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为贵重器物以及一些玉器首饰,卑职恐怕人多手杂,有所失闪,所以先行收了起来,打点交库,还特别申明是重要证物,禁止别人私拆,所以到现在还没人知道。”
“你倒是个有心人。”
李大成道:“这件事既不能公开,就必须要封住几个人的口,所以卑职一开始向大人请求重赏,才能叫几个人特别费力,那时卑职斗胆作主,总不能叫大人蒙受损失,所以才先作准备,而后又因为那位老夫人一直在大人身边,卑职又不便为告。”
赵太守十分满意了,笑笑道:“大成,你很能干。”
李大成道:“卑职是个乡下人,只因为及老博士兴谭姑娘一力推荐为大人效劳,蒙大人成全,卑胜怎敢不尽心尽力!否则也对不起及老博士跟谭姑娘。”
提起了谭意哥,赵太守倒是兴趣来了,连忙道:“意哥这孩子,溷落风尘实在太可惜了,模样儿不必说,那满腹的才华更是难得,多少饱读诗书的宿儒都不如她。”
“是的,她虽身在乐籍,可是本郡的人,没有一个将她看作乐伎的,召她的人很多,都是为了她的才华。”
“无论如何,使才女沦落风尘,是守官的疏忽,我从接任开始,就有心要给她脱籍,现在总算如愿了。”
“这是大人的恩典,卑职将公文带给她时,她对大人是万分的感渤,要亲自来向大人叩谢,却为卑职拦住。”
“其实叫她来也没关系,她的身份并不受注意。”
李大成恭身道:“回大人,卑职恳乞大人急急地准她脱籍,就是为了便于她悄悄地离去,以免有些人从她身上挖出了这件案子的内情。”
赵太守叹息了一声道:“说的也是,她是该走避一下,只是恐怕再也难以找到一个像这样的才女了。”
李大成道:“是的,谭姑娘不但诗才敏捷,而且善于构想,妙贞观的案子,事先的策划,事后的安排,都是她细心的策划才得如此,否则却便把妙贞观给破了,牵连那么多人,这善后的工作可太难做了。”
赵太守感念到她的好处,唏嘘地道:“可不是,受惠最多的就是本官,否则本官第一个就担待不了,对了,她这一下去,生活会成问题吗?”
“大人请放心好了,她是个很要好的女儿家,只要能生活得清清白白,她苦心一点也是心里高兴的。”
“连……本官蒙惠良多,总不能叫她受委屈,再说到她从此闭门深居,总要日子过得去才好,这样吧,那包从妙贞观里取出来的证物,既不便公开入官,又不能由你我私下侵吞了,不如你拿去给她作为生活所需,就算是你我对你的酬谢吧。”
“这个她一定会对大人万分感激的。”
赵太守道:“大成,东西要以你的名义送去,本官实在不便公然出面。”
“卑职知道,卑职会私下里告诉她,让她体会到大人的恩德的。”
赵太守又想了一下才道:“倒不必感激了,你不妨代转本官的意思,要她拿着这些东西,换个地方、换个名字定居下来,等一两年之后,大家对谭意哥这个名字淡忘了之后,她再嫁人,仍然可以找个好归宿的。”
李大成连连点头道:“卑职明白,卑职体会到大人的意思,也一定能做到,叫她从此以后,不再见人,把从前的一切关系都斩断。”
他的确明白,赵太守说了半天的关心话,甚至于还赠予重酬,主要的目的亦无非是让谭意哥躲起来,最好是远离长沙,免得把妙贞观的内情泄露出来,因为她知道得大多了。
机密一种,受影响最大的就是赵太守,那些受到妙贞观牵连的豪门,现在对赵太守十分的感激,所以才全力的支持,如若一旦事败,他们就只有打击赵太守以求自保了,一定要造成州牧失职,使得地方上匪人横行坐大,才能掩饰他们的错失之处。
所以李大成的回话也很得体,完全把赵太守的顾虑点出来了,赵太守十分满意,亲热地拍拍他的肩膀道:“大成!你是个很能干的人,一定能混出头的,明天一早就把这件事情办妥,本官身边可少不了你。”
“回大人,卑职恐怕一两天回不来,因为谭姑娘已经离开长沙了,是卑职叫她离开,过一阵子再回来的。”
“那……就给你五天的假。去办妥这件事,她这边有未了的事,你代她处理一下,务必叫她在两三年内不可回长沙来,这对她只有好处,尽管她在此地十分出名,但乐伎毕竟是乐伎,那名声的确不好听。”
李大成点点头:“卑职知道,卑职定会遵照大人的意思办妥的。”
他告退出来,心中对赵太守却有一股难以名状的不满,这倒不是因为赵太守的圆滑与自私,他知道在官场中的人,多半是如此的。
主要因为是赵太守对谭意哥的看法与最后的一句话--乐伎毕竟是乐伎。
李大成从没有把谭意哥当作乐伎看,他把她当作一个圣女。
在库房中领出那个包袱,又到马房中备了两匹快马,就连夜出发了。
他现在是长沙府衙中的大红人。连那位执掌太守直接机密的师爷都要对他客气几分,因为他的地位突然重要起来了,不只太守对他言听计从,而且本地许多有势力的大户,也都对他十分客气,似乎他已经成为那个势力圈子中一个共同的宠儿了。
所以没有人问他上那儿去,似乎大家都知道,他的来往行踪,都是不宜过问的机密。
李大成星夜出城,顺着官道,直赴湖州,因为谭意哥此刻在湖州,那是送丁婉卿来下嫁穷九先生杨岸。
说下嫁,不如说是回家,因为他们早已在可人小筑中喝过了合卺酒,行过礼了。
客人只有周三夫妇,虽然草草,却很隆重。
这是丁婉卿的意思,照杨岸的意思,是要等自己先回家后,再隆重地迎娶的。
但是丁婉卿反对,因为杨岸并不是衣锦荣归,虽然他在江湖上混出了不小的盛名,但在世俗的眼光中,却一无成就,那就不值得张扬了。
他们回去,主要是接替下杨岸的妹妹杨兰的粮号工作,使这位老小姐能够出嫁找个归宿。
杨兰已经三十八岁了,但是看起来却比较年轻得多,圆圆的脸,对人一团和气,给人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这样子的一个女人,谁人不爱呢,所以她虽
-->>(第4/20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