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云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紫燕十三妹第(2/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武维之拭泪离开这座小村时,天约四更将尽。踏上官道不久,他就似乎感觉到有人跟在身后。由于心情紊乱,也懒得查看。到城内时天已微亮,他仍自后院翻入栈房,并未遭遇任何骚扰,还以为自己在路上听错,是以宽心入房和衣睡下。

    他睁开眼时,已是翌日午牌时分。他拥被发楞,忖道:“人海苍茫,到哪儿去找父亲和师父呢?”他懒懒地理好书箱,走向前厅,准备用点东西后便结帐离开。哪知一脚跨入厅内,目光扫瞥之下,忽然怔住了,原来他的目光被大厅一角的另一双目光粘住了,那双目光发自一位紫衣少女。

    那位紫衣少女,年可二八,柳眉杏眼,姿色至佳。这时正含情脉脉地望着他,似有意似无意地朝他颌首而笑。武维之微-征神,暗付:“你认识我?我可不认识你啊!”旋又讨道:“一定是的,她认错了人。”

    虽然那位紫衣少女可能认错了人,但武维之知道自己绝没有看错,对方确是在对着他笑,他无可奈何地也只好报以一笑;同时点了点头,这是做人应有的一种礼貌,他似乎无法不这样做。仅仅如此,武维之已是脸红心跳,感到异常窘迫。

    为免误会加深,他于点头示意后,立即移开目光,明白表示着:抱歉得很,你看错人了,我记不起曾在什么地方见过你。

    他就近找了一张桌子坐下,叫了一碗面,以手支额,背向紫衣少女。饶是这样,他心情却仍很紧张,一直在警觉着身后。由于紫衣少女那瞥目光大不平常,他仿佛有种预感:事情似乎透着蹊跷,不像自己想像的那样简单,紫衣少女可能还有举动。

    果然被他料着了。身后响起一阵沙沙衣声,同时传来一阵清香。用不着回头,他也知道来的是谁。他装做没有觉察到,依然静坐如故。就在这时候,一阵银铃般的笑语,脆生生地在他耳边轻响起来:”小女子紫燕十三妹——不敢请问少侠尊姓大名?”

    武维之听了又是一愕:“少侠?她已看出我会武功?那么,她一定也会武功了?还有紫燕十三妹,听来不像名字,当然是她的侠号了。按武林规矩,只报字号不报名的人,多半表示着他对自己字号的自信和自豪。她这语气,就像紫燕十三妹几个字说出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样。天下有名门派,我差不多十九都听师父说过了,可没听说有什么叫做紫燕十三妹的啊?”

    他心中疑忖着,同时旋正身躯,抬头正视,这时方看到少女衣襟上绣着一只栩栩欲活的五彩飞燕,心念一动,忽然暗惊道:“啊!难道这就是师父所说的‘身上有颜色’的人么?”

    这样一想,警戒之心顿起。

    紫衣少女见他迟迟不答,掩口格格一笑,又道:“假如少侠说话不方便,我可以立即吩咐茶房送上纸笔来。”又笑着追问道:“如何?”

    武维之暗忖道:“哼,你以为我怕了不成?”昂然一笑道:“贱姓武,匪号维之。”接着反问道:“姑娘呢?该不会姓紫燕,名十三妹吧?”

    紫衣少女脱口而笑道:“武是文武的武?”

    武维之朗声道:“是的!”

    紫衣少女又笑道:“那么——维之呢?”

    武维之振声吟道:“蛰之维之,以永今夕。”

    紫衣少女闻言哦了一声,似甚惊异地望了武维之一眼;跟着又秋波一转,格格地掩口轻笑起来。她笑了一阵,娇声赞道:“好句!好句!美极了!”

    武维之先是一怔,略一回味,俊脸顿即大红。原来他念的这两句,乃是出自《诗经》白驹篇。系《诗经》作者赵讽咏一匹良马,暗寓韶华如白驹过隙,挽留友人共渡良宵之意。他一时没注意,竟脱口吟了出来。

    他着急地忖道:“要是对方误会我轻薄地,该怎么办?”心中一急,额上已有汗意。哪知紫衣少女竟含情脉脉地瞥了他一眼,轻轻别脸转去,幽幽地低声道:“可惜小奴有事在身,要辜负你的盛情了。”

    武维之汗出如豆,跺足叹道:“唉唉!姑娘,我,我”

    我了半天,却没有我出个所以然来。紫衣少女抿唇一笑,又微嗔地飞了他一眼,意似说:“别说啦!我都知道。这里只我们两个,我又没怪你,你还辩什么?”飞过一眼,使拧身走向后院。

    紫衣少女一走,武维之始感一宽。他试着汗,不解地忖道:“我是无心,她却似乎有意。她连诗经都熟,应该是良家闺秀,怎会有这种态度的呢?”

    武维之想不透,却知道一件事该做:那便是立即离开这里。他招来小二,问了店帐,丢下一块碎银;才待移步离去时,紫衣少女像紫云天降,一阵风似地又到了他身边。武维之只觉手心一暖,又是一凉;原来紫衣少女以左手拉着他的左手,迅速地以右手在他掌心里塞了一样东西。

    武维之未及有所举动,紫衣少女已附耳娇声道:“今天是九月初一;下个月的今天,十月初一,你去终南阻天峰下。我等在那里为你接引。”话说完,俏皮地朝武维之耳孔吹了一口气。武维之陡感一阵奇痒,连忙用手去揉,紫衣少女回眸朝他脉脉一瞥,人已出了店外。

    武维之茫然发了一阵楞,低头展掌一看,顿又不禁呆住。

    原来他掌心此刻所托着的,竟是一面制作精巧的银牌,这块银牌长约两寸,宽约半寸,厚约三分,顶端有一小孔。

    现在,他看到的这一面,上方横镌着两个隶体字:“风云”。字周纹路起伏袅绕,作风吹浮云状。风云两字下面是个数字:壹拾伍号,再下去是个人名:武维之。“武维之”三个字,字体娟秀端正,纹路鲜明;显然即系那紫衣少女刚用什么锐锥之物,镌上去似乎没有多久。人名之下,又是两个满镌隶书:虎坛。翻过来再看另一面:正中顶端一只五色彩凤。

    彩凤之下,左镌金龙,右镌白虎。金龙下镌两字:金判。白虎下面则是三个字:一品萧。

    武维之看罢,心头突突狂跳,一声低呼,猛向门外奔去。

    可是,太迟了!紫衣少女这时业已踪影全无了。风云?龙?虎?彩凤?——武维之脑中一团混乱。他跨上一辆马车,放下车帘,随便指了个方向,便瞑目思想起来。

    他将浅显易解的部分归纳了一下:首先他认定这块银牌可能是某种组织或帮派的身分证明;进而他又从银牌上的图案,推想出这个帮派内部组织的大概情形……俗云:云从龙,风从虎。风云者也,可能是一种帮

    -->>(第2/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