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铁脚媳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四 章第(3/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抓了三个嫌犯,现在衙前候着,就等大人签发收押。”

    “辛苦你了,白捕头,捕的三人,是什么地方人?”

    “三个都是秦岭山的强人,人称秦岭四煞的便是。”

    “好啊!这四个魔头总以为我这衙门小人员少,奈何他们不得,尽在这附近做案,这下子算是他们恶贯满盈,死期到了。”

    突然间,就听县衙前面有女子哭喊声,白方侠一惊,立即告便,向衙门门跑去。

    老远的,就见一个三十不到,细柳高挑,俏脸长发的小脚妇女,死命的抱住口角尚有血渍的石无水。哭喊起来。

    才不过哭了两声,就听石无水在她的耳边急急的说了两声,一面示意她快些离去。

    于是,就在白方侠人一到衙门口,看上去这妇人好似被衙役哄走似的。

    望着这个俏娘们走路的姿势,谁也会相信她生了一身软骨头,那种走一步摆又扭,由脚到头全在动的模样,大概就是细柳枝风中摇曳的味道。

    就在宝鸡县衙门,收押了石无水等三人之后,白方侠父女正要告辞的时候,县太爷,这位看上去瘦骨嶙峋的四十出头的高个儿,眯眯眼一眯,好像要合起来一般,大蒜似的鼻头,在嘴角撩动中,向外一偏,微笑着道:“我该给贤父女见见一位你们早已熟识的人了。”

    一面对身后站着的文案师父一点头。

    文案师爷一笑,起身走入另一厢房。

    立刻,人未到,哈哈的笑声先传人白方侠父女二人耳中,白小宛一惊。

    于是,济生堂的卓大夫,来到这县衙的客堂上。

    “卓大夫!你是……”

    又是一声笑,卓大夫先对县太爷施一礼。

    县太爷立刻起身欢迎,一面对白方侠道:“卓大夫的身份,本不该说出来,只是目前的情况看来,似乎大韩村的灭门血案与卓大夫的案子有着关连,所以在卓大夫的首肯下,才能说出卓大夫的身份来。”

    哈哈一笑,白方侠道:“卑职在初次遇到卓大夫的时候,心中就犯了疑,只因为卓大夫没有任何不良企图,所以到现在,卑职只是加以暗中留意而已。”

    卓大夫一笑,道:“白捕头果真名不虚传,龙头捕快之威名,我在京中就有个耳闻,想不到一下子咱们会凑在一起办案了。”

    一听卓大夫竟是京中派来办案的人,白氏父女二人互望一眼,脸上露出了惊疑之色。

    县太爷当即道:“卓大人只是以大夫来掩护自己身份,实则卓大人是大内派采办案的高手。”

    白方侠一听,立刻起身施礼,道:“卓大人不单是医道高明,更兼武功了得,客店中为卑职小婿疔伤的时候,卑职已心里明白了。”

    白小宛低声说道:“卓大人救命之恩,小女子先代我夫谢过!”

    款款起身,盈盈的施了一礼。

    淡淡一笑,卓大人道:“韩玉栋今天的精神好多了,就在后衙中歇着,你去看看他吧!”

    白小宛当即起身告辞,在一个衙役的指引下,走入后院一间厢屋中。

    于是,卓大夫请县太爷,摒退屋中所有的人,包括师爷在内,只余下县太爷与白方侠。

    三人把坐椅拉近,话声也跟着低了起来。

    “白捕头,京中有个卓重阳你听到过没有?”

    “大内高手乾坤掌卓重阳,卑职早有耳闻,莫非就是卓大人?”

    微点着头,卓重阳道:“白捕头可知为何现在对你表明我的身份?”

    “卑职愚昧!”

    “因为我在为韩玉栋治伤的时候,曾听到你父女二人说什么血玉龙,而我这次离京要办的案子,却是御案上摆放着的一个血玉凤。”

    一顿之后,卓重阳又道:“贼人能为了一只血玉龙,杀死退职的韩侗满门,包不准他也盗走了御案上的血玉凤,也因此,我觉着咱们有合力办案的必要。”

    血玉龙尚末找到,如今又冒出个血玉凤,白方侠心中大感困惑。

    于是,他不得不先把血玉龙的事,说个明白。

    压低了声音,白方侠悄声的说:“就卑职所悉,这血玉龙,是韩老爷的传家之宝,在他们的韩家家族上,也称得上是传族之宝,当年韩老爷初入仕途,荣光耀祖,才在他爷爷手上,接过这血玉龙来,算算日子,也保存了三十多年,却不料才卸任返归故里不到几天,就遭到这灭门惨祸,宁不叫人悲叹!”

    一顿之后,白方侠须发怒张,恨恨的又低声说:“当初卑职尚在咸阳,原本是有退休之意,只是新任府台大人厚爱,一再的慰留,且又帮着办理一桩案子,突然接到小女的书信,卑职尚不太相信,因为韩老爷不可能会有什么仇家,那么快的追杀到大韩村,也许是为财。而在卑职与小女二人,三番二次的夜探大韩村韩老爷的新宅,却发现——切完好无损,这就使人入了五里雾中,直等到卓大人妙手回春,才由小婿口中得知贼人要的是血玉龙,细想起来,如果小婿救不回来,这件血案的起因,永远将是个谜,案子也甭想破了。”

    县太爷不停的点着头,一面低低的道:“抓来的三人,白捕头怎么会知道与他们有关?”

    于是,白方侠就把一切经过,又说了一遍。

    就听卓重阳道:“顶多他们是一群帮凶,主使他们的人,看来还要费上一番手脚。”

    县太爷一笑,道:“卓大人说的不错,这三个恶徒,如果一口咬定大韩村的血案与他们无关,咱们又如何定案?如果三人拼命不吐一字,那主使他们的人,咱们又有什么办法把他拎出来?”

    白方侠立刻道:“所以直到目前,卑职仍然在暗中追查,抓此三人,也只是‘投石入林’的作法。想把真正的主凶犯惊出来。”

    卓重阳双目神光暴射,望着远方,自言自语道:“投石入林!投石入林!嗯!此法可行。”

    不提三人在这宝鸡县衙客堂上密议。

    且说宝鸡渭水河靠东边街头的小道上,弄堂里走出一匹小毛驴,驴背上坐着看上去只有四两骨头的风摆柳,毛驴后面,紧紧的跟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手里拿了一根小鞭子,口中还不停的“哟哟!得!”的,紧跟着小毛驴屁股后头快步赶。

    驴背上的风摆柳,细柳腰随着驴步的踢踏声,相当有致的一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