,奶奶这几天正念叨太太呢,可巧您今儿就来了,快进来。”
赖嬷嬷每来一次都咂舌,自家姑奶奶的规矩好大。她对着余嬷嬷笑道:“姑奶奶最近可好?前儿国公爷听说姑爷请了好几位太医回来,又说不是给侯爷和夫人的请的,可吓坏了,特特去问了孙太医,知道姑奶奶没什么大事,这才略略放心,可到底心里不安,打发我来看看。”
余嬷嬷笑道:“原也没什么,只是大爷心疼奶奶,行事夸张了些。”她左右看看,笑着凑近了些,小声跟赖嬷嬷嘀咕了两句,赖嬷嬷面上也带出好笑来,“姑爷这般疼姑娘,咱们就都放心了。”
“谁说不是呢。”
说话间,到了正房外,余嬷嬷道:“赖嫂子,您等下,我去通禀奶奶。”
赖嬷嬷笑点头,“嗯。”便是廊下住了脚,守门的丫头笑道:“妈妈,奶奶吩咐了,说是天冷,让您带人直接进去就是。”
得了这话,余嬷嬷便拉了赖嬷嬷进了正房。
贾敏在东边的暖阁里坐着,面前的桌案上,放着厚厚的一摞帐册。见赖嬷嬷进去,才放下手中的笔,笑道:“别多礼了,坐吧。”
赖嬷嬷不知怎么的,当着贾敏就放松不下来,不自觉的端正态度,贾敏虽说了不用多礼,她还是福了福身,才小心的在脚踏下坐下来。面带笑意的仔细看了看贾敏的面色,双手合什,念了句佛,笑道:“看着奶奶的面色还好,咱们也就放心了。”
要不么,贾敏这几日养的,玉容红润,气色好极了。坐在哪里浅浅一笑,便让人觉得花也开了,水也柔了,说不出的好看。“老爷太太身子可好?二哥哥家的大哥儿,快满周岁了吧,前儿听说病了。如今怎么样?”
“老爷太太身子都好着呢,珠哥儿也没什么大事儿,如今已经会说话儿了,瞧着就聪明,老爷、太太别提多喜欢了。”赖嬷嬷将贾家最近的事儿跟贾敏学了一遍,尤其是两个小主子,贾赦的长子贾瑚和贾政的长子贾珠,两个小孩子差不到两岁,天天都抱到贾母的正房去,每天都有说不尽的故事。
无论爹娘怎么样。小孩子总是可爱的。赖嬷嬷说话又有趣。贾敏听得仔细,时不时扶案而笑。随着赖嬷嬷的话,脑中已经浮现出一大一小两个肉团子滚在一起的画面。
“太太如今事事顺心,所牵挂的唯有姑奶奶一人了。”赖嬷嬷突然叹了口气。自荷包里掏出两张纸来,呈给贾敏,小声道:“这是太太派人寻的秘方,一个是调养身子的,一个生子的。”说着,悄悄塞给贾敏。
贾敏哭笑不得的收了下来,说了一句:“让太太操心了。”
赖嬷嬷见过贾敏,送了东西,也得往正院去见过林夫人。贾敏这几日身上不自在。林夫人放了话,让她不用过去了。正好今儿身子好了,赖嬷嬷又来看她,便一直往正院走一遭儿吧。
贾敏笑道:“赖妈妈且坐坐,喝杯茶。我去换身衣服,一道去见太太。”说着,就下地穿鞋。
赖嬷嬷瞪大了眼,见贾敏把脚伸进刚才见过的两个毛绒绒的怪鞋里面,施施然的往西暖阁走去。余嬷嬷见她眼睛跟着大奶奶的脚一直走,笑着解惑,“那是我们大姑娘做出来的,叫什么拖鞋,只在屋内穿,到是方便得很。”
“呵呵,林大姑娘果然蕙质兰心。”赖嬷嬷夸了一句。
贾敏换了玉色素缎棉袄,紫妆花缎棉裙,披了大红素纱面白貂皮里的斗篷,头到没用重新梳,只换了一只累丝双凤挂珠钗,用了两只点翠蝶钗压了鬓角,对着镜子左右瞧了瞧,随手折下一小段青花胆瓶中供着红梅,斜簪进发间,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说了一句,“走吧。”
“奶奶,手炉。”梅青赶着追了出来,抱怨道:“奶奶总不记得带手炉。”
“行了行了,就你这丫头磨牙。”贾敏似真似假的笑骂了一句,才转身,赖嬷嬷就殷勤的过来扶着她,笑道:“那就是梅青?哎哟,当日随姑奶奶出嫁时,还是个毛丫头呢,如今到出落个美人般的模样儿,到底是姑奶奶会调理人,我们家那丫头,真是没福气,若是能跟姑奶奶身边伺候上两天,也能沾点雅气,省得整天淘得让我厌弃。”
“呵呵,赖妈妈要是省的,就把你闺女送到我母亲身边去,要说雅,再没人能雅得过她老人家了。”贾敏抿嘴一笑,心里却道:就怕你舍不得。这赖嬷嬷眼光也不错,不肯把女儿送进府去伺候人,应该是想脱了奴籍,寻个好人家嫁了吧。
果然赖嬷嬷笑道:“我家那丫头,淘气得很,又被我惯坏了,可不敢让她去伺候太太,没得惹太太生气。”
贾敏:“呵呵,妈妈过谦了。”
说话间,到了正院门口,早有小丫头进去回话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