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紫玉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章第(2/1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会想入宫了,做父母的更不会把女儿送去受活罪,正因为大家都不丑,所以才人人雄心万丈。”

    “即使略具姿色,也该有个高下之分!”

    李益笑道:“女人看女人,不像男人看女人这么宽大,即使是天仙化人,沉鱼落雁,在女人的眼睛里也能挑出毛病来,因此在宫里的女孩子,谁都自信不逊于他人,何况还有一件妙事,越是冷落的宫院,美女越多!”

    “那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入宫的才女,是由后妃指点分发的,她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当然不希望有人来争宠,绝色姿容,都分在皇帝难得见到的地方去,反倒是姿色平平的人放在跟前的机会较多。”

    “这太不公平了!”

    “天下事本就如此,古今一例,若是公平,美如王嫱,又怎么会埋没多年而远嫁塞外呢!”

    卢闰英轻叹了一声,忽然看看雅萍道:“小鬼,你听见李少爷的话,是不是还想入宫?”

    李益好奇地望望雅萍笑道:“你也想进宫去?”

    雅萍飞红了脸道:“婢子那有这个妄想,是小姐要去!”

    李益神色微变道:“怎么?闰英,你要入官?”

    卢闰英笑道:“没有的事,前年东宫太子门下舍人张敬安到河西,对我爹说,太子妃虽经册定,但是昭仪尚缺,爹如果有意思,他可以一力促成。”

    李益道:“姨丈怎么说?”

    卢闰英道:“爹就是我这么一个女儿,怎么忍心把我送到那儿去,当时就拒绝了,张舍人很遗憾地说,太子府中没有几个出色的,就是雅萍这小鬼,也都是蛾眉班首。这小鬼听见就动心了!”

    雅萍羞急地道:“才没有的事呢,是小姐瞎说的!”

    卢闰英一笑道:“我瞎说!如果你没这个心,为什么时常在没有人的时候,对镜身着宫装,顾影自盼呢?”

    雅萍更急了:“那只是为了好玩,婢子是侍候小姐的,小姐到那儿,婢子也到那儿。”

    李益笑了一笑道:“张敬安是为了巴结求进,不择手段胡说而已,如果是册选昭仪偏妃,似乎还可一试,假如没有那个机会,还是别去的好,目前这位太子颇喜风月,他府中的歌伎女优,无一不是绝色,就是那些昆仑与天方的女奴,也都是一个妖娆艳美,想要出人头地很不容易!”

    “你怎么知道的?”

    “我去过,而且把全府的歌伎舞伶,全都召集了起来,听我选配。”

    “君虞,你又在骗人了!”

    李益笑道:“我不是选配了人带走,而是选择佳者,编配作水仙之宴,除了太子妃没见到之外,所有的我都一一详细审试甄选过,挑出了二十四名……”

    雅萍忙问道:“她们都怎么样?”

    李益笑道:“不仅是人间绝色,而且个个多才多艺。”

    “比我们家小姐如何?”

    李益笑笑道:“叫我来说,自然是不如,但在别人眼里,或许是平分秋色。”

    卢闰英瞪了雅萍一眼道:“没规矩,还不下去!”

    雅萍含笑退到一边,卢闰英忙问道:“君虞!那水仙之宴又是怎么回事?”

    李益笑了一笑:“渔人将出桃源,武陵人告诉他的最后一句话,你还记得吗?”

    卢闰英先是一怔,随即想起了那句话是──不足为外人道也,于是对雅萍道:“把桌上撤下去,在前面听着,老爷一回来,就过来通知一声。”

    雅萍满心不情愿,很想听听水仙之宴,但卢闰英的话又不敢不依,只得幸悻然地走了。

    李益等她走后才笑道:“这个小丫头很喜欢说话。”

    “她很精明,也很能干。话是多一点,但也排遣了我不少寂寞。君虞,你是不是很讨厌她?”

    李益笑道:“怎么会呢?我最讨厌呆头呆脑的人,但是有些事不能让喜欢多嘴的人听见的,像水仙之宴……”

    卢闰英更急了道:“君虞!你快说呀,这儿已经没有外人,难道对我也不能说?”

    李益笑了一笑道:“不错,你不是外人是内人,因此对你是不必忌讳的。”

    卢闰英红了脸,但急于想听水仙之宴的事,所以没有再纠缠下去,静静地听着。

    李益见她凝神倾注时,别有一种娇柔的神态,就像个小孩子在聆听着远游归来的父兄讲着外面世界的见闻,在那幼小无知的心灵中,固然因谈话中种种新奇的事物人地感到新奇的刺激与向往,对说故事的人尤其充满了虔敬。

    这使得李益的兴趣更浓厚了,一个健谈的人,最高兴的就是有人热心地听他说话。

    李益是个口才很好的人,而且比一般人都高明。

    读书的士子一般都可列为两个通病,长于文笔者讷于言词,这是苦读的一型,另一种则是长于文词而俭于腹藏,这是善于酬酢的一型,这两种人都是属于较为有出息的,当然更多的是两者俱缺的庸才,而最少的就是像李益这样两者俱精的干才。

    李益在长安的人缘不算好,得罪过不少人,那是老一辈的居多,因为他们缺少了受批评的雅量,忍受不了一个年轻后进对他们的尖刻讥评,伤害他们的尊严。但年轻一辈对李益却是激赏钦折的多,因为李益确有令人眩惑之处,他的辩才若泻,胸罗渊博,对圣人之言,也有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而且还能引经据典,来支持他的言论,证明他并不是凭空虚构,滥发狂言的。

    所以李益在长安仍然能成为一个名士,而且把他的诗文广为推介流传出去。尤其是在平康里巷,红粉青楼之中都把那些别具绮思的诗词写在扇叶上,绣在罗帕上。

    一个粉头儿,如果不得李十郎的一首新诗,就是庸俗脂粉,为雅士们所不屑一顾者,往往有很多名媛为了增添身价,千方百计而求得一诗者。

    这是李益来到长安,挥霍金尽,迁到新会里后那一段日子的事,他省了客栈里的大笔开销而酬酢依然,有些红歌伎还私下拿出体己钱去求得一诗的。

    因为这缘故,才使李益在脂粉队里成为贵客,也因为这缘故,使他对少女的情怀了然如视。

    因此他叙述水仙之宴时,也就更形精采了;对太子府中的景物陈设以及那些伶人歌姬的情态姿容他都能作极为生动的描述。

    这让卢闰

    -->>(第2/1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