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索仇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吴桥杂技冠天下第(2/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地方叫棒老二,请问贵姓叫春个万,马叫风子,驴叫儿子,狗叫皮子,老百姓叫林子!如果狗叫了,叫皮子炸了,老百姓大伙追来了,叫林子发!拦路打劫叫剪路,灯叫亮子,火柴叫迸星子,钱叫杵,一吊钱叫千杵,点火香叫火邱,壶叫龙头,碗叫凤尾,袄叫称吉,鞋子叫芦言,袜子叫汪……”

    袁明珠花了五天的时间,把江湖常用的唇典大致都告诉了石中玉,而石中玉真有入耳不忘之能,全记下了。

    老化子这天道:“中玉呀!你先跟你岳父同小丫头学点江湖经验,我老人家出去踩踩,也许能踩着点你仇家的蛛丝马迹!”

    老化子说完了,走了。

    石中玉每天跟阿珠腻在一起,度他们的蜜月。

    袁明珠道:“郎啊!天天在屋子里滚,腻不腻?”

    “哈哈哈哈!美人在抱,我一辈子也不会腻!”

    “死相!我是说,你没跑过扬州,咱们白天里到处逛逛,也好叫你这土包子开开眼界,晚上嘛……再……嘻嘻!”

    他二人逛开了扬州的风景名胜。

    扬州的风景、名胜、古迹,值得一看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在古迹方面就有楼、桥和庙宇.

    楼!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的“骑鹤楼”和粱昭明太子撰文的“文选楼”与隋炀帝的“迷楼”。

    不过如今“骑鹤楼”已成了大酒楼,已落入了四大盐商姓汪的手中了。

    再说桥,其实扬州的桥并不多,要比起苏州的三百座名桥来,差远了,不过因当年小杜(杜牧)一句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叫吹箫!”才把扬州的桥,抬上了台面了。

    二十四桥,只不过是一座桥的名字而已,并不是二十四座桥梁。

    当然啦!像五亭桥啦、万岁桥啦、开明桥啦、通泗桥啦、太平桥等等,也还算不错啦!

    至于庙,可就多啦!大多数都是千年古刹,并经历代增添改建,可就大有可观啦!

    这夫妻俩,首先去了“天宁寺”,天宁寺可算扬州第一古刹。

    二人进了天王殿,殿中只有一座大佛,栩栩如生,挺着一个大肚子,露出了肚脐,令人看了发笑!原来是大肚弥勒佛!其旁有副对联云;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他们又去了殿后,见-巨钟,据当地人说:这钟一响,声音十里,宋,孚禅师在寺闻声顿悟,曾作颂曰:

    三十后前未遇时,

    一声鼓角-声悲;

    如今枕底无闲梦,

    大小梅花一任吹。

    真是禅机无限。

    看完天宁寺,他们又转到了“史公祠”。

    明末,史可法镇扬州,清兵围城,城破殉国,遗骸不可得。次年其家人举袍笏招魂,葬衣冠于梅花岭上,后人更立史公祠于衣冠冢侧。

    黄文涵曾题一联曰:

    万点梅花,尽是孤臣血泪;

    一杯故土,还留胜国衣冠。

    另又-联,不知为何人所作,联曰:

    殉社稷,只江北孤臣,剩山残山,尚留得风中劲草;葬衣冠,有淮南杯土,冰山铁骨,正好伴岭上梅花。

    大节昭然,千古共仰!

    石中玉问道:“满虏入关,曾经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就是报算复,史可法之死在城破之前,杀满州鞑子杀的太多,怎么还准许史阁部立祠呢?”

    “这………八成就是所谓史阁部的正气吧!正气足以令敌人丧胆.民间立了‘史公祠’,鞑子也就澉吭声了。”

    “看来正气传千古,精忠昭日月,一点也不错。”

    瘦西湖!

    扬州景物虽多,但仍以城北之瘦西湖为代表。

    瘦西湖固以为名,实际为一条四、五里长的明媚小河,自南至北,纤腰楚楚,故以“瘦”名之。

    湖上点缀了一些州、岛、亭、桥,有“小金山”、湖心亭”、“五亭桥”、“白塔”等名胜,秀丽婉约。

    夹岸杨柳具千缕柔条,江烟水沦,诗意无限。

    小金山四面环水,假山重叠,以略镇江之金山得名。上有月观、风亭、吹台等诸构。

    五亭桥,上面有五座亭子,亭下则十五涵洞,其造型之妙,世所罕见,每当明月之夜,吹箫亭中,更能领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皎皎月色。

    白塔,俗称喇嘛塔,上为锥,下为蹲,与五亭桥并称。

    从五亭桥到观音寺,但见青山隐隐,绿水迢迢,杨柳拂面,此即古代“十里珠帘道”,其名来自杜牧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他夫妻逛罢瘦西湖之后,回到家中,一进客厅,就见袁门主正陪老叫化子喝酒呢!

    石中玉从老叫化子一言不发,猛喝闷酒,准知道他这趟踩探必是无功而返。

    不管他有功也好,无功也好,总得见个礼吧!于是上前一揖问了声:“伯父,您回来了!”

    老化子只“嗯”了一声。

    “伯父,您这趟踩着点什么了没有?”

    “踩着了,踩着了!他妈的踩着猫尾巴啦!嘿嘿!”

    袁明珠一听他说踩着猫尾巴啦!本想笑,可是一想这场合不对,硬忍住了,可是脸上憋的那样子啊!可真叫人忍俊不禁哪!

    老化子叹了口气道:“咳!我这趟去少林寺,见到了主持广法大师,向他打探当年追杀你父母,有少林派的人没有?”

    石中玉问道:“伯父,广法大师怎么说?”

    “他说,你父石鉴,乃是少林俗家弟子,与少林一脉相传,得知你父因获得了一本秘笈而被江湖人追夺的时候,他曾派了广字辈的高僧前往,想在必要时,给予援手,我问他是否有意要你爹把秘笈呈给少林时……”

    “他怎么说?”

    “他说,少林有七十二种绝学,又何在乎这一本?不过秘笈要落入邪道手中,他派去的人,就要主持正义了。”

    石中玉听到这儿,叹了口气道:“咳!正义,正义,多少人假做之名,而行巧取豪夺之实啊!”

    袁老门主也道:“少林寺本来就是一群势利和尚。”

    石中玉问道:“岳父,您

    -->>(第2/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