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琵琶三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二章第(2/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宫之後,带著自己所率的那彪人马,开拔到前线去打仗了。

    安禄山随後也降了一道旨意给史思明说他坚守原则,惩治不法卫属之举,做得很对,特旨温慰嘉奖,柳氏系长安倡女,取之仅为粉饰平康里巷而已,吾弟既是中意,可留置帐中侍候可也,即日起停徵美女榜。

    这封旨意下到史思明的手中,使史思明很不安,他既没有杀那两名近卫,也没留下什么女人。可是安禄山的允息思却认定是他,这个黑锅背得很冤枉,虽然大燕王已表示了停徵美女榜,以示不再追究,但他心里是不痛快的。

    想到了在长安太危险,他也来个拔腿就溜,跑到自己的部队那边去了,到达军中後,才上了一封谢表,推说接到前方军情,急来指挥作战云云……

    安禄山在长安气得直跳脚,大骂两人混蛋。

    他早对史思明的跋扈感到不满了,再发生这件事,他就有了整史思明的心,可是史思明的部下驻在城外,史思明自己也不进来,抓他很不容易。

    安禄山表面上骂了安庆绪一顿,实际上却是借此稳住史思明,而且故意降了那麽一道旨意,史思明若是没有此事,一定会当面来辩明的,那时就可以扣下他。

    他的部下若要蠢动,则安庆绪亲领的铁骑足可镇压,那知算盘只在肚子里打,事先缺乏联系,首先是安庆绪负气一跑,拉走了长安的一半实力。

    其次是史思明也没上当,反而跑去跟大军会合了,这一来想抓他也不可能了,还得设法去抚慰他。

    更有甚者,是这两人一走,拉走了卫戌的军队,使得长安城市只剩下一小部份的胡骑近卫,使他这个皇帝做得提心吊胆的,他怎麽不骂人呢?

    消息传到灵武,侯希逸自然喜出望外,未战而乱敌之阵营,分解敌人的内部,这都是韩翎一手造成的。於是他著实地说了韩宏不少的好话!

    正由於这一次离间计的成功,侯希逸乾脆在自己的帐下设了一个攻心的部门,也就是今天的军中情报部,派韩宏主持,实际上也是给他一个建功的机会。

    他是真心想提拔韩宏,但战阵之中,文官只能在策划部门任职,虽然有功,却难建立殊勋,所以才特地设立这一个攻心之部,那样韩宏就可以独邀首功了。

    当然,这一个部门虽然不直接作战,有时却必须出入敌前敌後,从事一些溃散战志的工作,因此也需要一些特殊技能的人,侯希逸倒是支持到家,特许他在全军中挑选成员,并以许俊为副,组成一支新的特殊部队。

    韩宏既受重寄,倒也干得起劲,而且这时勤王师发,十分顺利,郭子仪挂帅前行,太子督率大军随後,韩宏自然也忙了起来,忙碌使他把柳青儿的思念稍稍冲淡了一点,但只要一有空,他的脑海中总是浮起了柳青儿的倩影,只不过,他是充满了希望的。

    因为

    王师的征伐十分顺利,节节推进,安禄山的大燕军虽是蛮勇凶悍,然而这些兵都是在塞外漠野上生活的,到了中原花花世界後,几曾见过这么美丽的东西?衣食享用不去说了,连女人也个个如花似玉。

    於是烧杀、抢掠在所不免,军纪败坏,引起了各地民众的反抗也烈。

    还有的是安禄山在他的本土中也有不少敌人,他在胡人中称雄而起,并吞了不少别的部族,那些部族却并没有真正地归降他,趁他势弱,无力回顾时,首先就侵吞他的本土,绝了他的归计。

    而郭子仪又号召一些回纥部发兵联合攻燕,使得安禄山大为恐慌,东下洛阳去依他的儿子安庆绪,却为安庆绪所弑,这是个大好的消息。

    但是贼势未遏,战乱仍是在持续中,韩宏听说安禄山逃离长安时,就想回去了,但是这时太子已得上皇的允许即帝位,是为肃宗,易国号为至德。而侯希逸仍然在从事零星的征剿工作,军中需要人手,韩宏一时无法抽身。

    不过

    使他安心的是得到了柳青儿的一封家书,说是她们藏身尼庵中一直未被发现,刻下安贼已去,但城中仍乱,各地的散兵游勇,充斥市上,所以一时还回不去,但是且喜灾难已过,相信不久即可团聚了。

    这封家书给了韩宏很大的安慰,信是由曹二虎捎来的,他那一帮弟兄在几度战乱中倒是发了一些横财,个个都有了家业,不再在地方上做混混了。但是他们仍然能够照顾柳青儿她们的。

    韩宏自是十分感激曹二虎,写了封回信托他带回长安,说侯希逸不久即将随肃宗至德皇帝班师回长安,那时他也可以随著回京了,听说旧日家宅尚在,未遭破坏,要柳青儿有机会不妨先行回家,将家园略加整修,有曹二虎等人帮助,想必没什麽困难的。

    战局虽然未已,但已不足影响到天下的安危了,郭子仪的征讨大军仍在扫荡残馀,但是肃宗至德皇帝却已凯师回京,住进了未央官。

    他离开时尚是太子,归来时已是皇帝了。这自然是另一番况味,但皇帝却是很谦孝的,因为玄宗皇帝尚在蜀中执政,维持著另一个朝廷。

    虽然在名义上,玄宗已诏告天下,自行逊位,退居为上皇,把国事交给了儿子。

    不过由於战争的关系,他还直接署理著一些地方。仍然推行著两道朝令。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这是必须统一的。

    朝旨的颁宣还好,一个是上皇,一个是皇帝,他们是父子一家人,大家都一体遵行。

    但各部司衙门就不对劲了。上皇身边带了一批尚书侍郎,是各部院的主管,正式使命,诏告天下,跟著上皇西行之後,他们的职务只是暂时停顿了一下,职位并未解除,所以皇帝即位之後,就不能再任委新的。

    但事务既不能叫他们在蜀中去办,这边也不便另行委人,产生了很多困扰。

    迎回上皇,将两个朝廷并合为一,使人事统一,这是最当急之务。这迎驾的工作交给了侯希逸,侯希逸率军西上迎接上皇,韩宏势必只有随行。因此,不管他心里有多急,却也没办法。

    好在消息传到西蜀,那边的人也急於东旋,及等到侯希逸大军来接,他们已拥著上皇先期成行了。

    双方是在路上遇著的,有许多是侯希逸的朋友,当然也有一些是韩宏昀故人,乱世再见故人,感慨自然不少。

    那些人以前是京师显宦,长安骄子,在西蜀待了段日子,自然没长安那麽如意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