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佛魄珠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二章 图穷匕现第(3/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小,办事不顺,无异被软禁在户部衙门。掌灯时分才得转返九城兵马司,问讯得知镇北侯在居庸关遇伏,随身四异现已赶去,潞王仍在宫内,不禁大喜,传命紧闭九城,羽林军严加戒备守护。

    皇上正与潞王闲话家常之际,忽感烛火一摇,殿内竟多了五人,其中为首者是一肥头胖耳僧人,耳垂金环,眼如铜铃,满脸杀气,其余四人均无一不面目森冷手持兵刃江湖凶煞。

    随即殿外起了一阵喝叱拚杀之声。

    潞王假装惊得面无人色。

    皇上镇静如常,沉声道:“你等是谁?胆敢闯入宫禁!”

    僧人阴恻恻一笑道:“无道昏君,贫僧乃呼延狼王所遣,你依恃镇北侯才可稳坐江山。不过镇北侯目前也自身难保,昏君你纳命来吧。”手起一刀,寒芒如电劈向皇上而去。

    蓦地——

    殿后忽飞掠出八个大内高手,其中一人打出一流星-,当的一声,将番僧磕飞开去。

    皇帝乘机脱身隐往偏殿之后。

    潞王正要接踵随皇上奔往殿后,忽见一大内高手左臂疾伸拉住臂膀,急道:“千岁,速随臣离此凶险之地。”身不由主地被牵出殿外而去。

    宫门外九城兵马司杨问樵亲自把守着,严命羽林军不可闯入宫内,凶匪刺客现俱成瓮中之鳖,大内高手正逐个戮毙,慎防逃脱漏网之鱼。

    潞王只带来一批侍卫,却被安顿於北海之滨一处轩舍,皇城辽阔,虽知其变,却未奉潞王之命,不敢强闯。

    刺客五人连同殿外与侍卫格斗者不下卅余众,无一不是身手高绝之辈,但遇上极强劲的对手。

    尤其是殿内秃僧五人尚未出手,即觉鼻中嗅入一股异香,不由惊觉不妙,忙喝道:“毒香速退。”

    但怎来得及?只觉四肢一软,纷纷倒地,体内只感宛如万蛇吃体,忍不住涕泗横流,惨哼出声。

    秃僧强忍着闷不惨哼,两眼怒瞪,逼视着那身着着侍卫服饰黑须老者,厉声道:“大内高手并无你这般人物?”

    老者笑道:“可见你等处心积虑,谋算甚深。不错,今晚你等所遇者并无一个真是大内侍卫。”

    “那你是何来历?”

    “与你等一般,还有一件你等也算计错了,你等来时也曾服过解毒之药,大师亦罡气护体,兵刃难伤,殊不知所罹者乃不解奇毒?”

    秃僧不禁面色惨变道:“为何施主不畏不解奇毒?难道已找出了解救之药么?”

    老者哈哈大笑道:“如非找出了解药,焉能妄自施展?不过你等算计错了,均身怀奇毒,但无法得逞,殿外同党俱已遭擒。大师,你就认命了吧。”

    秃僧道:“这倒未必,施主别得意太早!”

    老者道:“你还有何所恃?唉,这不解奇毒使你皮肉渐蚀,形销骨化受尽痛苦而亡,九城兵马司杨问樵自身难保,未必能救你等……”

    “甚么?”秃僧双目圆睁,泛出惊悸已极神光道:“施主全知道了。”顿觉自知失言,闷声不语。

    老者面色一沉,喝道:“拿下!”并向一侍卫示一眼色。

    那侍卫会意,纵身一跃穿出殿外而去。

    杨问樵把着宫门外,只觉心神不宁,宫门又紧紧闭合,一颗心宛如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

    为人不做愧心事,此时杨问樵似神明内疚,若事败罪及妻子,族灭之诛,在此数九寒天,杨问樵竟汗透重襟。

    忽然,宫门开启,只见一年逾半百大内侍卫跨步走出。

    杨问樵不禁一怔,只觉面生得很,大内侍卫他熟知能详,并无此人。

    那侍卫不待杨问樵开口,淡淡一笑道:“潞王有旨,宣杨大人进宫。”

    杨问樵一听“潞王有旨”,言中有物,分明这侍卫正是潞王随来的亲信,不禁喜极忘形,忙道:“臣遵旨。”三步变做两步,趋至侍卫身旁低声道:“大事成了麽?小臣还在提心吊胆!”

    侍卫微微一笑道:“杨大人快走吧,王爷还在候着您商计如何登基咧!”

    杨问樵乐得昏了头,连声答应,随着侍卫疾趋进宫。

    待卫又笑笑道:“杨大人明儿个便是开国元勋,位列三台,官居一品,首相阁揆非杨大人莫属。”

    杨问樵闻言暗中虽欣喜不胜,但口中却逊谢道:“杨某无尺寸之功,侍卫大人在说笑了,但不知昏君身旁侍卫俱悉数就歼了么?若有一人漏网……”

    那侍卫不容杨问樵说完,即朗笑道:“杨大人请放心,此事安排得天衣无缝,入侵刺客自称为呼延狼主所遣来,与大内侍卫殊死拚搏,两败俱伤,大内侍卫伤亡殆尽,入侵匪徒亦折伤十之七八,昏君亲自出手与匪徒格斗,重伤垂危,这时潞王爷率来护卫高手赶到,将匪徒格毙,昏君口授遗诏传位於潞王。”

    “皇上不传位於东宫么?”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昏君尚在弥留,潞王爷立等杨大人商计。”

    可叹杨问樵死到临头犹不自知,到达偏殿外丹墀下御道内,只见当朝一二品文武官员均列班在道侧,宰辅阁老,六部尚书,王侯将伯都面色凝肃,不禁一怔,暗道:“自己把守着宫门外,羽林军围绕如铁桶般,不准出入,他们从何处入宫?”

    但仔细一望,发现文武官员朝班里,每隔三四丈外必有一带刀侍卫站立其中,面色泠肃,其中一些乃潞王率来之侍卫,不由心中大定。

    忽见丹墀上一名大内侍卫快步如风朝自己走来,和领自己晋见潞王密语一阵,快步走回。

    那年逾半百的侍卫转面向杨问樵低声笑道:“皇上尚未龙驭归天,召请王爷有所嘱咐,所以王爷又去皇上处。反正大事已定,毋庸忧虑,杨大人不如且在朝班内与同僚闲聊,老朽侯芳,尚有事要办,容再相见。”言罢抱拳略拱,转身往偏殿内走去。

    杨问樵心内多少有疑虑,也无法查问清楚,只得在朝班上一站,与宰辅六部尚书站在一处。

    兵部尚书何礼低声道:“杨大人,听说你亲率羽林军把守宫禁,怎么容呼延罕手下凶徒侵入?积尸如山,储君已死,皇上也差不多了。杨大人罪不容过,眼看大祸临头,为何杨大人一点也不忧虑?”

    杨问樵闻言暗暗冷笑,躬身答道:“凶徒侵入下官立即发觉,怎奈潞王有旨,说侵入凶徒却是高来高去武林

    -->>(第3/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