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残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一章 信心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打残一艘就扔下一艘,再去攻击其他的清军船只,不许搞什么跳帮夺船,这是施琅在战前再三强调的纪律。(凤舞文学网 http://www.qiuwu.net)这些海盗出于多年的职业习惯,不专门强调的话,就会跳帮抢船,放走其他的清军战船。

    清军的战船里面没钱,没货,没女人,跳帮肉搏得不偿失……施琅也是海盗出身,对他们的心理非常了解,几句话就做通了所有海盗的气,把它们全部攻克。

    哪怕是美军的蛙跳战术,也需要不断夺取立足点,跳过了南康县城,就必须占领别的码头和渡口,这些清军据点相对薄弱,容易攻取,正好拿来让各路明军练手。

    到了赣州外围的重要据点潭口镇,明军结结实实打了一场攻坚战。潭口镇虽然只是一个镇。但因为处于章江水道咽喉。所以有两千多清军把守。

    四万对两千,还有水师配合,明军占据绝对优势,除了恭义营之外。各支部队轮番上阵,到底有多少斤两,都在大家面前亮亮相。

    这是汪克凡的有意安排,实战是最好的试金石,在真正的恶战来临之前,他要掌握所有部队的准确战斗力,掌握各个将领的作战习惯,用兵特点等等,以便充分发挥这支明军的最大潜力。

    这么一来。潭口镇里的清军却遭了罪,他们在两天之内遭到七八支明军的轮番进攻,开始还在顽强抵抗,但明军的攻势一波接着一波,每次都换上来一支生力军。很快就把他们的兵力消耗得差不多了,当清军被虐得几乎要投降的时候,明军却又突然退出战斗,给了他们一线侥幸的希望。

    清军抓紧时间,重新修整镇子的围墙,调动兵力填补空当,当一切部署刚刚完毕,明军却又突然发起进攻,又一次攻进了潭口镇内。

    清军准备投降。

    明军退出战斗。

    再次修整营墙工事。

    明军再次发起进攻……

    当这样的循环进行到第五次的时候,潭口镇的清军主动出来投降了。

    但是明军不受降。

    在进攻围墙的时候,所有部队都上场打了一仗,但巷战才进行了五轮,还有两支部队没有上,这个时候怎么能接受清军的投降呢?

    明军用刀子逼着他们回去防守,并且严重警告,如果不卖力气防守的话,就要全部斩首。

    这次进攻轮到了广东兵梁志仁所部,他憋足了劲,想在隆武帝面前露个脸。

    梁志仁刚才已经看了,除了云南赵印选之外,只有童以振和他的实力有一拼,其他的部队都差了一个档次,那些广东义兵更是乱七八糟,面对士气低落的清军,打一个破镇子还用了一个时辰,实在不怎样。

    一刻钟,只要一刻钟的工夫,我就能拿下潭口镇!梁志仁撑得很满,最精锐的云南兵也用了小半个时辰,他却只要一刻钟。

    就像温酒斩华雄,比预料的时间还短,不到一炷香的工夫,梁志仁就攻占了潭口镇。

    这次不能算,我们刚冲进来,鞑子跟自杀一样来了个反冲锋,一刀一个全砍翻了,比宰鸡还容易……

    这场战斗让明军信心大增!

    原来鞑子没那么可怕,打了败仗一样会投降,走投无路一样会发疯。

    这完全和他们的印象不符。

    鞑子,这两个字代表的是仇恨,但也代表着畏惧。

    满清鞑子的脑袋后面都拖着一条小辫子,那条小辫子就像有魔力一样,同样一支部队,当明军的时候屡战屡败,见谁都得逃命,但只要投降了鞑子就摇身一变,战斗力大增,见谁都敢拼命,所向披靡。

    明军对清军的劣势,不仅是实力上的差距,更多是心理上的问题,只要想到八旗兵百战百胜的神话,很多明军连抵抗的勇气都没有了。

    经过这场战斗,明军才突然发现,这些拖着小辫子的清军没什么了不起。

    如果是真鞑子的话,明军还是会害怕,但绿营兵就不怕了。

    启禀陛下,末将愿率本部人马,攻打黄金镇!梁志仁主动请命。

    黄金镇,是挡在赣州前面的最后一个重要据点,只要打下了那里,清军对赣州的包围圈就撕开了一个口子,再往里的话,就离清军围城的大营不远了。

    我也愿去!

    末将愿为先锋……!

    几位明军将领纷纷请命,他们不是为了抢功,而是看到有胜利的希望后,都想拼一把打赢赣州战役。

    打下黄金镇,就有希望从陆路进入赣州。

    但这一仗并不好打。

    黄金镇一带。已经属于清军包围圈的核心地带,不但黄金镇本身驻有重兵,附近的清军也可以随时支援,而且王得仁、金声桓的大股主力正在赶来。

    这是一场决定胜负的恶战!

    金声桓最近诸事不顺。

    因为在恭义营手下连吃了几个败仗,江西处处冒烟,金声桓遭到了满清江西巡抚的弹劾,两个人为这件事几乎翻了脸。金声桓很委屈,这些地盘本来就是他打下来的,没有费大清一兵一卒,有些反复都是很正常的事情。那江西巡抚分明是跟自己过不去。

    为了这件事。金声桓想升提督的美梦破灭了。仍然还挂着江西总兵的头衔,这让他愤愤不平,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对于军阀来说,能当多大的官。是由实力决定的。

    像江浙一带的绿营,手下只要有一万来人,就能当个总兵,战斗力还不如金声桓的部队,以金声桓的实力,还当一个总兵实在是委屈。

    他虽然被汪克凡的游击战搞得焦头烂额,但主力尚在,元气未伤,手下还有十多万人马。从明军数到清军,手下有十多万人马的总兵,金声桓是独一份。

    这不是他一个人的荣辱得失,是关系到军心稳定的大事。

    金声桓是这十万人马的主将,他的地位就是全军的天花板。他一直当总兵,手下的将领也没法升官,该当总兵的是个副将,该当副将的是个参将,该当把总的是个什长……比如他的副手王得仁,手下有好几万大顺军余部,按理早就该当总兵了,但因为金声桓升不上去,王得仁就只能屈尊当个副将,这样子时间长了,很难说王得仁会有什么想法。

    最近金声桓又收到消息,博洛贝勒要找他的麻烦,罪名是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