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激动地磕了好几个头。
“你们的卖身契,我都留在了这儿了,切不可偷摸耍滑,你们也知道,这要是再被卖了出去,可不同现在了……”吕小舅摆着脸说教道。
张大一家人连连保证,就差发誓了。
“娘,那我就先回镇上了,有事儿你让人带信给我!”吕小舅打了招呼就走了。
知道吕小舅是方氏的儿子后,张大一家子就愈发地老实了,本来他们就只想着找个地方,能安顿下来,只要一家子都在一起,就好了!也没想过动什么歪脑子。
这更是在乡下,张大一家子就觉得回了家一样,只是南方的冬天,有点儿湿冷……
就这么顺利地,唐家留下了张大一家子。
很长一段时间,唐大海和吕氏都办法适应整日地被人唤,“老爷,夫人……”
张大却是没有吹嘘,张大家的,却是做的一手好厨活,北方的面食做的更是地道,这让唐家人很是满意。
是以,如今,吕氏渐渐地就将厨活就交给了张大家的,自个儿真的是闲的。
“娘,如今咱家的变蛋这么生计就够咱家的了,我想着让大姐和姐夫去弄苗菜!也能赚点儿银两,总比坐吃山空来得好!”
夏竹想了很久,如今虽说贴了人了,家里光就变蛋和松花蛋一项就忙不过来。再也没什么心力去弄苗菜!
“行啊,你大姐也好些日子没来了,等下次来的时候再告诉她吧,这都快过年了……”如今唐家确实是有些忙不过来。
能给春兰贴点进项,吕氏自然是满意的。
“娘,要不,我去大姐家看看去,这都好久没去瞧瞧了,想得慌!再说咱两家这情分也不同别家,夏伯母看了我去,也只有高兴的份儿!”夏竹确实是有些想念春兰了,这日子闲的慌。
好不容易缠得吕氏同意,就回屋子收拾东西去了。“将这两只野兔肉给带上吧,都是你张大叔的陷阱给捕到的,咱家还留了一只,这两只给你大姐拿去……”
夏竹已经习惯了吕氏有什么好东西,都想着留点儿出来给春兰送去。担心这春兰吃不到,总给自个儿找着各种理由送去。
“知道了,娘!二丫,我带你出去玩去,我大姐家你还没去过吧,走,咱去玩玩去吧……”二丫比夏竹还小了几个眼睛,如今夏竹也有了玩伴,经常带着二丫到处闲逛。
“好咧,夏竹姐,你等等我,我跟娘去说一声儿……”二丫还是个小孩子习性,说到能出去玩,可比夏竹高兴多了。
吕氏让二丫兄妹俩,不用小姐、少爷的叫,只让人叫名字。小孩子毕竟还是小孩子,倒也不觉得有啥不好的,叫的很是欢脱。
张大夫妇俩瞧着唐家人确实是真心如此,也打心底里高兴。做起活来,更是卖力。特别是张大,每日地只做些沾沾蛋泥,一有空就跑去山上,说是挖了些陷阱,一有空就去山上转转,果然带回了不少野物。
到了河口村,夏竹径直往夏意武家走去。
“唐家小闺女,又来看你姐啦……”河口村的必经之路上,有不少人都认识了夏竹,见到夏竹走过,总忍不住打趣道。
“夏大伯,是的呢,我又忍不住偷偷地来看我姐姐了,你可别说漏了嘴,晚点儿让娘知道了,就不许来了!
我还带了兔肉来,晚点儿我让我大姐给你端个一小碗过来!”
夏竹小小地比划了下小碗。夏竹听春兰说过,夏大伯很是眼馋春兰的手艺,有事儿没事儿地听说夏家有了好吃的,总想着去蹭点儿饭吃吃!
“行,有了吃的,我定能管好我的嘴了!”夏大伯笑得满足。
“姐姐,姐夫,我又来了……”夏竹一点儿都不觉得难为情。
“唉哟,怎么那么冷的天气,就自个儿走过来了,要来也应该让你姐夫去接你的啊……”谢氏一听到夏竹的声音,就迎了出来,让夏竹和二丫赶忙进屋。
“大娘,没事儿,我出来的时候穿的暖和!我娘让我给送两只兔子来……”夏竹手里拎着一只兔子,二丫也拎着一只兔子。
刚巧春兰听到动静进屋了,看到夏竹手里的兔肉。就接了过来,放到灶房去了。
“你们姐妹俩去屋子里说话吧,我去把兔肉收拾了,晚点儿让你姐给你做顿吃的,大娘这厨艺,不光你姐夫他们嫌弃,连我自个儿都开始嫌弃了……”
谢氏笑得爽朗,“娘,你放在那儿吧,一会儿我来收拾!”
“不用,这点儿活我还能做得动,我晚点儿就等着吃好吃的了……”谢氏拿着兔肉去找村子里削皮的。
春兰带着夏竹和二丫回了自个儿的后院。
“好久都没来了,怎么,家里有事儿?还是又是娘让你特意给我送兔肉来?”春兰已经习惯了吕氏经常地送些吃食过来,幸亏夏家人都没什么介意,让夏意武也经常地去帮忙做活。
只是春兰知道自个儿毕竟是夏家的儿媳妇了,倒也不好总是跟着夏意武回娘家。所以自从出了事后,春兰一直没有回去过。
“也没什么事儿,今儿个我跟娘说起来了。听雨阁的豆苗菜,咱家弄着有点儿吃力,想着反正你也能做,闲着也是闲着,你也让家人弄点儿吧……”夏竹坐在椅子上,捧着热茶。
二丫则是小心地坐着,小口地吃着春兰塞给她的点心。真是甜……二丫很满足。
“如今家里不是多了人了,怎么可能还来不及!”春兰不信。
“还不是都忙着那蛋,听雨阁趁着年前又下了一笔大单子,爹娘他们每日都在做那活儿了。连小哥他们一有空都去帮忙了……”
夏竹实话实说,如今豆苗菜却是不算是大买卖,自然是要先紧着那蛋来,连听雨阁那儿都说了,这蛋是万万不能断了。
春兰也忙过一段时间,自然知道这蛋的生意却是断不得。更何况如今,唐家根本不像外人说得那么风光,大半的家产都被她带来了。
“只是这方子,万一漏了出去呢……”春兰倒不是信不过公婆,只是这豆苗菜算不得多少难的活。
当初在唐家,那也是自家在村尾,来的人少,就算来的也是亲近的人家,断不会多嘴的。只是在河口村,人生地不熟的,她也不知道别人的性子!
“怕什么,知道就知道呗!早晚还是能被人知道的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