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不到十八岁,到洛阳寻访他们尸骨和坟墓.啥也没找到,只好又回天山了,然后你姥姥为我成了亲.有了你表妹,我几次要来中原探查你父母的仇家。你姥姥怕我再出事,说什么也不叫我下山。”
“直到十年前你姥姥去世.我孝满之后.才又到中原来查访了一次,仍然一无所获。”
“直到今年春天,才从江湖朋友口中得知你不但没死,还成立了一个‘索仇门’,要为姐姐、姐夫报仇,我才又带你表妹来找你,谁知你又去新疆。”
石中玉道:“我父母的坟在洛阳山上,养父又帮着我改建了,这趟我由新疆回来,还带她俩去祭过呢!”
“我来了三天之后,匡恩人就带我父女去祭拜过了。”
他们谈到这时,索仇门总舵的堂主与执事弟兄们,得知门主回来了,全都前来问安,并见过二位新门主夫人,彼此谈了些别后的情形。
还好,一切平安无事,接下来是大摆宴筵.为门主接风洗尘。
在筵席中,很自然的,阿花、阿燕姐俩坐在-起。
同族嘛!自然比较亲近。
可是袁明珠却多了心,她想:我跟阿郎结婚最早,可是他说维族娶四个老婆全是-般高,看来这两个外族人是必成为死党。
而且阿花又是阿郎的师妹,老爹跟她师徒如父女,怎么也会向着她,再看阿燕,以哀兵姿态,处处表现弱势,令人同情。
这一来,我这先进门,而且帮他报仇,帮他成立索仇门的老婆,如今恐怕要被冷冻,尤其他还可能再弄个来,万一他再弄个回子、苗子来,我岂不得靠边站?
这不行,我不能吃这个亏,我得想法子自保。
怎么才能自保呢?只有先替他再找一个,补满这个缺。
而这个人又得有武功,足可与阿花对抗,而且还得站在我这边,成为我的死党,才可以跟那两个外族人分庭抗礼。”
就在她心乱如麻的时候,忽然坐在她身边的冷环翠轻轻的点了她一下子道:“大表嫂,那两位新表嫂向你敬酒呢!”
她一看,可不是么!阿花同阿燕双双举着酒杯,站在她面前呢!
她除了尴尬一笑外,忙端起酒杯站了起来.喝了人家的敬酒,她又回敬了过去。
冷翠环也与两位新嫂互相敬了酒。
袁明珠忽然心中一动。
这不正是自己的死党么!
自阿郎的表妹冷环翠到了之后,就由自己照料,两人跟亲姐妹似的,尤其冷环翠自幼就承受了天山绝学。
听说婆母在世的时候,武功高深得很,要不是夺秘笈的人多群殴,绝伤不了她。
那何不把小表妹拉到一起.补上阿郎的那个“缺”。
论关系,她是阿郎的姑表兄妹,比阿花的师妹又近了一层,血亲嘛!
武功嘛!也不见得会比阿花差了多少。
小环翠要能补上这个缺,不正是我要找的死党么?
就是这个主意。
她本是豪放女,说干就干。
她端起酒杯来,到冷遇春面前道:“甥媳敬舅舅一杯。”
冷遇春也站起来,笑道;“明珠啊,中玉这半年不在,我们爹俩真多亏你照料啦!”说完,酒一中就干啦!
“舅舅,我还有件事儿,想跟你同爹提一下。”
匡老爹同冷遇春同时道:“啥事啊?”
“两位老人家呀!中玉说维族可以娶四位正妻,如今,只有我们姐儿三个,还欠一个呢!我看环翠表妹人长得俊,武功又好,跟我们姐儿三个又合得来,而且与中玉又是姑表亲,你二老何不做轼成这门亲上加亲?”
这时的冷环翠别提对这位表嫂有多感激啦!
匡老爹听了,望着冷遇春问道:“舅老爷,你认为如何?”
冷环翠今天的动作、表情,全落了冷老的眼中。
知女莫如父,同时又知道外甥要娶四个不分嫡庶,一般高的妻室.怎么会不愿意?
于是郑重道:“一切由老爹做主吧!”
这谁还听不出来,他是答应了。
好!这席接风酒,变成订婚筵啦!
少不得,择吉迎娶,完成了石中玉的“四美俱”了。
日子过得真快,一眨眼.就到了寒冬腊月啦,家家户户过新年啦!当然索仇门也不会例外呀!
索仇门的各处分舵全都送来了各处的土产。
而总舵对各分舵更是送了重重的厚礼.同时石中玉又率了五堂的堂主至各分舵慰问一番。
二十几个分舵慰问完了之后,回到总舵时,已过了祭灶啦!当然,总舵各处早已整顿一新,就等过年了。
谁知,就在年关将近之时,门上送来一件大约名帖。
石中玉接过一看,竟是洪门南岳山山主焦亮的拜帖,他忙率八位堂主,大开正门,以江湖大礼迎接。
原来洪门的-个山主,不亚于当今武林的一派掌门。
双方一见面,石中玉双手抱拳道:“不知焦山主大驾光临,小弟未曾远迎,尚祈当面恕罪!”
双方也抱拳道:“岂敢,岂敢,还望门主海涵。”
然后石中玉介绍了八位堂主与焦亮。
双方抱拳为礼,并互道仰慕之忱。
然后进入大厅,焦亮坐了客位,索仇门人则依序就坐。
献茶毕。
石中玉一抱拳道:“不知焦山主宠临敝门有何见教?”
焦亮道:“在下前些日子去了少林寺,想游说少林掌门率南北少林弟子,领导‘反清复明’起事发难。”
石中玉问道:“少林弟子乃是出家人,会领头反清复明么?”
“门主,你是不知少林寺与洪门山堂的关系。”
“哦?少林寺会与洪门有关?”
“门主,你不知道,洪门源自少林,前五祖胡帝德等,全是少林弟子,不止洪门,就连安清帮,也是出自少林呢!”
“哦?恕在下孤陋寡闻,扬州地处江边,索仇门与安清各分帮主还有来往,还真不知道他们也与少林有关!”
“岂止有关,他们还是少林的在家和尚呢!”
“焦门主能否多说点.以开在下之茅塞。”
-->>(第2/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