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
乃云南西部重镇,唐为南诏,宋时,段氏王朝建大理国,掌西南-隅,至元,忽必烈时,才纳入版图。
大理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活,宜种花木,故四季繁花竞妍,色彩缤粉。
大理位于苍山脚下,洱海之滨,风景绝佳。
如下关的风、上关的花、苍山的雪、洱海的月,文人笔下的“风、花、雪、月”极景,全让它占全了。
大理是白族人主要的聚居地,他们在文化艺术上,生产活动和衣饰方面,仍保自己的特色。
在建筑上,斗拱重叠,串角飞檐,给人一种庄重、轩昂、大方之感。
那精致的木雕家具,素雅自然的大理石,精巧细致的草编,无不充满浓郁的白族风味。
尤以妇女的服饰,精纩与秀美并存,色彩明快而和谐,其特色是色彩对比鲜明、醒目大方、浓艳庄重。
白族男女全喜欢歌唱、演奏。
有高亢、嘹亮、跳跃的声音和白调与大本曲。还有一种就是“吹吹腔。”
他们除了各式各样的乐品之外,姑娘们更喜欢“吹树叶”,她们能把树叶吹出各种音调,可算白族-绝。
白族人的语言,不折不扣的是汉语,可是他们偏说是“白话。”
当然啦!白族嘛!白话就是白话吧!
白族,可以算是少数民族中,最富有族群啦!
不但居室是瓦木建造,而且装璜设备豪华之至。
白族的习俗也跟汉人一样,过阴历年,而且非常隆重.而年节美食之多,真令人惊叹,风格之独特,更使人叫绝。
他们过年讲究吃生皮、四盘、四荤、四素、一锅。
而味口则是咸、腊、酸、辣。
石中玉同老喇嘛离开了捕蚌族,可就来到了大理城啦!
老喇嘛说的一点不错,他真是个喜神,又赶上了一对结婚的。
这儿结婚,也讲究“背婚。”
新郎从老丈人家把新娘子背回自己的家。
可是他们这儿的背婚却跟旱傣不-样,是新郎把新娘从岳丈家一直背回自己家里。
不过这一路新郎除背上多了-百多斤个大活人之外,倒还没什么啦!
不过新娘子虽由新郎背着,这-路上可不好受啊!
怎么?有人背着,不用走路,还有啥不好受的?
咳!白族有个风俗,说新娘是女菩萨化身,救苦救难的,普渡众生。
谁身上要是有毛病,这儿痛,那儿痛.可以在新娘子身上相同的部位掐上一下子,病痛就会好啦!
像手痛就掐手,脚痛掐脚,腰痛掐腰。
嘿嘿,那要是生理痛该……嘿……缺德的。
当新郎把新娘子背进家之后,婚礼正式开始了。
正式婚礼倒简单得很,由主婚人给新郎新娘各倒一杯酒,二人先喝半杯,再手擘挽手臂,来个交杯,喝下另一半,就完成了。
婚礼是完成了,可是接下来的余兴节目还不少呢!
头一关,是烟熏新人。
他们在厅中间,点燃一个火盆,然后拥着这对新人,立于火旁,这时亲友们,你一把,他一把地往火盆中抛胡椒粉、辣椒面,弄得烟雾弥漫,又辣又呛,把这对新人呛得涕泪横流。
余兴节目完啦,该入洞房啦!
但是白族这规矩可太损啦!
新郎新娘在入洞房之前,还得要游街呢!
仍然是新郎背着新娘,而新娘手中还得拿个锣,在街上走,-面走,还得一面敲锣,告诉亲友们,我们要入洞房喽,快来看呀。
原来白族人讲究“看房”和“听房”。
看的人,听的人越多越光彩。
有些缺德的,早就躲在了新人床底下啦!
等游完了街回来.才算是他们两人的时间了。
这时洞房门口,早有人给他们贴上一副对联了。
上面写的是:“一张床,两公婆,三更半夜,四脚并拢!五出汗,六出头,凄凄擦擦,凄凄擦擦。
石中玉同老喇嘛看完白族的婚姻,人家小两口全入洞房啦,咱们也该找个睡觉的地方啦!
二人仗着马快,去到了永兴县。
老喇嘛道:“这地方我来过,风俗可有点特别哦!”
“大师,有什么特别呀?”
“他们这儿每家可只接待一位行路的路客唷!咱们两人得分开投宿。”
“大师,既是人家这儿的风俗,入境随俗嘛!分就分开,那明天早上我们再聚合嘛!?
“不过……”
“大师,不过什么?”
“在这儿做客,一切可得听主人的安排哦!不然可会出大笑话啦!别怨我没事先给你打招呼啊!”
石中玉真嫌他太罗嗦了,道:“大师,放心吧!我不会闹笑话的。”
“那就好,那就好。”
老喇嘛一连说了两句那就好之后,哈哈笑着走啦。
石中玉等老喇嘛走了之后,上前一拍门.男主人出来了。
原来这位男主人跟自己年龄差不多,而且还非常英俊。
因为言语不通.石中玉说明了借宿的来意。
男主人非常热情的欢迎,把他让进屋内。
虽然已经晚了,可是女主人二话没说,就点火炒菜做饭-
转眼,四盘菜就上桌子。
石中玉一看,一个炒肉丝、一个肉片拌莴苣、一个腌鱼、一个鸡肉块。可以说全是下酒的菜。
男主人立刻取出一瓶陈年老白酒,两人就喝上了。
你一杯,我-杯,没多久.就瓶底朝天了。
这时女主人送上一个锅。
简直就是中原的火锅.还真丰富,肉片、肉汤、豆腐、海带、香兰、木耳、鸡丝、萝卜、粉丝、蔓菁、满满-大锅。
这是男主人只吃了几口,就起身告辞道:“客人慢慢吃,我到别家去!”他说完就走啦!
石中玉吃饱喝足之后,左等男主人也不回来,右等男主人也不回来.最后没法子,只好问女主人吧!
他道:“大嫂,大哥怎么到现在还不回来?”
-->>(第1/9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