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其他的问题,倒不是叶沁慧会那么做,只是这内宅女人什么事情都做,不得不防。
这场闹剧最后是楚世子将海升和江明赶了出来,并且严令禁止他们随便说话,但是楚世子半宿没睡着,就等着怎么扳回来一回呢,叶沁慧你就给本世子等着吧!
慧姐此时和谨嬷嬷聊得特别高兴,谨嬷嬷讲了很多世家的消息,虽然还没有讲到自己的事情,但是也差不多了,这会子沁慧是不停的打喷嚏,谨嬷嬷给姑娘披上被子道:姑娘,是不是着凉了?
沁慧笑笑道:没事,肯定是刚才本姑娘成功了,如今有人在背后骂我呢,呵呵,敢抢本姑娘的东西,不让你遭点罪那还了得?
谨嬷嬷瞧着姑娘这么开心,和上次秀雁看见慧姐这么开心的时候一样,都没敢多说,楚世子可是特别记仇的,尤其是在他特别丢脸的时候,最记仇了,这下子估计麻烦了。
不过这事情谨嬷嬷也没在多提,而是主动地道:姑娘老奴给您讲讲我的过去吧。
沁慧来了兴致道:好啊,谨嬷嬷的事情我还真是好奇了,没想到你和素秋都有功夫。
谨嬷嬷道:姑娘当初救老奴和素秋的时候,是在大街上,那是老奴和素秋在悔过堂都得了风寒,被人算计了给弄到了大街上,悔过堂已经不是几年前的悔过堂了,如今里面乱的不得了。
沁慧不是第一次听见悔过堂,但是对于悔过堂了解不多,所以问道:谨嬷嬷不是娴妃娘娘的女官吗,为何最终到了悔过堂?
提起这些事情,谨嬷嬷像是陷入了回忆当中,过了好一会喘了一口气道:姑娘,老奴给你慢慢讲起吧。
沁慧道:谨嬷嬷请讲!
谨嬷嬷幽幽的道来:姑娘,悔过堂是朝廷单独设置的一个女子犯了错,罪不至死的劳作之地,因为只有大家族有家庙,但是这些女犯人如果触犯的不是国家的律法,若是处置了刑罚过重,对国家也不好,但是女犯人放到监牢不好管理,犯人过多养活他们也是一笔款项,所以前朝有人给先帝提议,设立悔过堂。
这些女人大部分都是在内宅犯了错误在此劳作悔过,也算是对得起国家对子民的一片心,悔过堂建立之初,在民间反映良好,来到这里不管是大家族的还是一般门户的,只要女子犯了家规有罪,悔过堂查清缘由,对大家族要收一定的银子才能接纳,对百姓会收一定的铜钱,这些女子就会被送到这里开始劳作。
沁慧问道:难道这些女子犯了错,她们在这里劳作的银子还要给回本家不成?
谨嬷嬷道:姑娘有所不知,进了悔过堂的女子,劳作所得的一切事物和劳作赚来的银钱和本家无关,这些银钱最终都归内务府的内府库收着,只有那些国家税收什么的才是放在外府库的。
而且按照悔过堂的章程,只有劳作满了多少年被放出来才算完事,所以的一般大家族犯错的女眷都被放到这里,民间也有不少虐待不是自己子女还有老人的,好吃懒做的也会被送到这里。
平时悔过堂的大门紧闭,闲杂人等不会过来,每个月初五为堂外的人探视的时间,外界可以送些衣物钱财,这些钱财最后会被孝敬到了宫里慎刑司派嬷嬷手里,并且这些人长期在这里监督管理。
沁慧问道:谨嬷嬷悔过堂里面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罪行相同的吧,那么具体都劳作什么内容?
谨嬷嬷道:如果是一些罪行比较严重的,要做非常辛苦的活计。比如舂米、清洗每日从外面送来的恭桶,还有什么下地种田之类的,有不少会一直劳作到最后,也没有出去过。
也有一些罪行比较轻的,这样才有机会绣花织布,一般都是是三年到十年的年限左右,出来时候物是人非,但是条件恶劣一般人也熬不到,如果想出来也要缴纳高额的保人金,就像姑娘当初给老奴和素秋救下来的时候,在悔过堂交了一千两的保证金,在悔过堂里面叫赎身银子,并且还要在官府备案,除掉罪奴籍,改为奴籍。
但是有的人也会被官府定期查验是否作奸犯科,如果有在回去,回去估计就没有机会再出来了,如果没有过了两个月就算是自由了,可以成为奴籍,在到新的主家做活计。
沁慧道:那就是说谨嬷嬷如今已经算是自由的人了,不会再有麻烦了吗?
谨嬷嬷道:悔过堂在太后陪着皇后去皇家别院养身子,而由李贵妃接管之后,如今的悔过堂已经是给银子就能进去,给银子也能出来,只是出来的银子和进去的都不少,所以内宅争斗不少人进去了,进去之后能出来的倒是不多,
而且这些银子都进了内务府,掌管内务府的大臣是李贵妃的亲大哥,这里面事情和道道就太多了,一句两句的说不清楚的,总之老奴是走运了遇见了姑娘,交了赎身银子,就算是自由了。
对于悔过堂的事情,慧姐大概是了解了,只是慧姐也没有想到救人会救了一个来头这么大的管事嬷嬷,谨嬷嬷今年三十五岁,通过这些天的接触,是个规矩和本事非常厉害的一个嬷嬷。
随后谨嬷嬷也慢慢的讲起了自己的宫里的事情,沁慧仔细的听。
谨嬷嬷之前是先帝最尊敬的娴妃身边的一等管事嬷嬷,从几岁进宫开始接受暗卫的训练,从宫女一路晋升至娴妃身边的一等大嬷嬷。
同时娴妃是太后在宫里唯一最好的姐妹,娴妃去世后,太后做主将她庄娴宫的人能放出去的自行婚嫁,不能放出去的放在其他宫里好生安置。
谨嬷嬷是宫里女暗卫出身,受过多年的训练,能到娴妃的身边也是先帝安排的,因为那时候后宫的争斗很厉害,太后自顾不暇,和李妃和朱妃斗得如火如荼。
后来先帝害怕身子不大好的娴妃出事,所以暗中派了谨嬷嬷来伺候娴妃,谨嬷嬷比较通草药医理,比较擅长调香,放出去之后,这些手艺倒是知道的人不多。
可是谨嬷嬷出宫时候已经21岁了,这时代女子21岁没出嫁的女子很少了,想做正头娘子也不是不行,只是碰到合适的不大容易。
虽然谨嬷嬷从小进宫,但是也是有娘家的,娘家在京郊这么多年依靠谨嬷嬷日子也过的好了起来,所以后来谨嬷嬷回去之后,娘家人都开始忙活起来。
同时谨嬷嬷最终还是爹娘听了哥嫂的话,直接将她嫁给了当时在京郊比较富裕的姜家六房,是个庶出的爷做继室,得了三百两银子的聘礼之后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