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盒还是新的,上面只生了很少的锈痕,显见它被人投入河中才不过几天的光景,他知道事有溪跷,当时没有声张,一直等到天黑之后,才一个人跑去把那只小铁盒取了回来。
他费了很多手脚,方将盒盖撬开。
盒子里只有一样东西,一本裹着羊皮,装钉得很坚实,类似笔记的小册子。
这本小册子上,除了潦草的字迹外,尚附有一些他看不懂的图案。
他当时一方面感觉失望,一方面也觉得很奇怪。像这样一本小册子,为什么有人要把它装人铁盒投去小河中呢?
等他抱着好奇心,花了一整夜工夫,将小册子的记事全部看完,及在小册子最后一页发现的一行草字之后,他不再感到奇怪了。
那最后一行字是:“有缘捡获此盒,并有志为武林除害者,即为金刀门第五代掌门人。”
接着是一个苍劲有力的签名式:
“葛维义”!
※※※※※
第二天,他留下一封信,悄悄离开了福来村。
在留言上,他告诉外婆外公两位老人家,他说他已经长大了,他要外出自谋生活,他会好好的照顾自己,请两位老人家不必惦念,等他有了成就,他会很快回来的。
开头的几天,他心里一直感觉很难过。
村中的每一个人,每一寸土地,尤其是年老的外公外婆,都使他恋恋难舍,好几次梦中醒来,他都以为还睡在家中的那张床上。
对一个只有十二岁大的孩子来说,这次毅然离家出走,的确是一个很痛苦的决定。
但他不得不这样做。
他天生一副爱打抱不平的心肠,他不能让一个可敬的老人就此冤沉海底,更不能让那老人在小册子提到的那些伪君子,戴着侠义的假面具,自私自肥,危害武林。
※※※※※
三个月后,他忍饿耐寒,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在一个大雪纷飞的黄昏,依着小册子的指引,在关外一处僻静的谷中,找着了刀圣葛维义的住处。
那是三间依山而建的小石屋。
石屋中到处零乱不堪,正屋中躺着一名男仆的尸体,死状之惨,令人不忍卒睹。
很明显的,已有人先他一步来过了。
不过他一点也不感到意外,因为老人在小册子上的记事中,早就料及会有这种事发生。
值得欣慰的是,来人虽将三间石屋搜遍,却未能发现藏在屋后一个花盆底下的两册金刀心诀和金刀刀谱。
他遵照老人小册子上的指示,仅取出那两册金刀心诀和金刀刀谱,其余仍维持原状,并且很快的离开了那座山谷。
来人所要获得的并不是金刀心诀和金刀刀谱,而是他怀中小册子上的那些图案。但这两册金刀门的武学秘芨,对来人虽无大用,对一名新入门的金刀弟子,却是重要无比。
它等于是一座桥梁,如是不先习成这种本门基本武功,就无法获窥老人小册子上那种新创玄功的堂奥。
以后的三年,他在关外到处流浪,以替人放牛为生。
这是三年非常艰苦的日子。
他在这三年中,真正的长大了。
他已将金刀门两种基本武功练好,和他在一起的人,谁都不知道这个秘密。
这是老人的告诫。
他如果在玄功未练成之前就被人识破他的身份,不但会辜负了老人对他的期望,甚至他自己的生命,都不一定能保得住。
三年过去后,他脱离牧人生活,回到关内,因为修习老人这项尚未正式命名的玄功,必须要有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
回到关内之后,他化名沈吾海,设法在镇江信义镖局补了一个趟子手的名额。
因为他除了要藉一个安定的环境修练那项玄功之外,尚需藉此取得一些在江湖上行走的经验。
转眼之间,又是五年过去了。
在这五年中,就跟他在关外三年一样,全局上下,没有一个人知道他们喊作小沈的这个小伙子身怀惊人武功。
当云梦双宝送去四千两黄金银票时,那位总镖头金鞭赵中元一直想不起曾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位天杀星,他又哪里知道这位天杀星就是局子里以前的那个越子手小沈呢?
五年多来,因为镖局的业务一直很发达,所以同仁们的待遇也很优厚,申无害每隔半年,就把这积存下来的银两,全部捎回福来村,略尽孝思。
等玄功习成,他立即辞去镖局的差事,再度去到关外。现在,他再也没有什么顾忌了。
那三间石室,仍是五年前的老样子,只是那名男仆的尸体,已变成一副白骨。
他黯然收埋了那具尸骨,并将石室清扫了一遍,然后在正室中供上恩师的先灵牌位,方才离开那座山谷。
他之所以供上先灵牌位,是因为他尚不能断定恩师是否已经遇害。
老人在那本小册子上叙述得很详尽,他在参悟了这项玄功之后,原无自秘之意,他不辞跋涉,回到关内来,本意就是打算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他这位被人尊为剑王的盟弟,以便两人共同研修,一方面看能不能找到一个禀赋好的弟子,好使这项绝学流传下来。
因为他觉得他们老兄弟俩年事已高,且在结盟之初,又曾有过誓言,为戢止武林中血腥日益炽烈的杀戮之风,两兄弟决定以身作则,今后有生之年,将不再开杀戒。
相知在言谈之中,他才露出一丝口风,他便从那位剑王的眼光中,看到了一种令人心寒的贪婪之色。
他马上晓得他做了一件大错事!
好在剑王对他这位盟兄还有几份忌惮,同时也无法断定这项玄功是否已作成笔记;被他携带在身边,所以一时之间,尚未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不过当天夜里,他就发觉窗外伏了人,在暗中窥察他的举动。
老人知道事情不能再拖下去了。
第二天他装作要赋诗,去书房匆匆录下这段经过,然后藉出外的机会,将笔记投进了河流。
老人在笔记中又说,他原可以一走了之,只是他觉得这样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他冒生命之险,仍旧留在宫中,希望能以感化的方法,使这位盟弟顽石点头。
※※※※※
老人目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