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等那堆衣物烧得将成灰烬,才将二小姐放开,任她倒在地上,迅速牵了“火胭脂”就向外走。
三小姐霍地抓了蛇剑跳起,不料楚无情一回身,拔剑出鞘道:“你要不知死活,那就别怪我玩真的了!”
这句话似有无限威力,三小姐果然趔趄不敢前进。
楚无情笑了笑,径自开了大门,牵着“火胭脂”从容走出。
直到这时,她们才恍然大悟,楚无情逼她们脱光,把衣服烧掉,为的是使她们不能光着身子追出。
楚无情一出门外,就跃身上马,直奔“秋香院”。
龟奴见他去而复返,而且追回了被盗的马,忙趋前打躬作揖,赔着笑脸道:“爷!您真行!是从哪儿找到……”
楚无情把马交给他,沉声道:“这回看好了,我马上就出来!”
龟奴连声恭应:“是是是……”
老鸨一见楚无情,就春风满面地笑脸相迎:“哟,您跑到哪儿去了,姑娘们连衣服都还没穿,在房里等着您呢!”
楚无情不愿浪费口舌,直截了当道:“我来拿回我的银子和银票。”
老鸨面有难色道:“这……您不玩啦?”
楚无情脸色一沉,伸出手道:“拿来!”
老鸨虽然舍不得把到手的银子吐出,但却不敢得罪这位惹不起的大爷,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从怀里掏出那个小布包。
楚无情接过去,打开查看,一百两银子和两张银票原封未动,往怀里一揣,扭头就走。
牵着“火胭脂”出了“秋香院”走出长巷。
由于夜游的人潮仍未散,大街不便骑马,一直出了城外,他才跃身上马,风驰电掣而去。
一口气赶回秋鸿山庄,已是时近五更天。
楚无情将马安置在马厩里,立即奔向宅里。
直接回到地下石室,发现李娇娇竟然在独自练剑。
李娇娇也甚觉意外,收剑趋前问道:“楚大哥,这么早就回来啦?”
楚无情点点头,掏出小布包道:“还给你,原封未动。”
李娇娇诧异道:“你,你没有……”
楚无情笑道:“心病虽需心药医,但我已经不药而愈,以后再也不怕中秋月了。”
李娇娇默默望着他,随即两人会心地笑了。
中秋已过,离重九论剑之期只剩二十多天,他们必须打点上路了。李娇娇练得很勤,进境也很快,除了火候略逊,差不多已能追上李秋鸿了。
楚无情则是看的时候多,练的时间少。但他的成就令人莫测高深,剑式很熟,过目不忘,施展时不带一点烟火气。李秋鸿的剑法,分为秋风与飞雁两部,每部都是十八手廿四式,因为有些全招是一手三式或四式的,除了这三十六手外,就是他精心独创,从未示人的九手秘式。
秋风肃杀,雁飞轻盈,但这两部剑法在楚无情手中使来全变了样,秋风十八招没有肃杀之气,倒像是祥和的春风,这并不是说减低了剑式的威力,他使剑式起了一种新的变化,变得如热风熏人,令人不战而自却。飞雁剑法是以轻灵为主的,但楚无情使它变为沉凝,沉凝中不失其灵巧,却不再是一只回翔的飞雁,而是立影寒塘的野鹤,虽然很少动,却随时都有振翅凌云,一唳冲天的气势。
只有李秋鸿独创的那九式精招,由于变化太精妙了,楚无情一时无法把它们融人自己的作风,而加以改变。但李秋鸿明白,这九招剑法在楚无情手中说什么也不会使得像自己一样,也许在威力上不如自己,但他能把握住剑势,使它们永远保持住无穷尽的变化,这是剑道的最高境界。
师徒两人在后几天经常对手喂招,李秋鸿不得不承认这年轻人的奇特气质确有过人之处,李秋鸿发现自己虽不致输给他,却也无法胜过他。
而他与李娇娇对手时,也是一样,楚无情似乎从不为求胜而战,但也不落败,他要求的只是一个平手,对高手那些,对庸手也如此,他像是一块挺立在江流中的坚韧巨石,狂暴的急流冲不倒它,细小的雨点也一样能淋湿它,而两者都不能改变它。
对他这种非凡的表现,李秋鸿说不出是什么感觉,他为此而兴奋,却也不无惆怅,这个年轻人有着君临天下的气度,却也有着与世无争的胸怀,他似乎永远不会站在第一的高位,但也不会居于第二,他是超乎世俗之外的。
这个年轻人不可能成为剑中之帝,不可能成为剑中之圣,帝王之尊与圣的境界是经过比较而得的,楚无情则是无可比拟的,无以形容,他是近乎佛的境界。
出发的时候,李秋鸿没有多带人,除了他与白素娟两人,楚无情与李娇娇两个年轻人外,只带了两个从人,一个是庄中的老家人李忠,另一个则是秋鸿山庄中的总管郝思文。
那个老家人是准备跟他们夫妇一起游历的,而郝思文则是个老江湖。李秋鸿的事情多年来都是由他一手包办,所有的朋友,他都认识的,泰山会后,他就负责照料这两个年轻人从事英雄岁月的奋斗。而李忠本来叫李老忠,其实他并不很老,大家索性就叫他李忠了。六个人八匹马,两匹马驮着行李,表示这是一次长途旅行,大家都准备两三年内不回来了。
这一路到泰山,行程并不远,他们走得也不急,这使得李娇娇很难过。她是习惯于跑快马的,她的爱马火胭脂跟她一样的性烈,但没办法,因为楚无情选了一匹极其平凡的黄色马,耐性长,就是脚程不快。
李娇娇既忍不住慢吞吞地走,又舍不得跟楚无情长久分开,她只好先跑一程,又转回头跟楚无情聊上一阵。
每到一地,都有些江湖人,或为旧识,或是慕名前来拜访,他们所问的内容都是关于泰山剑会的事,可见这次论剑早已不是秘密,成为每个人关心的话题,大家所说的也总是李秋鸿这次是否能一举夺魁。
李秋鸿的答复很含蓄,既没有承认自己有把握,也没有说自己不行,总是说论剑之举已是第三次了,每次的结果都没有显出谁真正强于其他人,也没有显出谁差到哪里去,十二年来,大家都有点进步,因此不到交手,预论胜负都是言之过早,但是他很认真地介绍了楚无情,说这是自己惟一的弟子,希望大家多加照顾。
跟李秋鸿习剑的人不少,但正式为李秋鸿收录的只有一个楚无情,自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