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蓬户生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四章 姜氏的病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郑家庭院里的老柿子树进入了繁殖的季节,粉黄色的小花瓣藏在盈盈翠翠的阔叶里,偶尔露出它娇羞的容颜,俏皮又喜人。

    二妞从厨房出来,望了眼柿子树下正绣着花的姜氏,不禁摇了摇头,“人比黄花瘦”。

    端着手里那碗红糖水,向姜氏走去,在两步开外的地方停住,生怕碗里的水不小心泼撒在绣布上,这损失可就大了。

    “娘,歇歇手,先把水喝了。”

    姜氏抬起头看了看二妞手里的碗,无奈的笑了笑,“娘又不是小孩子馋嘴,用不着老喝糖水,白白浪费了钱。”

    二妞将碗放在自己刚才坐过的杌子上,走到姜氏身边,把她手里的针取下,别在绣布上。

    “娘,您前段时间都成啥样了,这才刚好呢,不能好了伤疤就忘了疼,这事得按我说的做”,说着要去搀扶她

    前段时间平白经历了一场风波,姜氏心境是走出来了,人却已瘦如柴骨,冬日里好不容易养出来的那个窈窕俏妇,差点变成五十岁的老妪,想想都让人胆颤。

    眼瞅着人已是摇摇欲坠的模样,家里的人真怕她一病不起,可幸这样的情况没有发生,许是姜氏搁不下正做着的绣件,用精神意志扛了过去。

    二妞几个提着的心才放下,没两天又悬了起来。

    姜氏早就感觉自己乏力、困倦、眩晕,特别是剧烈起身时,眼前常常麻黑一片,耳鸣眼花的把持不住自己的身体。

    姜氏一直忍着不说,有一回在厨房蹲下添柴火,站起来时,昏眩袭来,栽倒在地上坐着起不来,大妞当时也在厨房。

    姜氏推脱说只是腿软了下,没啥大事,还是把大妞吓得心惊胆战,忙把西屋里的二妞和二郎、三郎喊了过来。

    四人要扶着她去医馆,姜氏怎的都不愿,二郎只好去请了大夫来家里。

    把了把脉,老大夫零零总总的说了一大堆病理病症的,二妞几个基本有听没懂,后来开了张药方,二郎随着他去医馆抓回六幅中药,吃了三天,姜氏的病也没见的好转,反到是开始吃什么吐什么。

    等药喝完了,大郎还要再去抓,被二妞拦住。

    她在心里想了又想,又跟姜氏求证了病状,估计是严重的贫血现象,这样的病补点铁增加些营养,应是可以慢慢养过来的,是药三分毒,这已经是喝伤了胃,她也看不懂给开了些什么药,反正绝对不易再喝下去,自己帮着调理几天,如若还是不见好转,再请个别的大夫来看看也行,如果只是贫血的话,可没必要花钱买苦吃,这才三天,诊金带药材就要了他们三两银子去,黑心得很,还不如食疗,治病补身全有了。

    “大哥,你先别去,娘喝了药把胃都给伤了,这会饭也吃不下去,不如把药停停,娘不热不烫的,我看没太大问题,就是前段时间熬的,睡不好又吃不香,精气神耗损过度,养养就回来了,药不能当饭吃,咱给娘补几天,病不见好再请个大夫来瞧,你看成不?”

    大郎素来信这个妹妹的话,她这般说也有道理,决定按她说的来办。

    二妞买回只老母鸡,放在瓦罐里用文火熬了一个上午,姜氏伤了肠胃,鸡肉吃多了怕消化不了,就让她先喝的鸡汤,肉重复熬了好几回。

    汤是喝不饱的,开始两天,二妞煮了猪肝瘦肉粥给她吃,等胃缓过来,才食用些硬食。

    二妞又买了些黄芪党参枸杞红糖之类的回家来,每天鸡汤肉汤的炖不起,就直接泡水喝。

    在她这个半调子大夫的调理下,姜氏的病有些起色,二妞不让她摸针动线,每天就是睡睡走走,过了七八日,姜氏实在按捺不住,好说歹说具是不听,二妞心里明白,这件绣活确实耽搁不得,也就不再一味的拦着。

    二妞把绣架搬到了院子里,整日窝在屋里可不行,得出来晒晒太阳什么的,恰逢柿子树开花的时节,姜氏倒是乐意的很,母女三人聚在树下,拈花绣朵,说说笑笑,也是别有情趣,二郎他们时不时也捧上本书过来凑凑热闹。

    二妞这般一折腾,姜氏真就渐渐好了起来,不需要再大补特补,不过每天两碗红糖水还是没停,喝得姜氏心疼不已,红糖是从南边运来的,比白糖还贵些。

    几天前,姜氏就频频与二妞提起,不愿在喝下去,二妞只是不听。

    “不用你扶,头早就不晕了,娘又不是搪瓷做的”,姜氏拨开二妞伸过来搀扶的手,站起身后走去把糖水一口喝下,小妮子在这事上头拧得很。

    “这那是补身,简直就是补金,咱家的钱经不起这般用的,听娘的,已经好了就别再继续喝了,成不,娘的小大夫。”

    二妞咧嘴笑笑,“病人就得听大夫的,大哥昨天说啥来着,您这叫讳病忌医,嗯,这样吧,就再喝三天,三天后就可以不用再喝了,不过咱家还有好些用剩下的枸杞,拿来当茶泡水喝好了,听药铺的小伙计说,这东西有明目的功效,您和大姐要绣花,大哥他们要,都是费眼睛的活,喝这正好。”

    大郎二郎现在都快到了手不离书的地步,就是三郎那般坐不住的人,一天也得有三四个时辰盯在书本上的,二郎三郎两人不再比谁跳得高,改成比谁认的字多、背的书快。

    二妞自是乐见其成,只是怕他们熬成近视眼,上哪配眼镜去。

    “娘,咱家这个大夫可是修成正果了,啥都懂”,大妞乐着道,二妞这话,是把她也给惦记上了。

    “那是,我知道的还多着呢,娘,我把碗收回去,您先在院子里走走,等会再绣,半天没动过啦”,说完回厨房去了。

    又过了十几天,柿子树上的黄花退去,一个个小青果子开始在叶间跳跃,树下的姜氏也丰盈了些许,二妞在家耗了个把月,自己觉着要长成蘑菇了。

    大郎上学,姜氏生病,接二连三都是花大钱的事,眼看着十几两的银子都进了别人家口袋,二妞只觉着肉疼。

    年前后的收入不菲,光野兔肉就卖下整银十三两,兔皮又是四两多,绣品的定钱给了五两,可也耐不住花。

    撂下手里的针线,二妞回东屋里,把存钱的罐子抱到炕上,银块连铜板细细数过,叹出口气,将一两银子放进自己的荷包,想了想又多拿了十来个铜板,其它的用布裹好再放回去。

    “财迷,又去数钱啦”,大妞盈盈笑道,斑驳的树荫洒在她衣裙上,淡雅恬静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