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有追求的清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七章 雅朗的营救(上)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九王爷府

    柴房中

    唐烨坐在地上,拿着馒头慢慢的嚼着,脸上挂着阵阵冷笑,这九王爷府给犯人吃的馒头都是白面做的呢。

    唐烨抬头看了看柴房屋顶,对老天默默道,等这个王爷奸商灭了我时,你敢再让我穿到封建社会,我发誓,我一定要当个孙猴子二世,奶奶的,真以为姑奶奶好欺负啊

    冲老天发完狠后,唐烨觉得自己疏漏了,奴隶社会也不行啊,近代中国也不行啊,于是,平复了一下心情,开始祈祷了,得软硬兼施不是,“老天爷啊,请让我走正常的转世投胎路吧…”

    就算没法贿赂阎王,好歹没前世记忆啊。

    先知不光寂寞,还很痛苦,尤其是没实力的先知。

    唐烨祈祷完后,又端起粥喝了一小口,瞧吧,九王爷府犯人的待遇都比穷人强…

    放下粥完后,唐烨便闭上眼,努力让自己去回忆21世纪,是的,唐烨这两天在柴房里一直在努力的回想着21世纪的种种,没想当下,因为不敢想。

    不敢想李真在外面如何焦急,不敢想唐高林在外面如何撞墙,不敢想唐王氏会不会哭瞎了眼,不敢想唐蜜会不会心尖都在发抖…

    唐烨已经抱了必死的决心,如今只求九阿哥给个痛快,拖得太久了,唐烨担心自己对死亡会由无畏变成恐惧…

    还是想想21世纪的美食吧,不知道死党们又去吃了几次那火爆的在下午四点就将菜卖完了的串串香?

    唐烨正在舔嘴巴呢,就听到门外传来一阵开门声,唐烨不由浑身一紧,吃食已经送来了---九王府的人挺懒的,一般要等送下一顿的时候才将上一顿的碗筷给收拾走---,这时来人干吗?难道自己就要呜呼了?可怎么没给自己吃肉啊…

    唐烨正讶然,就见走进一小厮。

    唐烨紧张的看着他,全然没去想怎么九王爷只派了一个小厮来提她。

    小厮不慌不忙的走到唐烨身边,道:“磨叽什么啊,赶紧吃,厨房的人还等着收拾呢”

    原来厨房的人今天勤快起来了,唐烨急忙将碗里的另一个馒头抓在手中,冲小厮笑了笑,粥就算了,唐烨可不敢奢望这个小厮会等她慢慢将粥喝完。

    却见小厮皱了皱眉头,弯腰拿早先盛馒头的空碗,飞快的冲唐烨道:“你安心待着,不会有事的。”

    唐烨不可置信的瞪圆了眼睛,谁再给自己传信?谁有那能耐找人给自己传信?

    唐烨自然不可能傻乎乎的问小厮,只能看着小厮端走了那个空碗,柴房门复又被锁上。

    唐烨怔怔的拿着馒头,琢磨着谁有那么大的能耐?难道是雅朗?

    可雅朗只和庄亲王有点关系啊,一牵扯到十四王爷,雅朗可都有些犯憷了呢,他怎么敢将手伸进九王爷府?关键是,就算雅朗有人脉,但自己和他没那交情啊…

    但是,除了雅朗,唐烨委实想不出还有谁会传这句话来,总不会是十四王爷吧,人家和九王爷可是亲兄弟呢…

    唐烨想不明白,弘相也是完全摸不着头脑,雅朗为什么要如此帮这个胆大包天的女子呢?

    是的,雅朗是找弘相出面去传的话,虽然他不相信唐烨会自寻了断,但是得以防一下万一塞…

    弘相本要推诿的,但雅朗来了句,“是不是要请四阿哥出面啊?”

    如果弘历出面了,弘相肯定得帮这个忙的,而弘历被雅朗说服的可能性非常大,既然总归都要出面,又何必得罪雅朗这个铁帽子王呢?

    于是,弘相便应下了,但事先申明,只传递无关紧要的信息,别的就免了。

    不光弘相摸不着头脑,就是九阿哥也没想明白。

    雅朗突然找了个由头回京交考察报告书,交完报告后就找了个借口不回西山火器营了,按计划,雅朗还该在西山火器营再待上五天的。

    其实这倒没什么,关键是,雅朗竟然递了个折子,请朝廷废除商籍这一非常不合理的制度,弄得敦庆帝不住的瞅九王爷,以为雅朗是九王爷找的托。

    九王爷冤啊,卖肥肠的蠢妇人没见识,所以一知半解,但自己可是堂堂的天家子弟啊,怎么可能会如那蠢妇一般的去认识理解商籍呢?怎么会将商人地位低下归咎于商籍呢…自己当时脱口而出说李真会入商籍从而影响李真的前途,其实只是想表达大清是不准官员经商的…好吧,诚如敦庆帝所说,自己是恼怒李真日后脱不了商人的身份,但自己也不会傻乎乎的要求废除商籍啊…

    再说了,要找托也不找雅朗这个二百五啊…

    幸好,敦庆帝信了九王爷的冤情,在养心殿将雅朗臭骂了一顿。

    因为商人的地位绝对不会随着商籍的废除而有什么大幅度的提高。

    要知道匠籍早在顺治二年就给废了,但是,直到今天,匠人还是被人瞧不起的。

    再说了,商籍和匠籍还不一样,匠籍是子子孙孙都得当匠人。如今在大清,这个商籍真没什么歧视条款,也就两淮盐商的子弟独有商籍,因为得按这个给盐商子弟分配学额啊。

    但是盐商一有钱了,都楞要子弟去参加科举,以寻个士子身份,这怪谁啊?经商的人自己都瞧不起自己,怪谁啊?

    平心而论,这一点那个肥肠店的大胆妇人还真没说错。

    如果商籍里充满了歧视性的条件,敦庆帝早就下旨将其废了,总不能让自己九哥在法理上就矮人一等吧?

    要知道绿营的兵籍制度给废了,可是敦庆帝一手促成的呢,乐籍可是在敦庆二年也给废了呢…

    所以,敦庆帝真不是被条条款款给束缚住的人,他没管商籍真的是因为大清的商籍就是民籍啊,商人总是低人一等,那是千百年来老祖宗传下来的思想在作怪…

    但是,敦庆帝也不敢下旨大肆鼓励经商,就是九王爷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上这种折子,全民皆经商了,谁来种地?

    黄金是好,但能当饭吃嘛?

    但是,即便是这样,敦庆帝一登基也表态了,“朕视民商,皆属一体,士农工商,虽各异业,皆系国家子民,理当一视。”

    可是,大家还是瞧不起商人,那敦庆帝有什么办法?

    喔,也许大家还会说商人不能穿绫罗绸缎,唉,这是明朝的事了,好吧,就算还有这规定,那也只能是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