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美人迟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八十七章 置腹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望着一脸悔意的钟澄,镇国公眉宇间的神色晦涩难懂。

    是怕自己亏待他女儿吗?难不成他听说了什么?

    四妹带陆家姑娘来府里做客的事,不会也被他知道了吧?还是说,那浑小子跟他全部坦白了?

    罗燧心里升起疑窦,忍不住打量起对面的人来。

    年纪不大,应该四旬不到的样子。十年寒窗读出的文人,熬到这个年纪,正是在仕途上大展拳脚的时候。难得他肯舍弃高官厚禄,一门心思回老家教书。

    想起以前调查得来的情报,罗国公不胜唏嘘。

    把长女说与汪家公子后,此人确实没再眷念官场,毅然决然挂了冠。枉费了他女儿一番心血,找遍门路直达圣听,终于替父洗清了污名。说起来,这儿媳的禀性也算难得,怪不得云儿为了她,不惜瞒着家人,忍辱负重筹谋许久。

    想到这里,老将军心里若有所悟,脸上的线条柔和起来。

    “亲家你就不必担心了!妙-儿这孩子,我看着也喜欢。云儿的性子,有时太过偏激。妙-儿进门后,正好替老夫管束一二。”

    见到罗国公有了反应,钟澄终是在心底长吁了口气。

    女婿回门那天袒露的实情,让他这几天寝食难安,生怕亲家公对女儿心存芥蒂,让她在夫家日子难捱。

    能接受儿子为了媳妇,忤逆自己意思的,毕竟是少数。

    “澄在此将女儿,郑重地托付给国公爷了。”言罢,钟澄朝对方长揖了一礼。

    罗燧上前虚扶一把,嘴里念叨:“亲家不必如此妙-儿这孩子懂事着呢!老夫小女儿就特别喜欢她。”

    钟澄颇感意外,想起二嫂之前说过的话。女儿在备嫁期间,还抽了空出来,替她未过门的小姑辅导。

    这孩子从小就知道到底想要什么,是他做父亲的疏忽了。

    “打小她的孩子缘和老人缘都特别不错。家中几个小的,也只有她能劝服。”钟澄口头上感叹道,眼眸里溢满自豪的神采。

    听了这话,罗国公将嘴角勾了勾接口道:“这敢情好!以后定是位贤妻良母,老夫就只等着抱孙子,颐养天年了。”

    钟澄面上一怔,随即也跟着笑了起来。

    捻了捻颌下的胡须,罗国公抱怨起儿子来:“老夫都行将就木了,还没能抱上孙子。那浑小子刚新婚没几天,就被陛下召到西山大营了……”

    钟澄讶然,旋即恍然大悟。是怕儿子没到贺在岳家面前失了礼数,为他撑场面来的。

    他当即也打起了哈哈:“国公爷您也忒着急了!这才成亲多久?小两口感情好,这天不会让您等太久的。”

    退朝后,朝臣们从紫宸殿鱼贯而出。太子姬翌派人把谢安良请到了毓庆殿的外书房。

    “还没恭贺谢太傅,令公子高才,今年秋闱一举夺得魁首呢!”见到这位父皇一手提拨起来重臣到了姬翌连忙起身赐座。

    谢安良行礼谢恩:“太子殿下抬爱了,让老臣受宠若惊。犬子此次能忝居榜上,还得多亏几年前,您主持的整肃江南场那次行动,让那里的官场恢复了公正和清廉。”

    “谢大人说哪里话?!这本来是份内之事。听说令公子去年娶妻了,此次一举夺得解元,算是成家立业双喜临门了。”自从代父皇监国主政以来,姬翌颇为倚重面前这位大臣。

    除了有已告老程太傅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谢安良自己持身端正。在朝中不群不党让玄德帝和太子均频为欣赏。

    “谢公子贵庚了?”姬翌仿佛想起了什么。

    “禀殿下,小儿今年二十有一。”谢阁老恭声答道。

    “果然是青年俊才,沈太师的大公子,前几年也是以弱冠之龄中的举人看来朝堂上后续有人了。”太子殿下唇边噙着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

    谢安良心头一凛,沉吟了半晌,应答道:“多谢殿下夸奖,犬子总算没辜负圣恩。”

    见他紧绷起来,姬翌另换了话题:“师傅程老太傅,如今身子骨还好吧?!”

    此话一经问出,对面的谢阁老表情微松,回道:“泰山大人他老人家告老后,闲着没事最近迷上了修道。听说由内弟陪到东海寻访仙迹去了。”

    一听此话,姬翌来了兴致,追问道:“哦?!我说他老人家当时走得那么匆忙,原是有了这个打算。”

    “可不是,拙荆当时再三挽留,岳父大人就是不肯留在京城,呆在咱们身边。去年廷儿到江南求学,还特意去看望了他老人家,谁知竟已经出游了。”

    姬翌嘴角噙起笑意,从书案走了出来。走到这位重臣跟前,状似突然想起,随口问道听说,谢公子就读的鹿鸣书院,此次上榜的人数可不少啊?”

    谢安良从座位上站起身,拱手回道:“微臣不知具体情况,听报信的人讲,钟探花的长子得了第四名,还有亲家许大人他儿子也上了榜。其他人的情况就不得而知了。”

    “说是钟探花人还没回去,想送子弟到江南就读的,就开始行动起来了。有人排着队向钟府开始送礼了。”太子似是在聊闲话,踱回了书案后面。

    “这个······”谢太傅心里似有所感,连忙解释道,“为臣确实不知,当初起意把犬子送到南边,是亲家许老弟跟钟探花有同窗之谊,又都要回江南贡院应考。所以……”

    说着,他额头上的冷汗不知不觉地滴落了下来。

    他怎地忘了这碴儿?!

    如今,他外甥已成了钟探花的乘龙快婿。若是自己再跟钟家走得太近……六殿下嫡出皇子的身份……庄翰林的前车之鉴······

    太子姬翌了然一笑,又提起了另外一桩事:“谢公子以前在京里,是否曾就读过国子监?”

    “不错,自从微臣进京,小儿在国子监呆了七八年。”见他不再追问钟家的事情了,谢安良心里稍稍放松。

    窗口的冷风倒灌起来,吹起他身上的官袍,只觉得后背被汗渍浸湿了一大片。

    “谢大人觉得······国子监前祭酒,现任吏部左侍郎的孟毅笙,他为人怎样,能力又如何?”突然,姬翌又问起同朝为官他的同僚来。

    “此人刚正不阿、为官清廉,且办事稳重,在朝臣中官声不错。国子监自从他走后,管理开始混乱起来,这也是卑职,为何要把犬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