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美人迟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八章 巧遇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少爷,夫人快出来了,您不是要去找钟大人吗?”他身后一个姿容俏丽的丫鬟进来催促,说完就自觉地避开了。大文学

    抬头望去,妙如见那婢女脸上有丝不耐和忌讳的神色。她心头一怔,随之好像就明白了几分。

    她镇定下来,抬高声音对少年交待:“这是映姐姐的东西,二妹托我转给她的。说是宫中赏下来的,不好交到仆妇手里,故此……”

    突然大起来的声音,让躲在后面守着的婢女,脸上闪过一丝不自在。

    见目的达成,妙如微微一笑,对少年道:“拜托旭表哥了,我替二妹谢过你!”说完起身,朝他盈盈下拜。

    见她脸上迅速恢复平静,一脸从容地说出此番话来,少年才知道是他误会了。强迫着自己也淡定下来,应对几句后,就告辞离开了。

    跟在他身后的铃儿,悄悄地打量着主子脸上的神色,心中不免嘀咕起来:倒底是怎么回事?好像不太高兴的样子,不会喜欢上人家了?!不对,她才多大年纪,公子哪会看得上这小丫头!要说是梅宗正家的大小姐还差不多,男才女貌的,家世也登对。

    却不知少年心中的困惑更甚了。

    明明是听懂了他的意思,却能如此迅速地恢复过来,然后装着什么都没发生过。这份沉着,跟她以往调皮可爱的样子,简直判若两人。瞧过她低调时的模样,也见过她聪慧的样子,还有小姑娘时常不经意露出的落寞孤单之色。唯独此次,让他疑惑了,她真的只有那么大吗?

    完成交待的任务后,妙如就派人向妤如知会了一声。到正院看望过杨氏,她就带着丫鬟出门敬香去了。

    今日她跟傅红绡约好一起上山祈福的。自从离开淮安,这方面的功课她也落下了,不知师傅知道了,会不会埋怨她:记名弟子成了逍遥弟子。还是请托佛祖提醒一下他比较好。

    “你开蒙了?初拿针线,感觉如何?手上有没有刺成莲蓬眼?”一见面,傅红绡就打趣起小姑娘。

    “就爱取笑人家,还没怎么拿针呢!练了几天分线和辨别面料。大文学”

    “嗯,一听这开场,就知道你这师傅,是个行家里手,是哪个绣坊出来的?”

    妙如就把白三娘来家里任教,及她们的背景介绍了一遍,不过隐下了其他涉及钟家**的内情。傅红傅对白家的手艺也很感兴趣,想跟着妙如结识她们。

    “绡姐姐,要不我们去探望她们!她们两姐妹色彩搭配的感觉,真的不错!”下山时坐回马车前,要分道扬镳了,妙如提议道。

    “会不会太晚了?婆母会担心的,虽是做这一行的,刚进门就特意跑去市井,结交些商贾技人,我怕……”傅红绡有些犹豫。

    明白她意思后,妙如也没强求,说好白氏以后来开课时,再邀她来家里玩,两人就此分了手。

    “莲生,你知道白师傅家铺子的具体位置吗?”妙如还是决定去探访一下,看看她们的生活现状。

    “大小姐,小的知道,老爷还派小的送过几次物件。”外面传来跟车小厮的声音。

    到红庙街时,那里却是另一番景象:人潮如织的街上,到处都是嘈杂声音。年前各家采买的,周边乡镇进城赶集的,年底大甩卖沿街吆喝的……

    见到此等情形,妙如心中暗自庆幸,刚才傅红绡幸亏没跟来。不然,还真不好跟她婆家人交待。扶着烟罗的手,跳下马车,妙如走近一看。那铺子里一副热火朝天的场面,正在赶工修缉。

    来到后院,让烟罗把路上买来的礼物送上后,妙如跟白家姐妹聊了一会儿家常,就要告辞。白姨婆和白三娘极力留她在那儿吃晚饭。

    妙如推说家中还有客,下回再来叨扰。被白三娘刚送出房门时,就碰到了钟澄。

    见到女儿错愕的小脸,钟澄坦然一笑,问道:“昨日你不是说要去进香吗?怎么到这边来了?”

    神色复杂地望着他,妙如腹诽道,我来看望师傅,是应该的!你一个有家室的男人,总往人家未出阁少女的这里跑,又是为什么?

    她把目光猛地转向一旁的白绮,只见她脸上冒出两朵红晕,见妙如望过来,赶紧低下头,一副不胜娇羞的模样。大文学

    妙如只觉得心里憋得慌,朝父亲行过礼后,带着烟罗,逃也似的离开了那里。

    回家的马车上,妙如告诫烟罗,回去后不可将来此地的事,告诉其他人,还把这话叮嘱给了外面的车夫和莲生。他们应诺后,妙如这才放下心来。

    下山的时候,她邀请傅红绡来白家的铺子,一是想让她们交流交流绣技;二是想让三娘多结识个官家女眷。若是有缘,两人成为朋友了,也能帮着她留意一下可能的对象。这事由已婚人士做来,比她一个小屁孩更得心应手。听说傅红绡的祖父,还做过当地的学政,她娘家的人脉正好是这一块。

    因她父女的关系,使得白家的女儿误了嫁期,让妙如良心上有些难安。

    没曾想到父亲……

    嗯,找机会两边都暗示下,得避点嫌!免得将来成不了,图增伤心。家中现在已经够乱了,母亲还怀着孕呢!

    可这让她一个十岁不到的小女孩,怎么开口呢?

    还没等她难为情开口示警,杨氏已经知道此事了!

    跟钟澄闹过一顿,把气撒到她身上了。以为是她在中间牵线搭桥。不仅如此,父亲也以为是她告诉杨氏的,把她叫进春晖斋,教训了一顿。

    她觉得比窦娥还冤!

    晚上烟罗跑来请罪:说回来后,正院里的冬儿,看见她头上的新戴的花好看,就问是在哪儿买的?她一时口快,说是红庙街上一家铺子里找到的。被正好经过的步摇听见了,问她不是跟大小姐上香去了吗,怎么又跑到红庙街去了?她吱吱唔唔不肯说。步摇又叫来车夫,车夫以为大小姐身边的丫鬟都先招了,遂把去白家铺子的事,还有碰到自家老爷的事,全招了……

    “姑娘,你得赶紧向太太说清楚,解开这个误会,好不容易两人关系有些缓和了!”秦妈妈在一旁催促着。

    这怎么解释啊?

    白氏进钟府,是来做妾的。说这事她早就知道了?她会问,那年问话时,为啥要用过继的话来哄她?说她想为白三娘另觅门路,或说想劝她放开对父亲不该有的心思?这是个小孩该有的念头嘛!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