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这一定不是我写的文(修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8章 日渐崩坏的修真界(上)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编辑

    科研建设

    烟台大学(5张)

    学校占地面积1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3.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4亿元。图书馆总面积4.38万平方米,截止到2012年底,共有纸质图书和报刊合订本161万册,电子图书和期刊170万种(册),引进中外文数据库30余个;校园内建有骨干万兆以太网。[1]

    学校现设20个学院(部),46个研究院所,56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工、法、农 、医、经济、管理、教育、艺术等10个学科门类。[1]学校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多类型、多层次的办学格局。截止2012年底,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共2.6万余人,本科生源跨全国31个省。另有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和全日制自考助学班学生近6000人,在校研究生1600余人。为适应“科教兴鲁”、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需要,积极发展生命科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艺术设计、传播学等学科专业,促进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培育新的学科专业增长点学科专业布局合理。[1]

    研究机构

    《升腾》雕塑[6]

    学校现有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法律、农业推广、翻译、工程),涵盖134个硕士招生专业(领域)。7个省级重点学科(民商法学、理论物理、中国少数民族史、药剂学、物理化学、应用数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子药理和药物评价),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化学工程与过程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校化工制造工程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校光信息与光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校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校先进制造与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校海产品质量与安全检测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校分子药理和药物筛选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环境保护室内环境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基地(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烟台大学民族问题研究基地),1个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2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天然药物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制革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个强化建设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应用法学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民族问题研究中心,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黄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空气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石化轻烃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农产品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国际(港澳台)科技合作平台(山东省中匈黄金工业应用合作研究中心),1个省级研究院(山东省知识产权研究院),1个省软科学研究基地(山东省知识产权研究基地);1个省级大学科技园(烟台三校科技园)。[1]

    蓝瓦碧天[2]

    学校拥有一支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学科(专业)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234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57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26人,占专任教师的34%。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占专任教师的82%。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 人,”首届全国百名教学名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国家\"千人计划\"人选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2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4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人,\"山东省教学名师\"8人,山东省高等学校首席专家2名。近300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聘请兼职院士13名。[1]

    学科建设

    烟台大学(8张)

    学校先后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拥有2个\"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文科综合实训中心、工程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法学专业、应用物理学专业、药学专业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4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等12个专业被评为省级品牌和特色专业,法学专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被评为省级成人高等教育品牌专业。民商法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建筑力学系列课程与实验教学团队和电子技术基础系列教学团队等6个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民法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并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现代物流获批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数据结构被评为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法理学、数据结构等24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民法学等10门课程被评为省级成人高等教育特色课程,药学、生物学、文科综合、工程力学获批成为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烟台大学法学教育实践基地\"被评为2013年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以卓越计划为抓手、学产用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

    教学建设

    体育馆[2]

    学校获国家科技,其中一等奖、二等奖各2项,省部级以上奖励17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973项目、863项目、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等国家级项目16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4项。主持省部级项目近500项,其中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2项。主持横向课题864项。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科技管理先进团队、全国普通高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山东省社科先进管理单位、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01—2003年,学校获省(部)级以上教研、科研立项93个,省(部)级以上奖励93项;教师发表教学、科研论文2495篇,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