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听见老先生在校场上的话……”
华子明连忙道:“老朽说过什么话来着?”
司马瑜庄容道:“那时你向我们求助,说是不忍心见那些人民送死,因为以他们去挡沙克浚的禁军射手,万无幸理,在下以为老先生是个仁心长者,才前来相助,谁知老先生热言不由衷,完全不是那会事!”
华子明咎然道:“老朽另有苦衷,已向壮士剖示明白!”
司马瑜正色道:“请老先生原谅,对老先生之措施,在下不但无法赞同,而且还要设法阻止!”
华子明变色道:“壮士要如何阻止?”
司马瑜想想道:“我要对大家说明这件事,假如贵国人民真相信那遗孤是先王血统时,自然会拥戴他……”
华子明大惊道:“不行!那对先王的德誉大有损害!”
司马瑜冷笑道:“在我们的眼中,几千条生命比一个人的名誉重要得多,何况贵国君行止有亏,无德誉可言!”
华子明与山岱脸色都变了,手势抬起来,眼中已有杀意!
司马瑜微笑道:“老先生是否想杀死我们?”
华子明沉声道:“老朽对各位推心置腹,乃以秘事相告,希望壮士不要逼得我们出手!”
司马瑜坦然不惧地道:“老先生最好能将我们四人一举杀死,否则只要逃出一人,这件秘事就会晓论全岛,那时老先生可得考虑一下后果!”
华子明与山岱沉声不语,司马瑜却神情镇定地道:“惠姑!凌小姐!等一下我与柳兄出头与他们对抗,你们尽量设法脱身找到方前辈,将这些情形告诉他们……”
两个女孩子虽然没有回答,却作了动身的准备!”
华子明审度情势,知道绝无可能将四人都留下,不禁急道:“壮士不帮我们也就罢了,何苦苦帮着沙克浚与我们作对呢?”
司马瑜冷笑道:“那倒不至于,我们到此地来就是为着对付沙克浚的!”
华子明想想又道:“依壮士之见又待如何?”
司马瑜道:“你放弃勤王之举,我们联手对付沙克浚,至于王位的问题,随你们怎么样去解决!我们的目的只在从沙克浚身旁将那两个被他掳劫的女子救出!”
华子明又想了一下,才无可奈何地道:“好吧!就依壮士所言,可是我们几但人的力量狗吗?”
司马瑜朗声道:“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只要我们不存私心,仗义而为,天必佑之!”
华子明又朝山岱对望了一眼,然后二人交耳密议片刻,最后由华子明发言道:“沙克浚寝宫之内,惊险重重,闯人颇为不易,老朽侍奉先君之日,得知有一条地道,可以直接通往,避免许多险阻,此道十分隐密,连沙克浚本人都不知道,老朽等原准备万不得已时才加以使用的,今日事已如此,老朽愿陪壮士前往一行,但愿能够顺利地达成目的……”
司马瑜连忙道:“老丈为何早不说出?”
华子明一叹道:“这是我们对付沙克波最后的一个方法,此举不成,先君的遗愿就永远无法实现了!现在请壮士暂停片刻,老配将那些人遣散了,马上就开始行动!”
司马瑜点头道:“越快越好,趁着沙克浚受伤未愈,我们成功的机会也多一点!”
二人答应着离去,人群那边去了,柳云亭这才对司马瑜道:“司马少侠认为他们的话可信吗?”
司马瑜想想道:“目前只有相信他们!”
柳云亭却疑重地道:“以兄弟之见,我们尚防备一二,也许他们想将我们引诱到一个陷阱之中……”
司马瑜连忙道:“那样做对他们并无好处”
柳云亭微笑道:“好处可大了,一来可以杀我们灭口,使得那件秘密无由泄露,他们仍可照先前的计划实行,再者可以把责任推在沙克浚身上,使得我们的人去向沙克浚寻仇……”
司马瑜沉思片刻,回头对马惠芷似欲有所言,马惠芷已先笑道:“大哥可是要我现在回到方前辈那来去?”
司马瑜点头道:“不错!我认为你与凌姑娘都没有理由跟着我们去冒险!”
马惠芷一笑道:“你放心吧!方前辈叫我们跟着来的时候,已经作了最妥当的安排,无论如何,我们都不会离开你的,而且也不会吃亏上当的!”
司马瑜一惊道:“方前辈作了什么安排?”
马惠芷神秘地一笑道:“那你就不必问了,你只要相信我们,相信方前辈就是了!”
司马瑜弄得一头雾水,华子明与山岱却又过来了,二人的腰下都带了一柄长剑,向他们招呼道:“我们可以走了!”
司马瑜回头望望那些群众,仍然聚集在那儿,不禁疑问道:“老先生怎么还没有将他们遣散?”
华子明笑笑道:“他们要把先王的遗体重新安葬好了才可以离开!”
司马瑜虽然不相信他说的是真话,可是也无法反驳,只得道:“二位请领路吧!”
华子明与山岱果然在飞速进行,司马瑜等人的脚下也都不慢,所以还追得上,奔出一阵之后,来到一座小丘之前,蔓草丛生。
华子明分开乱草,露出一方石盖,盖上镶着银环,他手握钢环,将石盖提了起来,果然是一条地道,霉气森森,显见得荒烟很久Z
华子明感慨地道:“先王在世之日,曾经带领我们几个亲信老臣走过一次,由此可以直达寝宫中心,不想河山依旧,先王已经含恨以终了……”
马惠芷见司马瑜手上仍提着那付金鳞宝甲,乃提醒他道:“大哥!你把这金甲披起来吧!拿在手里既不方便又碍事,万一前途有什么动静,也可以保护你……”
司马瑜并不想靠它防身,可是提在手中,不方便倒是事实,遂依言披了起来,马惠芷替他把索纽系好,华子明已先走进地道。
大家一进入,山岱留在最后,又把石盖掩好,地道中立刻黑不透光,空气也十分沉闷,华子明拔出腰中长剑,剑身上镶了几颗夜明珠,就利用那一点微光,照亮着向前走去。
地道曲曲折折的,也不知走了多久,却仍是没有尽头,司马瑜渐感不耐地问道:“这地道有多长?”
华子明在前面答道:“全长约十二公里,先王开关此道,的确费煞苦心,为了保守秘密,先王并未动用人
-->>(第5/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