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哼歌吟唱,形形色色好不热闹,不过大多数的游客,都在依栅远望,目览景色。
凌壮志先向酒保订了座,四人也随着游客走向栅前。
蓦闻小娟欢愉快地低声说:“在这里!”
凌壮志转首一看,只见一方光滑如镜的大理石上,深深地刻着四行八段,用鲜红朱砂描过的工笔正楷字,正是唐人崔颢吟诵的那首被天下骚人墨客,才子佳人们吟诵的黄鹤楼。
凌壮志出身书香世家,诗词歌赋,莫不体会精深,四书五经,更是研读可诵,对崔颢的这首名诗自然也读得滚瓜熟悉,只是尚没有亲临其地,一览其词,而体会其意境而已。
这时一见大理石上的诗,字体工整,鲜红醒目,不由轻声低吟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凌壮志低吟间,星目不时遥望汉阳一带的青葱树木,和芳草茂盛的鹦鹉洲,以及波浪滔滔的大江。
凌壮志身旁的叶小娟,看了昔人已乘黄鹤去的句子后,立即望着展伟凤,压低声音问:
“姐姐,相传古时,有人在此乘驾黄鹤,白日飞升,因而得道成仙,不知这话可真?”
展伟凤淡雅一笑,说:“年代已久,无从考证,也许以讹传讹……”
话未说完,凌壮志笑而插言说:“齐东野语,姑妄听之,何必认真?”
说罢,四人依栅远望,景色如画,百里江流,一览入目,果然令人襟怀舒爽,心神一畅!
游览完毕后,入坐饮酒,小娟、绿萍的兴致仍浓,因而两人举杯饮酒,浅沾樱唇,一双明眸,不时游目四看。
蓦然,万绿萍的精神一振,似乎想起什么,不由愉快地急声说:“小妹想起来了,距离此地不远,尚有一座香火极盛的宏伟尼院清风庵,听说里面供奉菩萨,有求必应,签语极灵,现在时间尚早,我们饭后何不去求求签?”
凌壮志不愿再拖延时间,因而摇头说:“无缘无故,随意求签,神必厌之!”
万绿萍心切游玩,因而急不择言,不由脱口急声说:“谁说我们无缘无故,我们前去求签,就是要请菩萨告诉我们,云姐姐这一次是生女还是生男嘛!”
话一出口,才惊到自己还是一个未出阁的黄花少女,不由羞得粉面通红,急忙将头埋进玉手时,自己也忍不住噗嗤笑了。
叶小娟虽然也羞得娇面生红霞,但随声附和说道:“是嘛,小妹也是这个意思嘛!”
展伟凤见这两个小妹妹如此贪玩,觉得时间尚早,前去随喜一会也不妨事。但她听绿萍、小娟赞她是好姐姐,而埋怨凌弟弟,因而只是樱唇微笑,深情地望着凌弟弟,给他应允的启示。
凌壮志一听小娟的话,早已心动,这时再经展伟凤暗中示意,立即欣然应允,同时风趣地笑着说:“稍时两位贤妹妹也向菩萨求一支灵签,看看你们跟着凌哥哥是受罪还是享福!”
小娟、绿萍娇面再度一红,同时一耸琼鼻,娇哼一声,忍笑嗔声说:“你只敢欺负妹妹……”
以下的话虽然没说,显然是说凌壮志怕展伟凤。
展伟凤是大姐,不便反唇相讥,仅自然大方地笑一笑,而凌壮志却开心地哈哈笑了。
如此一笑,顿时惹得全楼游客回首,纷纷向他们注目。
展伟凤芳心一惊,惟恐生事,立即催促说:“时间已经不早,要去我们也该走了。”
凌壮志颔首应好,立即招来酒保,付过酒资,四人迳自走下楼来。
四人不须询问清风庵位在何处,只要跟着迳向一座茂密森林缓步走去的游客前进便找到了。
由于凌壮志急于要知宫紫云生的是女是男,因而他意兴旋飞地比谁走得都快。
小娟、绿萍看在眼里,不时相对悄悄做个鬼脸。
前进约百丈,即是茂密松林内,现出一座大庵院,红砖绿瓦,红阁楼台,三座大殿,气势昂然,善男善妇香客进香者,络绎不绝。
四人进入茂林,随在其他善男信女之后,登阶走进高大的宏伟的壮丽大山门。
举目前望,大雄宝殿,辉煌庄严,广台石围高阶前的巨鼎内,正缭绕飘飞着浓淡不一的香烟,清脆悦耳的铜铁声,不时由大雄宝殿内传来,拥挤的善男信女,正在焚香叩头,顶礼诚拜。
凌壮志、展伟凤、绿萍、小娟,四人一见,立被殿前肃穆庄严的气氛感染了,虔诚之心,油然而生。
于是,四人分别买了一份炷香,随在人后,沿着甬道,直趋大殿。
登上大台,肃容细观,只见殿内的香烟弥漫,青灯高悬,正中神像是尊全身贴金,高约丈五的南海菩萨观世音。
左侧神龛供奉的是济公神师,右侧神龛供奉的是关帝圣君,两厢供奉的是十八罗汉。
在正中庞大的神龛的右侧,跪着一个灰布僧衣的端庄尼姑,一手合什,一手缓慢有序地轻击击着木鱼。
在神龛的左侧,肃然立着一位慈眉善目,面色红润,身穿灰布僧袍的老尼姑。
肃立的老尼姑,双手合十,腕挂念珠,满面慈祥地含着微笑,目注顶礼虔拜的善男信女,似是暗暗为他们祝福。
凌壮志四人,一见老尼姑那份超绝尘凡的神貌,不禁肃然起敬,同时,也看出老尼姑是位修为极深的佛门高人。
四人走进大殿,分别上香,一一叩头。
慈祥老尼姑,一见跪在蒲团上虔拜的凌壮志,目光不由一亮,面色立变,急忙闭目,无声地宣了一声佛号。
但凌壮志四人,神情肃穆,心意虔诚,个个恳切祈祷,俱都目不斜视,因而均未发觉老尼姑的神色有异。
拜过了济公神和关帝圣君以及十八罗汉后,再回到庞大神龛前,那位慈祥的老尼姑已不见了,而代替她的是一位神色祥和的中年尼姑。
凌壮志四人虽然已经发觉,但由于内心的尊敬,因而并未注意,尚以为该轮到那位老尼姑用斋,或者休息。
四人决定由年岁最小的先求,于是万绿萍,立即跪在签筒前,默默祷告一番,应手抽出一支来。
其次是小娟,再其次是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