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美人迟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四十六章 空巢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望着儿子们渐行渐远的背影,钟澄背地里不禁潸然泪下。同时他有种感觉:明俨再也不会为了他这父亲,回到这家里来了。那一巴掌似乎生生打断了,两人间本就浅淡的父子情分。

    将抚养过他的龚阿婆也接出钟府,带到任上去了。儿子这是向他表明立场,不会原谅他了吗?不再需要这个爹爹了。甚至不愿回华亭街的家了。就像当初妙-儿回淮安时,根本不愿住到府里一样。

    自己难道真做错了?!他只不过,想让每位子女都有最好的归缩。这样他百年过身后,妤儿和仪儿即便有那样的母亲,好歹也有有家族庇佑。

    直到上门拜访他的许坚,跟他说起的那番话,才让他彻底清醒过来。

    许御史年节返乡,此次路过淮安,特意带着儿子上门拜访。

    “你以为,俨儿是容不下那两孩子?他伤心难过的起因,是你这当爹爹的态度。那两孩子从小吃尽苦头,比一般的孩子愤世嫉俗和敏感。你为两小的将来考虑,可曾顾及过郡主和俨儿的感情?他们何其无辜,本来他们有爹疼有亲娘爱的。澈之,在这儿兄弟必须说一句,你这举动,无疑是在他们伤口上撒盐。”许坚毫不客气指出这做法的欠妥之处。

    这样不留情面,直言不讳的,算得上责问了。钟澄颇感意外地抬起了头。

    “我原在想,俨儿他们以后日子好过了,可仪儿还没着落呢!一个记名而已,影响不了他们兄妹什么。可对仪儿却大同,以后说媳妇时,有个体面的出身,好歹要说一门贤惠的媳妇,再说,妤儿在婆家也能好过一点。”钟澄脸上露出几分羞赧之色。

    “不然!”许大人摇了摇头一本正经地说道,“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以后得取决于自身努力。你这样做无疑是掩耳盗铃。反而会引起俨儿兄妹的反弹!他们一日不接受那对姐弟,两位小的日子就好不到哪里去。你这间接加剧了他们之间仇恨。把他们箍得越紧大的那两个逃得越远。若是淮安地界的人,都知道郡主他们,不待见小的两个,他们的日子能好过吗?”钟家的这点事儿,没有人比许坚更清楚了,他知道钟澄此时听进劝。只得从相反的方向来劝导。

    “那怎么办?难道把仪儿、妤儿除族?他们又没犯什么过失。”钟澄愤愤然地说道。

    “澈之兄,你不是还有一个妾室嘛!记在她的名下不说得了?”许大人判案无数也是想不通这里面的缘由。

    钟澄连忙碌摆了摆了手:“不成,她气量狭小。要是记在她名下,还不知,以后我不在了,她怎样对待这两孩子。杨氏曾经跟她有隙,是以,澄一直不敢把她扶正。”

    听闻此话,许坚沉默不语陪着他为难起来。

    将同窗送走,钟澄跟宋氏在华亭街的钟府,过起了“怨偶”般的生活。

    这边妙-如听完二伯母的转述心下戚然。有以前类似的经历,在这些事情上,父亲含混的态度,她早已经见怪不怪了。当然理解是一回事,想要她认同赞成,那是万般不能的。

    在雨笼胡同,她一直等到明俨下朝回到府中,兄妹俩才见上了一面

    妙如上来就问了这样一句:“跟爹爹你没当众争执吧?”

    明俨摇了摇头,妙-如脸上的神情松快起来,柔声安慰对方道:“说起这事吧!只有看你自己怎么想通了。那句‘让杨逆奸计得逞,说得十分在理。若当时爹爹若是用别的方式,回报杨逆。或许一切都不会发生了。还是应了那句老话,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事,我估计不会善了,钟氏本家那边,不会坐视不理的。”

    “你的意思是……”明俨颇感意外。

    “这事如果我没估计错马上就有人出来,来当中间的调停人。你也不要想太多了!每个人跟父母的缘分深浅不一样,就当你我跟父母缘浅吧?!”妙-如知道,明俨为生母林氏出头,何尝没有为他不幸的童年讨个说法的意思在。跟她当初回淮安的初衷是一样的。

    明俨把视线投向妹妹,认真地说道,“或许,我没你那样的钝刀割肉的经历,也庆幸没跟你一样,对他早早起了孺慕之思,体会不到你那复杂的感情。毕竟这个钟府,我回来没多久······当初,你是怎么看开的?”

    打一离开钟府,他就被痛苦的情绪萦绕,直到此时,他总算终于找了一位可说心里话的人了。

    “为了开解妹妹,师傅曾告诉我一句谒语——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可能打一开始,亲隐瞒我的身世那会儿,妹妹心里就有了防备。后来,多从他那儿得一份关爱,我都会觉得是捡来的。直到退亲的事情发生后,我越来越发觉,关于他的许多美好印象,都是自己一厢情愿想象出来的。认识到这一点的进修,我就释然了……毕竟人无完人嘛······”妙-如怕他钻牛角尖,沉溺在痛苦出不来。

    要知道,男孩子通常喜欢将父亲形象当成偶像来膜拜,此番打击不知会不会给他心上添加新伤。

    明俨点了点头,心里果然好受了许多。

    妙如#确实没有料错。

    明俨离开后不久,明仪找上钟澄,非要跟二姐夫彭明,去学做什么生意。这个举动让钟澄很无奈,他突然想起明仪当年抓周时,他手里拿着的,可不就是一个“金元宝”。想到这里,钟澄心里好受了许多,同时,有种逃不开“宿命”的悲凉感,涌上心头。

    钟澄想到这儿子的将来,兄弟、族人、岳家哪一方面都靠不上。索性让他跟着妤如两口子,到杭州去闯闯了。明仪的离家经商,让钟家本家的那帮人,暗地里狠狠松了一口气。后来,新任的族长经不住族众的怂恿,出面劝说钟澄。让他将杨氏所出的两儿女,改记在了何姨娘名下。以缓解五房父子间紧张的关系。

    此事告一段落后,子女们长大离家,各奔前程,钟澄感到前所未有的寂寞和空虚,还未到不惑之年,他就已经身心俱疲了。提前进入后世所称的“空巢”期。

    明俨回到京后,元睿帝从别的渠道,听说了钟家父子这段纠葛。越发对明俨刮目相看起来。

    “想不到,比起他父亲,这位年轻后生,做的要干脆利落多。倒是有颗恩怨分明的赤子之心。这点上,比他父亲更像他祖父。”放下手里的密奏,姬翌有些兴奋地朝旁边的韩国公说道。

    朝先睿帝拱了拱手,俞彰恭贺道:“恭喜陛下揽得贤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