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蓬户生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防范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母亲出去后,三郎才撸起衣袖,手臂上青了好大块,哀怨的盯着二妞,直把她盯得把头埋进叠好垒起的被褥里不出来,四郎觉得好玩,也把头埋进去,姐弟两人在被子里嬉笑。

    姜氏端着做好的晚饭进屋,见被褥被二妞四郎两人折腾得散落一炕,没好气的一人屁股上轻轻赏了一巴掌。二妞有些羞涩,心道怎么真的成了五岁孩童,红着小脸帮着姜氏收拾残局,大妞大郎合力抬上炕桌,二郎几人摆好碗筷,一家人开始用晚饭。

    二妞扒完碗里最后一口吃食,放下筷子,见其他的都已经止口,就四郎还在奋斗,两岁大点的小儿也不用人喂,吃得很谨慎,桌上没落下几滴汤渍,就是速度慢些。

    几人静候着四郎,没有往日的说笑,二妞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突然开口。

    “娘,外面有坏人,二妞要保护娘。”

    姜氏颤了下身子,抬头望向小女儿,还没消肿的眼又泪盈满眶,狠狠地忍住,挤出个笑脸来,“好,二妞保护娘。”

    “还有我,三郎也会保护娘的。”三郎赶紧表态,二郎又被抢了个先,紧随其后慢条斯理的也说着类似的话,大妞大郎没开口,只是望着母亲,眼里浓浓的关切。

    “四郎……四郎……娘……保护……”郑四郎口齿还不太伶俐。

    姜氏鼻子吸耸好几下,才止住眼角渗出的泪水,用手抹抹。

    “好,你们都保护娘,四郎长大了也保护娘。”说完端起碗喂四郎,掩饰内心的激动。

    “娘以后也不要出门了,二妞都是呆在家里,还没遇到过坏人呢,我们把门关上,他们就进不来了。”她尽量把话说得符合五岁孩子的思维,说完后瞅着姜氏想看她的反应。

    姜氏的手顿了一下,继续把木勺递到四郎的嘴边,道“二妞的办法真好,不过娘要去金景福送绣品换钱啊,不然二妞不是又要饿肚子了。”

    二妞接着道“二妞去送,我和娘去过,记得住路。”

    她有次想见识古代的街道,就磨了姜氏领上她一道出门,去过回金景福的铺子。

    姜氏摸了摸女儿的头发,笑道“二妞太小,等长大再帮娘送。”

    “娘,二妞已经长大了,上回二妞自己走去的都没让娘抱哩,大哥哥和大姐姐一道去,他们买过东西的,二妞认路。”

    姜氏没有马上否定,眼睛里有丝犹豫。

    她知道姜氏有些心动,得给添把火,“坏人好可怕,娘打不过他们,娘出门,二妞会担心的。”

    “呵呵!我的二妞都知道担心娘啦,娘看看是用哪里担心的,是用小肚子吗?”姜氏还闪着水汽的凤眼眯起破涕而笑,女儿一本正经的腔调逗人得很。

    二妞埋怨的瞥姜氏一眼,真是会转移话题,好好的气氛都没了。

    也不想想她现在的小人模样配着大人的口吻,确实可乐。姜氏接收到女儿的眼神,笑得更夸张,大妞大郎几人本来就很认真地关注着妹妹和母亲,这会也忍不住跟着捧腹,屋子里压抑的气氛一扫而空。

    二妞恼羞成怒,撇撇小嘴嘟着,她前世父母俱在时,就很喜欢撒娇,只要在亲密的人面前喜怒哀乐都长在脸上,这般神态做起来很自然,倒是没再去想身体里住着的是二十好几的灵魂。

    姜氏笑够了,二妞“哼”的一声,扭过头装出一副生闷气的小样。

    姜氏抱过女儿,在怀里轻拍着哄道,“娘不笑了,二妞不生气啊,看,哥哥姐姐也不笑了。”说完给还在傻乐的三郎丢去一道眼光,他条件反射的将双手相叠捂住嘴巴,脸鼓鼓的,还有噗噗声从手缝里散出来。

    二妞哼哼两声,给了三郎两把眼刀子,把头搁在姜氏肩上还是不说话。”

    等姜氏说了好些软话,她估摸着差不多了才把头转过来,嘟囔道,“哼,在说正经事呢,怎么可以这样,以后再也不理你们了。”

    “哎呀,那要怎么样才会理我们呢,二妞告诉娘好了”

    二妞顺着杆子往上爬“要是下回娘的绣品交给二妞送去,我还理娘。”

    姜氏抱着女儿沉默很久,才道“你太小,遇上拍花子的怎么办。”

    “不怕的,大哥不也出门买东西。”

    姜氏继续不语,二妞再接再厉,“二妞跟大哥大姐一道去,路上不跟不认识的人说话,不吃别人给的东西,不到别的地方玩,快去快回。”说完看着大妞大郎寻求支持。

    “就是,娘,我出门买过东西,不是都没事。”

    “娘,我会看好大郎跟二妞的。”

    “娘,可以的。”二妞伸出双手环住姜氏的脖子,开始摇晃,“好不好嘛,好不好嘛,答应了吧,娘……娘……”这是多年练成的必杀技。

    在这个很注重礼教的时代,亲密如母子也会有些距离,平时抱抱就很不错了,郑家的几个孩子小小年纪都懂事的很,就是四郎也没这般撒娇过,姜氏哪能扛得住。

    二妞还没使出后招,姜氏就缴械投降,她心里意犹未尽,只能等下回有机会再显摆自己的功力。

    过了几日大妞大郎和二妞要去金景福送绣好的荷包,临出门姜氏不放心,想着再由她领孩子去一趟,被二妞几人严词拒绝,姜氏本来就不是个主意大的人,前几日顺从了二妞一回,这次也没做太多努力。只是把孩子送出门后就坐立难安。

    两个时辰后三人才回来,比姜氏以前多出一个时辰去,漫长的等待差点没让她把心给跳出来。

    郑家的院门在二妞的坚持下,那天开始白日里也是从里面拴着,不像以前只是虚掩,姜氏在屋里等了个把时辰就守在门边没离开,直到听到门外向起孩子熟悉的声音。

    三人平安归来,姜氏欣喜地松了口气,进屋后就忙问询前后的过程,大妞和大郎二人复述事情的经过,又很羞愧的表达多亏了妹妹,要不事情可能没那么顺当。

    金景福的铺子开在茂山县城最繁华的中街,这里的人命名都很实物,中街横贯东西,正好把县城正好划分为南北两半,北边都是有钱有势的人建的宅院,南边是些平民百姓。

    其实郑家离金景福直线距离不远,茂山县城就那么大点,可是弯弯角角太多,二妞人小腿短,大郎两人也不能都抱着她走,路上来回就花了近大半个时辰,到了地交绣品的人很多排起了长队。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