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紫玉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六 章第(5/11)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与文人交游,就因为他们虚伪的多,像吾兄这样的文人倒是很难得,这个朋友值得一交,吾兄对明年的吏选有何安排?”

    李益道:“也无所谓安排,兄台游侠长安,情形也不隔阂,无非是人情打点而已。”

    黄衫客道:“在下问的就是这个,姑臧李家游宦长安的虽然不少,据我所如,都是各管各的,人情凉薄,府上也是出了名的,可能帮不了什么忙。”

    李益不禁赧然,黄衫客道:“吾兄请恕在下失礼,因为吾兄刚才坦言无隐,在下也就直话直说了。”

    李益轻叹道:“人情凉薄,岂仅寒家一族为然,宦场中就是人情最凉薄的地方,而长安尤甚,兄弟根本就没有打算求靠亲友。”

    黄衫客道:“所以在下才动问,在下虽然是一个布衣,但朋友倒交了不少,只要我开口,万金立致……”

    李益道:“多谢盛情,兄弟倒还不需要。”

    黄衫客道:“吾兄这样就见外了,吾人相交惟诚,虽是萍水相逢,只要投机就是知己。”

    李益笑道:“兄台误会了,兄弟说不需要,不是见外。而是已有着落。”

    黄衫客道:“吾兄言不由衷了,李十郎文名满长安,姑臧李家却不是豪富之族,吾兄的情况,在下也略有所闻,在下离京之时,吾兄刚由客邸迁寓到新昌里,无非撙是为了节开支。”

    李益的脸红了一红,黄衫客笑道:“新昌里中多名士,亦多寒士,因此我的朋友也不少,十郎既是长安闻人,行止自然也易于流传,在下才略有风闻。”

    李益觉得这个人很不错,不仅坦率无隐,而且也热诚感人,他诚心邦助人,做得不像施舍,也不伤人尊严,面对着这样一个朋友,使人顿有亲切与知己之感,于是诚恳地道:“兄弟是确有了着落,都在这两条船上。”

    黄衫客微微一怔道:“什么?这两船绸缎是李兄的?”

    李益自然地道:“是的!兄弟趁着岁前的余闲,到了姑苏小游一趟,顺便带点苏绸回去,大概可以赚个对倍之利,这样总比向别人伸手告贷强。”

    黄衫客笑道:“不错!李兄日后必是能吏,以有余补不足,可见对民生之所需了解很清楚。”

    李益坦率地道:“兄弟自知家境寒拮,而拘于族门,又不能过于撙节,即使正式出仕后,也打算在这上面去博取所需,这样才能安心做事,不从老百姓头上打主意。”

    黄衫客道:“高见!高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则不伤廉,生财有道,方可以做好官,李兄能于未仕之前,绸缪及此,就值得钦服,但这两船货价也在不菲。”

    李益道:“是的!总计值二十万,都是借自拙荆的私蓄,世情淡如秋云,小弟认为一切都是靠自己的好。”

    他乾脆再把与小玉结合的情形经过详细说了一遍,黄衫客避席一揖道:“李兄不畏权势,为维护孤弱而与豪门抗御,实为吾辈中人,兄弟深感未能及早识荆。”

    李益笑道:“相逢也不算晚,彼此还都是朱颜乌发各少年,兄台这一说就迂了!且小弟很惭愧,不敢说一个侠字,侠者无私,仗义拯孤,路见不平而为之,小弟只是为护卫所爱而为之,到底差了一层。”

    黄衫客笑道:“兄弟的看法却不如此,以李兄的处境,换了个人,避之唯恐不及,那里还敢去招徕呢,科场新贵,正在求售之际,启怨豪门是最不智的事,李兄能为所爱而轻名利,是为情而侠者,较吾辈又深一层,可敬,可敬,兄弟当为浮一大白。”

    他又乾了一大碗酒,放下酒碗笑道:“李兄!请恕兄弟探及隐私,尤其是追问到购货之资。实在交浅而言深了。”

    李益道:“那没什么,君虞此生无他,唯幼禀庭训,力求处世无伪,事无不可与人言。”

    黄衫客笑笑道:“但兄弟多问两句是有原因的。因为李兄在京城既不得意,何来此巨资,兄弟必须要问问清楚。”

    李益笑道:“这也是出自兄台爱我之心,唯恐小弟困穷而思变,集聚不义之资而图利,小弟只有感激。”

    黄衫客笑道:“对了!兄弟要问问清楚,就是为了这个,实不相瞒,小弟虽为路过,却是有意前来的,目的也在这两船货。”

    霍小玉吓了一跳,李益却十分平静,笑笑道:“吾兄如有急需,尽管借将去,小弟目前并不急用。”

    黄衫客笑道:“李兄说的是真话?”

    李益含笑道:“本来就是真话,吾兄既然在岸上停留了一阵,当然也听见小弟与拙荆的谈话,这两船东西,我们也没有想一定能顺利运到长安,已经作了最坏的准备,与其落人别人的手里,倒不如给吾兄应急了。”

    黄衫客道:“兄弟乃是受人所托,并不是将这两船货掠为己有,而是使它到不了长安。”

    李益倒是一怔道:“这是为什么呢?”

    黄衫客道:“出钱的是长安一些绸缎商,当吾兄在姑苏搜购。他们听到了消息,辗转打听得是一位豪客采集到长安馈赠豪门的。”

    李益苦笑道:“当时只好如此饰词,因为居官而兼商,有干廷律,小弟总得为未来功名计。”

    黄衫客笑道:“可是这样一来,长女的绸缎商都要受到损失了,所以他们集资三十万,托兄弟将船弄沉掉。”

    李益道:“这就太不应该了,小弟与商争利,固属不该,但也是正当谋财之道。”

    黄衫客道:“如为贷利,自然情有可原,如系馈赠豪门,则不仅垄断商利,而且也必将系不义之财,小弟受托沉船,倒不是想令货主造成损失,因为小弟尚惜羽毛,绝不作盗贼之行,只是使行期延误,在年前到不了长安,使那些绸缎商不失掉今岁的旺市而已。”

    “他们为了这个居然肯付出三十万的代价?”

    黄衫客道:“这价钱是小弟开的,小弟畅游两湖归来,得知今秋江水暴涨,泛滥成灾,刚好遇见了他们,就向他开口,讲他们乐捐赈灾,他们提出了这个条件,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他们可以把今年的丝缎价格提高一点,也就出来了。不过李兄这两船货到了长安,他们就会受到影响,几个出得起大钱的豪门收了馈赠就不会光顾了。”

    李益沉思片刻,轻声一叹道:“人算不如天算,兄台既为灾民作义举,小弟亦自当乐成,船到江都,小弟就停留下来,畅游一下江都金陵

    -->>(第5/11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