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紫玉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六章第(2/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你,那个人高来高去,只有她高兴跑来看朕,朕想找她却千难万难,所以朕要为你说情地无从说起,何况这件事是你办得太莽撞了,李十郎并没有害你的意思,你为什么要去惹他呢!”

    刘学镛一听皇帝的口气也不对劲,似乎偏向李益那边,就知道大势已去,皇帝在培植李益来取代他们这一批人了,再想想握住这点势力对自己并没有多大好处,官止于侍郎,兵部尚书是绝对轮不到他头上的,倒是自己的族兄刘学锴稳居礼部尚书,卢方更爬到中书令的高位,替他们维持地位,舍了自己这条老命,实在太不合算。

    因此他继续叩首道:“臣年老昏慵,不辨利害,听人怂恿,才得罪了李君虞,伏望圣上……”

    皇帝不等他说完就怫然地道:“学镛,这是什么话,你负的责任何其重大,凡事应该自己有主见才是,怎么可以受人摆布呢,你太辜负朕的寄重了。”

    “是!是!臣无能,有负圣望,唯恳圣上念及臣多年效忠,尚无大错,准臣告致,归隐田园,闭门思过。”

    皇帝沉吟了片刻才通:“好吧,一两天内你赶紧把奏本呈上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朕想你不担这份职劳了,李十郎也就没有再找你麻烦的道理,贾仙儿也不至于对你如何了,他们都是有分寸的人。”

    刘学镛怔然道:“一两天内实在太急促了,臣总得把手头的工作作一番整理,以便移交……”

    皇帝的脸沉了下来:“学镛,你挂名不过兵部侍郎而已。上有尚书,下有左右郎中,你的职务不过是承上启下,居间连系而已,没什么可以整理移交的。”

    “臣是指那些未经公开的琐务。”

    “未经公开的琐务,根本不必移交,那只要等你的休致邸抄行文到达各处后,各人自然知道,不会再跟你去连系了,这种工作是各管各的,你所用的人,后任未必会用,你所相信的人,后任未必相信,交不交都是一样。”

    刘学镛整个地凉了,皇帝的意思很明白,自己休致后,就跟那些连系完全地切断了。也就是说,他所拥有的一切都将就此中辍了,朝廷不再重视这些力量了。

    所谓移交,当然不可交给一个完全不熟悉的人,继任者也未必定是自己推荐的私人,那么自己还能左右着一部分势力,现在听皇帝的口气,是根本就不让自己再掌权,也不再需要自己这方面的效力了。

    初时一-那间,他还很愤慨,但是看见皇帝若无其事的神态,他忽然一惊,全都明白了。

    像这种密探事务,如若遽尔易长,很可能会激起大变的,但朝廷表示得如此轻率与淡漠,那只有一个可能,就是朝廷早已在暗中安排好了接替的人手,或是另外有了一个更为精密的体制,对原来的那批人,不是有了新的任用,就是认为无关重要,予以淘汰了。

    刘学镛再冷静地思索了一阵,简直是不寒而栗了,他才发现自己虽然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多年,却并没有建立起真正的权威,对于手下的人,并没有太多的约束力量,所以他在凉州,只有眼看着李益独断独行,一点办法都没有。

    虽然经管着全国的密探,但是他清楚得很,那些人只是为了替朝廷而尽力,不会为了他刘学镛卖命的,即使他家中的那些侍卫人员,也都是冲着他的职权而听从他的指挥,对他这个人并没有太多的好感。

    这不能怪人,怪只怪自己对人刻薄寡恩,而且私心太重,把一些较为重要有好处的差事,全都派了自己的私人,阻遏了别人的上升机会,当时以为内外一把抓,可以使得权势永固,谁也撤换不了自己。

    现在看看皇帝的态度,恐怕自己的手下人早有朝廷另遣的人员在内,自己的一切行为,也没有能瞒过朝廷,现在有了李益,就决心撤换他了。

    皇帝的意思很明显,趁早乖乖地交出一切,还可以保得头颅而终,如果再恋栈不去,很可能连脑袋都呆不住了。自己密遣杀手的事,这都是很秘密的事,看来皇帝都已经知道了。

    一半是害怕,一半是灰心与内疚,刘学镛的脸色苍白,满头冷汗,连连地叩头道:“愚臣昏庸,有负天恩,蒙圣上不弃,赐准告致,得保首级以归,臣不胜感激……。”

    皇帝已经不耐烦了,挥挥手道:“好了!好了!回去写奏章吧,可别像诸葛孔明的出师表,来个临表涕泣,不知所云,在朝房中傅成笑话。”

    刘学镛惶恐地叩头谢恩退出,皇帝最后的那句话,不仅使他心惊胆怕,也更见到朝廷的厉害,皇帝的话语虽然像是在开玩笑,但实际上却是提出了严重的警告,叫他今后要特别小心,少乱说话,真正的重点就是在那不知所云四个字上。

    出了朝门之后,他心中又气又苦,自己是完了,但是有两个人也不能让他们痛快,本来自己老老实实,干着这份差,只要不出漏子,不玩花样,李益再得上宠,也动不了自己的地位的。一个密探的体系的建立,不知要费多少的心血,人力财力,绝不会轻易的易长的。

    都是族兄刘学锴跟卢方两个人,整天在自己耳边说李益那个人心雄万丈,狡狯多智,在凉洲已经看穿了自己是个只老虎,以后更将变本加厉,定会硬生生把自己挤开去,欲保青云衣冠,只有先下手为强。

    在凉卅是受了一肚子气,经他们两个人一激一逼,才胡里胡涂,跟李益作起对来,却招来了这个后果。

    他们两人是郎舅之亲,而卢方又是李益的岳父,多少都沾点亲,李益不便明白地对付他们的,却轮到自己在作腊,越想越不甘心,一脚来到卢家。

    进门刚好看见一乘轿子抬进去,随轿的是李益的老家人李升,而且卢方夫妇两人都出门来把轿中的那个中年妇人接了进去。

    刘学镛由于是已将卸职,那一身侍郎的冠带穿著都刺心,出宫第一件就是换了常衣,轻车简从而出门的。

    到了卢府也没惊动人,卢方似乎没看见他。夫妇两人把那个客人接进了中门,刘学镛下了车子,门上见到他的脸后才认了出来,连忙行礼请安了道:“刘大人,你今儿个怎么换了常服来了呢?”

    刘学镛淡淡地一笑道:“自家亲戚,冠袍履带地来摆给谁看,还是常服方便些,刚才是那家的客人。居然惊动了你家大人地出来迎迓了?”

    “啊!你问的刚才呀,那是夫人的堂姐老夫人,也是我家小姐未来的婆母,是夫人派人去把她从姑臧给

    -->>(第2/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