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身边的李娇娇轻声道:“大哥,我现在才明白他们为什么不发射了,原来是怕黄三绝和邢无极遭到池鱼之殃。”
楚无情微微把头一点道:“这样对我们比较有利,我猜山上现在正在计划,决定要怎样对付我们了。”
这回没有猜错,果见山上奔下了十几个人来。
朱大发和他的三个女儿都不在其中,但楚无情一眼就认出了三个人,那日在仁寿县城内威胁各家客栈的华服中年,以及夜间行刺的一僧一道。
显然他们都不是主要人物,只是跟来壮壮声势而已。为首的是个中年文弱书生,身后却紧紧随着两位颇具姿色,但已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妖艳女子。
其他七八人,年纪都在二十左右,一律黑色紧身衣靠,头扎英雄巾,背后交叉插着双剑。
他们脸上毫无表情,眼神更是冷漠,仿佛任何事都不看在眼里、放在心上。让人直觉地看出他们是冷面杀手型的人物,而且喜欢在夜间行动。
高强一见那僧道二人,立即怒从心起,抢步上前指着他们破口大骂:“他妈的,你们这两个佛门败类,今天咱们先把当年铁家的血债算一算。”
僧道二人翻翻眼皮,相应不理,似乎这会儿还轮不到他们开口说话。
中年书生一马当先,来至三丈外站定,有气无力地问:“你们哪一个是楚无情?”
楚无情挺身而出:“我!”
中年书生直截了当道:“很好!你喜欢怎么死?”
楚无情昂然道:“那得看你怎么能让我死了!”
中年书生冷笑道:“我的方法很多,不过我认为应该给将死的人一个选择机会,这样比较公平!”
楚无情笑问:“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种死法?”
中年书生摇摇头道:“我从未考虑这个问题,也不必考虑。”
楚无情道:“因为你认为没有人能杀死你?”
中年书生肯定地把头一点:“正是。”
楚无情晒然一笑道:“既然如此,我又何必选择,反正都是一样的。”
中年书生不以为然道:“不!死是绝对不一样的,譬如你希望死得痛快些,我可以给你来个一剑穿心。如果你想多拖点时间,我可以让你凌迟而死。或者你想力拼到底,我也可以让你尽展所学,死得心服口服。”
楚无情冷哼一声道:“你好像很有把握?”
中年书生道:“我武曲星樊浩从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而我一旦决定做了,就一定能做到!”
难怪他口气如此狂妄自大,武曲星樊浩三十年前就已成名,自诩为天下第一大杀手。
樊浩出身汉阳武术世家,十八岁即京试高中武科榜眼,但他对这个结果很不满,自觉榜首非他莫属,状元郎只不过是靠走门路荣获青睐的。
一气之下,他竟公然向状元郎挑战,以证明他的武艺远超出对方。
私斗在京城是绝对禁止的,尤其他们是新出炉的武科状元和榜眼。但那位状元也是年轻气盛,而且师出名门,居然接受了樊浩的挑战。
那日在京城外十里亭,吸引近百人观战,其中大部分是试场落榜的年轻人,尚混杂了一些看热闹的江湖人物。
双方以剑术交手,力拼未及三十招,那位新科状元就被樊浩一剑穿心,当场毙命。
樊浩眼见闻了大祸,便逃离京城,也不敢回汉阳了,从此改名换姓,浪迹江湖,沦为职业杀手。
近三十年来,丧命在他剑下的何止百人,不但个个都是江湖上的棘手人物,而且他从未失手。
朱大发请出樊浩来对付楚无情,自然花了相当大的代价,所以他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对于这一点,樊浩是充满自信的,尽管对方如今是江湖上炙手可热的人物。
楚无情并不清楚此人的来头,在他看来,樊浩只不过是个花钱就能驱使他去杀任何人的杀手而已。
这种人楚无情根本看不起,状至不屑道:“老兄,你从未考虑过的问题,现在可以考虑了,以免待会儿来不及啊!”
樊浩阴森森地一笑道:“你不用为我操心!”
楚无情看出此人是不易被激怒的,凭这分冷静和深沉,就知是个真正可怕的冷面杀手。
他耸耸肩道:“好吧,你们是一齐出手,还是……”
樊浩道:“不!我只负责杀你,其他人不关我的事,杀了你我就走人。”
言下之意,朱大发请他出马,只是专为对付楚无情,别人他可以不闻不问。
楚无情正中下怀,这样一来,他只要解决了这个杀手,其余的人就不足为虑了。惟一担心的,是怕朱大发一怒之下,发动乱箭攻击,势必造成人畜严重伤亡。
于是他向身旁的李娇娇轻声交代道:“娇娇,传话给高强他们,看我一解决这个杀手,你们立即发动,向对方其他人攻击,造成混战局面,使两边山上的弓箭手有所顾忌,不敢乱射误伤他们自己人。”
李娇娇微微点了下头,樊浩已经不耐烦了:“楚无情,你的后事交代好了吗?”
楚无情冷声道:“你可以动手了。”
樊浩报以冷笑,亮出把折扇,一按机括,顿成一把两尺五寸长的利剑。
江湖上使用软剑的人为数不多,必须功力深厚的剑手,才能随心所欲施展,而这种扇中藏剑的兵器更属罕见。
楚无情暗自一怔,随即拔剑出鞘,以示尊重对方。
自从泰山论剑之后,楚无情经历过无数大小场面,也跟不少高手交过手,但真正受到他发自内心尊重的,却只有眼前这个大杀手。
原因很简单,樊浩的杀人利器藏在扇内,知道这个玄机的人必然不多。而当对方发现这个秘密时,可能已措手不及,被一剑穿心当场毙命。
樊浩凭这个优势,就可立于不败之地。但他却先亮出扇中的剑,足见他的光明磊落,不愿投机取巧。
所以他受到了楚无情的尊重。
两人彼此凝视着对方,已蓄势待发,他们仿佛两头擅于厮杀的豹子,正等着适当的时机,发动致命的一击。
双方其他的人都各退两丈,凝神屏息地静观着。
两边山上也无声无息,看不出任何动静,沉寂
-->>(第3/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