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在月底完结,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特别是订版的广大书友们!
对于新手作者来讲,这份鼓励弥足珍贵,看似物质上的支持,实则是精神上的。许多初次试水的写手,因盗版失去继续坚持写下去的动力,或者订阅数据的缘故,得不到官方的青睐,难以冒出头来!直接放弃了,连下次进步的机会,可能都失去了(笑)。
这次尝试收获颇丰。毕竟未曾试过时,就不知自己毛病在哪儿,找不到改进的方向。是你们的鼓励,让我坚持了下来,并且将该遇到的挑战,统统都经历了一遍,尤其是写长篇时的各种难。再次跟大家说声谢谢!(此感言未记入收费字数!)
接近年关,是京中高门大户主持中馈的主妇们,最忙碌的时节。位于城西的罗府,尤其如此。
由于镇国公罗燧中风瘫痪在床世子夫人又怀有身孕。府里的内务虽还是由三夫人龚氏打理,可府里的主人,从未曾有这样齐过。去年妙如a刚嫁进来,恰逢先帝病重,国公爷被召去伴圣驾,而世子夫妻俩也经常行踪不定。
今年国公爷卧病在床,加之二房有了继承家业的后代,府里的情况,陡然间变得复杂起来。让龚氏最近颇感为难,妯娌曹氏让她女儿逸芷,掺和到家务的要求,她没法拒绝。
不过,幸好那媳妇是个精明通透之人,听说后立即派了心腹,跟在那小丫头身后。若是芷姐儿受曹氏的唆使,背着她暗中捣乱,也好有个见证的。
跟聪明人相处,就是痛快!看来之前跟这侄媳处好关系·此乃上上之策!
这,罗逸芷一大清早,就在丫鬟婆子的簇拥下,来到了罗府后院的承荫堂。
刚进到院子里·那里候着等回事的执事媳妇、管事婆子们,忙憋足了笑脸,朝这位嫡小姐请安献谄。要知道,国公爷身体健朗时,最宠爱的就是这位五小姐。未来的宗妇世子夫人,对这位小姑也是青眼有加,并未因婆媳关系紧张·而迁怒于这位嫡出小姐。
一路走来,罗逸芷微笑点头,举止得体,态度谦和。看在那群仆妇眼中,满是惊色和欣喜。
原因无它,这近两年在撷玉书院的熏陶,让这位贵族小姐,无论是在思想气度上·还是举止行为上,都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
踏上承荫堂大厅的台阶上,罗逸芷一眼就看见三婶和二嫂·早候在了那里。
“芷姐儿来了?早等着你呢!”龚脸上露出笑容。
“三婶和二嫂见谅,芷儿还是来迟了,让你们等了······”罗逸芷上前就是行礼欲赔罪。
龚氏忙朝儿媳递了个眼色,邹氏心领神会,上前一步扶起小姑娘:“五妹妹甭要多礼,是我们来早了。母亲想怕你未出阁的小姑娘面皮嫩,特意给那些老油条的婆子提个醒。省得她们不知深浅冲撞了五妹妹。”
罗逸芷初听这话,微怔了片刻,不过想到母亲在府中下人中的口碑,她也就释然了。
只见她盈盈下拜·谢道:“多谢婶子体贴,侄女在这儿先行谢过了。”
龚氏略微点头,邹氏过来,拉起罗逸芷的手:“五妹妹别那么多礼了,正好岁末母亲忙,你来分担一些·我们求之不得。”
接下来,龚氏婆媳俩就将府里的管事媳妇们,逐一介绍给了罗逸芷。末了,拉着她到了府里的库房。
罗逸芷昨晚,连夜向莲蕊请教了一些窍门。当开始看账时,小姑娘极其认真的态度,倒是让龚氏婆媳俩刮目相看。她俩交待一番后,就功能身退了。交待莲蕊好生伺候五小姐看账薄后,两人就离开了。
“把李锐家的派给芷姐儿,郡主这真是一记妙-招。曹氏想唆使她女儿整出什么事来,也有个见证的。难怪那么多喜欢她,真真是个贴心的孩子。”龚氏似有感触地说道。
邹氏忙接过话头:“媳妇觉得,可能还不止这层意思。母亲您想想,咱们没让五小姐打理厨房,郡主应该能体会到其中深意,来投桃报李了。”
龚氏倏地抬起头,望了她半晌,才摇了摇答道:“她不在大厨房用膳,涉及不到苍筠院那边的人吧?!”
“母亲您想想,虽然她们不靠大厨房这边的饮食,年夜饭还是在一起吃的。再说她们小厨房的食材,不是咱们大厨这边统一采买的吗?”邹氏随后解释道。
龚氏一拍脑袋,说道:“你这话提醒我了,你让石妈妈侄子下午过来,得让他暗中跟着那负责的采买。若是有人在食材上动手脚,怕是咱们三房要当替罪羔羊了。这事千万不能马虎。等郡主顺利临盆后,咱们肩上的担子,才能稍松下来。你吩咐下去,管事们要打起十分精神……”
邹氏恭身应喏。
罗擎云黄昏时分回到寝卧时,见到妻子手里活计快完工了,不禁摸上了那绣品,口中啧啧有声。
“说了不要操劳,这东西让下人们,到绣铺上购置就成了。没得费了你的眼神。”他随口说道。
停下手上的动作,妙如。一本正经地答道:“虽然我的速度慢,好能在他出世前,赶出〓件。也是我为人母的心意。你都有东西,若他没有,长大后准说不是我生的
“那臭小子他敢,看把你折腾的。他要敢这样说,看我不打烂他的小屁股…···”说到后面,罗擎云不禁自己笑了起来。
“哟,这还没出来,有人就惦记上?!”妙如。闻言,低下脑袋,一副跟腹中娃娃商量的语气:打他屁屁了。宝宝,乖!以后躲着点你爹。他小时候经常被你爷爷揍,小心报复到你身上,······”
听到装出来哄小孩的这几句稚声稚语,罗擎云有些哭笑不得。他静静坐到妙如。身旁,心里只觉幸福满满。
只可惜这样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日子。快除夕的时候镇国公府,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镇国公府老一辈唯一的女儿,罗府三兄弟唯一的妹妹老姑奶奶陆罗氏,在扬州听说亲兄镇国公中风匆匆忙忙赶回京城,要陪着哥嫂们一起过年。
老国公爷晚年得女,十分宝贝这闺女。连带上头三个哥哥跟着也宠爱起这妹妹来。若不是陆罗氏身子骨不好,他们谁也不想把这一妹妹远嫁江南。
不过,当时挑的也是簪缨世家,加上老公爷的有位兄弟,留守在苏州祖籍也是个帮衬。前两年镇国公一封书信,陆罗氏带着婆家的侄女,千里迢迢赶来给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