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美人迟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三章 眼缘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听到有吃的,小姑娘们立即兴奋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唧唧喳喳地吆喝着分享起美味来。大文学    望着这些活泼女孩们可爱的样子,钟二奶奶仿佛也年轻了起来。此情此景,让她想起了二十年前:自己也这般大小时,跟族中姐妹们七夕为乞巧争得面红耳赤的青葱岁月,一时间有些恍惚。    一时兴起,就对那帮小姑娘们提议到:“我们小的时候,乞巧时除了投针,还玩过一些投壶猜字的活动。最方便玩的,就是用成语对对子。这也不要太高深的学问,门槛较低,年纪小的都参与进来。应在一个“巧”字上。你们也可以试着玩玩,最后优胜者,我这里还有奖!”    一听玩对对子还有奖,大家都来兴致,纷纷摩拳擦掌起来。看着小辈们跃跃欲试的样子,钟二奶奶嘴角不禁露出了慈爱、恬静的笑容。    在角落里的妙如,一直在偷偷观察着她。当看到她露出那抹笑容时,整个脸庞上,立即焕发出一种圣洁、柔和的光晕来,整个人一下子显得生动起来,让人眼前一亮。定力不足的,恐怕要被摄去了心神。    妙如不由地心中暗生感叹,有些女人的美,不在于年龄和装扮,站在那里就凭一颦一笑,就能美态百生。    许是寂寞太久了,看到这群年轻后辈,想是带她回幼年时光!或是单纯喜欢孩子的母性,让她有些触动?    妙如不禁对她产生一丝好奇和怜悯。    二奶奶等大家静下来了,就开始解释详细规则:“用成语对对子,个人发挥的空间不大,故而不讲究形意都对上,只要结构对上就行了。如果碰到两个以上都能对上的,以词意更能匹配者为胜。举个例子,‘光宗耀祖’既可对‘传宗接代’,又可对‘封妻荫子’。但在意思上,‘封妻荫子’还是更贴切一些,就算后面为胜了。”    说着,就叫身后的婢女出来,开始报成语,另一位丫鬟在旁边记录。大文学    “刻舟求剑!”说着就开始了。    “缘木求鱼!”    “掩耳盗铃”    “买椟还珠”、“削足适履”!有两人抢答。    “削足适履——胜!”二奶奶作评判。    妙如见到这种好玩的游戏,不禁想起了前世最爱玩的“成语接龙”。不过好像成语接龙难多了,既要熟记成熟,又考对仗功底。听二伯母的意思,还是门槛较低的简单游戏。是了!古人喜欢写骈体文,从启蒙时起,就开始学对仗,学声律。不是在半年前,在路上还碰到过一位六龄儿童挑战众位秀才,当众对对子的事吗?!妙如作为一个现代人,对要靠古文基本功的文字游戏上,自愧不如。    ……    “装腔作势”    “捕风捉影”    “偷梁换柱”    “移花接木”    ……    比赛进入白热化!    “自欺欺人”    “自欺欺人!”又重复了一遍,没人应答。    “不了了之!”妙如好不容易逮到了个她们喘息的机会,捡了个漏洞。    大家循着稚嫩的声音望了过来。    原是这个小不点!对得还蛮工整。众人在心中暗中称赞道。    二奶奶也看了过来,只见那个角落,坐着两个一大一小的垂髫小童。大的约摸六七岁,小的也才四五的样子。大文学刚才的声音想必是那个大的发出来的。    只见她长得白净粉嫩,微翘的秀气鼻子上面,有水灵灵的大眼睛眨巴眨巴着,一笑颊边两个小梨涡若隐若现。钟二奶奶只觉得这孩子长得灵秀可爱,举止不卑不亢,很是讨人喜欢。一眼就看对了眼缘。    比试结束后,经统计,钟明婧夺得了魁首,共抢对了四条成语对联。妙如凭一条,排在了优胜榜的末尾。把自己得来的奖品——芙蓉糕,分给妹妹婵如一半后,妙如就被钟二奶奶叫了过去。    问起她家中的基本情况,钟二奶奶这才知道,钟家还有位靠科举,名扬大楚的年轻才子是族中的子弟。不禁对跟自己亡夫,有相似出身的钟澄一房,起了惺惺相惜和亲近之感。尤其是对妙如这小姑娘,尤有好感,像自己女儿一般亲切。想不到她小小年纪,不仅聪慧过人,还懂得谦逊礼让,照顾妹妹,进退有度。望着妙如的眼里,又多了几分嘉许和欣赏。    想她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给亡夫留个孩子。幸福的日子过得不知不觉,却没料到,命运的转折点来得这般快!等失去那个人后,才发现什么都没留下。    在这位长辈身上,妙如感到一股淡淡的忧伤,虽然韶华已是不再,却有一种永远不老的气场和优雅魅力,就像丁香花一般,在无意间就能沁人心肺。    大家离开起趣园时,钟二奶奶特意把妙如留到最后,邀请她以后常来这儿玩。她可以教妙如弹弹琴,写写诗,作作画。妙如闻言大喜,当即就点头欣然应诺了。    回到槐香院,妙如跟秦妈妈说起了,那位孀居同族伯母的身世。    秦妈妈也跟着感叹了一番,心有戚戚地说:“上回清明节,跟着姑娘给老太太上坟烧纸时,就碰到几个其他房的妈妈,听她们说起过这位节妇。说是当年娘家父兄要她改嫁,她誓死不从。转眼就过十年了,想是心中还是难以放下二爷!”    “她邀我常去趣园玩,不知其中可有什么忌讳?!”妙如不太懂这世上的规矩和人情世故,想先问问清楚,免得到时行差踏错。    “如果是喜欢姑娘,她就不怕被人打扰。姑娘也不是个莽撞的性子,去安慰安慰长辈的寂寞,也是可以的。不过,姑娘还是跟老爷说一声,省得找不到时要着急了。”秦妈妈提醒她。    “知道了,我和爹爹说,要跟堂伯母学琴去。”妙如找到了个好由头。    秦妈妈眼睛一亮,颔首赞许。    第二天,在书房里,跟爹爹练字时,就向他提起了此事。    钟澄想到,女儿自祖母过世后,身边就缺少女性长辈的教导,能结识堂嫂这样,品行高洁、才华横溢的女子,也是女儿的造化!就应允了。还叮嘱她说,不要淘气,多照顾到伯母的情绪。    到趣园拜访过几次后,钟二奶奶就让妙如回去跟父母说,每天到她这里来学琴。    从此以后,妙如每天到趣园报到,跟誉满江南的才女钟谢氏,修炼琴棋诗画。跟在她身边,学一些古代淑女必修的基本功。    妙如在这边力求上进。那边杨氏跟崔妈妈从别处得知,这个小人精,又跟三房的钟二奶奶走到一起了,私下里对该事就议论开了。    “你说相公是什么意思?是怪我没教导他的女儿吗?”在妙如往趣园跑了七八天后,杨氏才知道此事,特意和崔妈妈嘀咕起来。    “小姐不要多心!听其他几房的下人们议论,说这二奶奶在嫁进钟家前,是江南一带有名的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