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天赐一跃下地,问道:“干什么?”
大蟒屈身以头微微撞他,似示意要他再往前行,罗天赐自从填饱肚子,精神似乎较前更为旺盛,久处黑暗,视力大增竟能依稀看出径丈!
他见这甬道无尽,好奇之心顿时大炽,再往那巨蟒一再推撞,不由道:“你是要我自己上前面去吗?前面是什么地方?啊!……好,我去看看就是……”
说著将两根长棒,分执在双手里,单独摸索向前走去。
黑漆漆曲折的山腹密洞里,突然出现了叫点微弱的紫色光晕。
那光晕虽极微弱,仍能映出三尺多高的一条人影!
这人影不是别人,正是幼童罗天赐!
罗天赐凭借著这点微光,慢慢的顺著那条洞径,向前摸索,不知过了多久,转了多少个臼。
他祗觉脚下地势愈来愈低,两边洞壁亦是愈来愈窄,到最后竟然缩成一缝,连他那么瘦小的身躯,也必须偏著身子,方能通行过去。
那石缝并不是甚长进约二丈,霍转向右,而右方缝隙中,也突然透入亮光。
罗天赐以为出困在即,不由大喜,紧走两步赶到缝隙尽头,尚未转出,霍觉得脚下一绊,右脚踢著一块凸出的石头,火辣生痛,刚想低头察看,猛听得“轰轰”连响,震耳欲聋那缝隙不知怎的,突然如遇地震,两壁摇幌著竟缓缓向中间合拢。
罗天赐大吃一惊,心想若再停留,必被石壁挤死,慌忙往前一窜,尚未落地,便听得“砰”
的一声响,回头看时,那石缝竟在这瞬息之间,闭合得一丝不剩。
罗天赐心中暗呼:“侥幸。”游目四扫,不由惊喜得大叫起来!
皆因他此时站立之地,虽非如他设想的已出困境,却是间前所未见的精美石室。
这石室美仑美奂,四境上下晶莹如镜,身后一泄,石壁上雕成一格格大小各异的无数方格。
方格里每格均放著一物,不是奇珍古玩,便是一部部黄绢古籍。
古籍石室宽长各约三丈,顶端嵌玉镶珠,各放光华,地上陈设著钟鼎石榻,丹炉书案,形式古朴。
书案上文房四宝一应俱全,案泄尚放著一册绢书,像主人适才正在看书,片刻前方才离开一般。
左右两方壁上,各刻著两大人像,及一十二幅禽兽之姿。
看人像盘坐姿态,大体极相同,像貌一般无二,身材奇伟,光头赤足,髯长垂及小腹。
唯一不同者,双手一篇交叠置于腹下,另一像则是双臂上举,两掌一翻对地。
至于那十二禽兽,则是十二生肖,鼠、牛、虎、免、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各属刻画得维肖维妙,栩栩如生,其姿各异,均显示著每一生肖的独特之性。
对面壁间开著一重门户,门外黑漆漆转向左折,不知是通往何处!
门户两旁壁上,各刻有一篇文字,白墙朱字,远处看去,只能见鲜红一片。却无法分辨出写的什么。
罗天赐以为这石室尚有主人,不敢乱动别人之物。
眼见退路已断,同时也一心想看看这主人是何人物,求他指点一条出路。
因此便走到门边,去看那壁上字迹,以便藉机等待此间的主人归来!
那字楷书刻就,铁划银钓,入石五分,十分好认。
罗天赐从头读起,祗见右壁上开头写著:“天出物,物各有方以谋绵延,虽鸡鼠猪犬之属,亦自具为生之道也!
余幼好奇,从先师研习伏兽秘技,穷究凡数十年,默察百兽之习,乃悟天道之慈悲,为胎之始,已予之以先天能力者矣!
余等人类,天地所育,何曾无之?所惜者境过沾染,心致穷灵,谋生非赖一端,久之则安于是境,习于是事,不图发其潜能,却益残贼其身,终则积习难返,致而百病丛生之矣!
余悟是,潜究复求,藉据十二属性,合则成其大端,“大能神功”,分则各尽其优,“十二禽掌”,余朝夕用之,果得益寿迄今。
故时证果于壁,以供后世慧性之人,以承吾学也。
后洞铁甲紫蟒,异灵物也!唯性至残,虽不害及吾人,百兽何辜,日为其粮?唯余不忍加害,乃仅以寒铁精链,穿其脊骨,系之于地,虽彼仍可以吸取禽鸟为食,却已造福百兽矣!
近中心潮纷起,余知西去不远,特刻于石,以为永念也!
祈连百兽仙翁留于隋恭帝义宁子丑”
罗天赐草草看罢,对其中所言,因所学文字有限,仍有若干不解之处!
不过,他也得了个概念,那就是洞主百兽仙翁,已然死去多年了!
后洞那条大蟒,也正是百兽仙翁镇的。
由于此,罗天赐对百兽仙翁,十分景仰,皆因他若无什么本事,又岂能驯百兽,将那条大蟒镇伏?
故此罗天赐十分惋惜,这百兽仙翁死得太早,否则跟著学些伏兽的本事,岂不好玩!
他这么想著,又去看左边一篇。
那一篇字体虽则亦是楷书,一望便知,非但不是一人手笔,且这片牢刻得也浅!
罗天赐微觉稀奇,若那上面写道:“余名金杖行者,偶游祁连,失足落崖,为蟒圾引,几为所食……所幸余身手不弱,机缘至巧,竟于危急之中,以杖撑住巨蟒之口,得保余生!
余循洞至此,发现仙翁是居,大喜若狂,阅及仙翁留言,彻悟世事,遂潜居不出,研习仙翁绝学。
仙翁后未名侠,学识非人所及,余惜童身早破,惭难克承衣钵,乃转习药,以求出而济世。
唯后虽成,功力不殆,无能出此绝地,颓丧之余,转而学卜。
卜成推究往来,贯彻古今,乃如天意使然,渺渺者岂可挽回哉!
至若后洞之蟒,经余杖撑其口,杖尾袪毒之珠,巧压其精能之脉,虽可香吸无妨,却终无能自行解脱也!
故则久之其必自能灭化火性,忌除晕腥,而以钟乳为食!
钟乳石质亦异,中合石髓灵质,初结可食,食之轻身益气,却病延年,增助功力,有百益而无一害也,余虽知之,蟒性未驯,竟不克取,此非天意乎?
天意聊明,余唯顺之,谨将余力,留出成册,刻字于石,以待后来者也!
-->>(第7/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