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琵琶三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一章第(1/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安禄山的近卫在长安市上神气不可一世,他们至此才算得到了证实,马行之际,他们遇到了一位唐朝的将军,现在当然是已经降了安禄山,仍然维持了大将军的职务,俨然新贵,在市上耀武扬威,而且还摆开了仪仗。

    可是见到了他们之後,韩宏还在猜测是否会受到盘问。他虽然略事化装,只不过把脸涂黑了一点,仔细看了,仍然会被人认出来。

    但他却是白操心,仪仗队老远瞧见了他们,赶紧避过在一边,而那位将军更妙,居然下马来,也垂手站在一边,向他们行礼先请了大燕王的安,又向他们问候。

    许俊在马上只点点头嗯了一声,韩宏则扬著头,连招呼都不打,就如此扬长而过。

    直到双方去远了,韩宏才轻呼道:“这是何苦来,那位将军在以前也是统率龙禁卫的,御前侍卫见了他,只有向他问候请安的份,现在他仍然统率著龙禁卫,却倒过头来要向安禄山的近卫请安了。”

    许俊一笑道:“大哥!这没什麽希奇的,因为皇帝不同了,从前他是皇帝身前的贴身红人,现在他只是在外城守大门,跟一条看门狗似的,而我们才是皇帝面前的人,他敢不恭敬吗?”

    韩宏道:“那也不需要如此卑恭屈膝呀!他的官阶比一名近卫不知高出多少。”

    “大哥,不是这麽算的,像皇帝身边的太监,什么官衔都没有,可是一二品大员,见到他们,谁敢不客气?”

    韩宏道:“这是那些官儿们自己没出息,我会在李侯寓所里见到了官里出来的太监,李侯问候圣安时,他们固然是抬著头答话,但请遇圣安後,他们垂手肃立回话,礼貌上一点都不敢有失。”

    许俊一笑道:

    “这是李侯本身有尊严,开国公李老公爷对大唐的功勋太大,皇帝对三原李家都搭不起架子来,那些太监自然也不敢放肆了。

    在灵武,也只有侯大人对太子身边的那些人不假辞色,其他的那些官儿,对那些近侍仍然是十分恭敬的。”

    韩宏道:“我想这还是本身的问题,只要我立朝无亏,用不著对他们如此的,我也绝对做不来这些。”

    许俊道:“是的,侯大人对这一点也极为反感,他说内廷近侍之所以在以往跋扈骄纵,甚至於干扰朝政,就是一些官员对他们太过於放纵阿谀,他劝太子要励行新政,革新政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削弱内侍的权力。”

    韩宏道:

    “好!这是针对时弊的一个大革新,以前这些内侍闹得太不像话了,太子对这一个谏议作河反应呢?”

    “太子当然是赞同了,事实上他自己当年也吃尽了那些小人的亏,他身为太子,有时竟然半年见不著一次皇帝。”

    韩宏道:“会有这种事?”

    许俊道:

    “的确有这种事。那些小人最可恶了,皇帝身体不舒服,太子去省视,他们因为跟太子不太愉快,故意推说皇帝服药後已经睡著了,太医嘱咐不能惊扰,把太子给挡驾在宫外,然後却又在皇帝面前进谗,说太子在东宫府中欢宴享乐,而不来视疾。”

    韩宏道:“这批狗头太可恶了,皇帝信了吗?”

    许俊道:“皇帝起先是不信的。可是当不起这个说,那个说,居然就信了,於是以後病好了,太子来进省时,皇帝也下口诏挡住了,说叫太子回去请客重要,不必再来宫中耽误享乐。”

    韩宏棚一叹道:“这皇帝未免气量也太窄了,对自己的儿子,那怕真有此事,也不该赌那种气呀!”

    许俊道:

    “可不是。而且太子天性仁孝,明知皇帝对自己有了误会,却不敢辩驳,只有含泪领命而去。”

    “这是为什麽?该想法子辩个明白的呀!”

    许俊道:“太子知道皇帝是受了蒙蔽,若是去辩明了,岂不是有损皇帝的英明?而且皇帝连骨肉至亲都无法信任了解,岂不是闹笑话?”

    韩宏道:“那顾虑是不错,但是如此一来,岂不是会更引起皇帝的误解吗?”

    许俊笑道:

    “太子虽然不加辩解,但是他却会在旁敲侧击的地方设法的,尤其是有侯大人为他居间参赞,当然不会叫他常受冤屈的。”

    “不错,有司马大人为太子策划,当然不会让太子吃这闷亏的,可是侯大人又是如何为之缓颊分解呢?”

    许俊道:“侯大人知道这类家务事一定不能由廷臣直接进言了,皇帝除非有意改诏废储另立,否则也不会跟大臣商量这些事情的,倒不如走贵妃的路线,托她进言的好,於是就要太子去私访秦国夫人与虢国夫人,先说通了,由她们进宫去见贵妃。”

    韩宏道:“杨国忠不是跟太子素来不和的吗?怎麽会让自己的妹妹去帮太子解释呢?”

    许俊道:

    “杨国忠虽胡闹误国,但是那两位国夫人却比他识大体,最主要的是她们看得远,皇上只有这麽一位太子,而且外有许多功臣国公拥戴,大宝迟早要交给太子的,为将来的长久富贵计,也不该开罪太子,所以她们姐妹俩立刻进了官,说动了贵妃。”

    “贵妃怎麽样?”

    “贵妃对这件事也很重视,立刻把两个姐妹留了下来,设宴请皇帝来吃酒,皇帝对这两个小姨子一向很喜欢,听说三姐妹陪他喝酒,当然很高兴,等他有了三四分酒意,最高兴之际,两位国夫人才婉转地说出太子的冤屈,而且贵妃也在旁边打边鼓,说皇帝生病时,太子不但天天来探病,而且也到自己这边来请安,因为被那些内侍所阻,所以每天都在自己这儿打听皇帝的病情。”

    韩宏道:“贵妃对太子倒是很支持的了。”

    许俊道:“是的。贵妃也和那两位国夫人一样想法。”

    许俊忽又压低了声首道:

    “大哥,小弟听同僚说起,贵妃在未曾入侍皇帝前,跟太子也有过一段情,所以她对太子,一直是很照顾的。”

    韩宏也在民间听过此一传说,乃轻叹一声道:“李家天子风流是遗传的,从太宗皇帝开始纳进武则天,父子同宠一女倒也不算是新鲜事了,还好他们在宫闱生活上虽然略加荒唐,在处理国事时,倒还算英明……”

    臣下批评君上,涉及官闱,是大不敬罪,要不是际此乱世,他们也不敢如此公开在闹市中直言的,好在他们此刻身穿胡服,

    -->>(第1/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