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隋帝国风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七十章 一击毙命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营犬牙交错”胜负其实不在于实力高低而在于妥协大小。目前情况下,做出任何决策都有身死族灭的风险”而像元宝藏这样无论在家族还是在官场都不是处在顶尖决策层的权贵,唯一的选择只能是“以不变应万变。”。

    这是有前车之鉴的。司样的例子就是先帝受禅之前,尉迟迥、司马消难和王谦司时举兵发难,声势浩大,结果两个月内彻底败北,原因无他,不是实力不够,而是与各贵族集团的妥协太少。因为败得太快,很多贵族还没有做出选择”风暴就结束了,结果因此受益。

    元宝藏态度上的“微妙…”变化,给了李密信心。

    此行最难的就是说服独孤震,即便不能说服独孤震与杨玄感联手,最起码也要让独孤震像元宝藏一样在心理上产生“微妙”。变化,在决策上保持更长时间的“中立””其实也就是“以不变应万变”,从而给杨玄感以更大的空间和时间在东都和西京两个战场上进行博弈,以最大程度的妥协来赢得更多贵族集团的支持。

    独孤震在获知杨玄感的决策,聆听了杨玄感在皇统选择上的理由之后,悲郁的心情有所缓解”不过,这一决策”实际上大大增加了杨玄感攻占东都的难度,给兵变的未来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霾。

    独孤震还是那句话,“西北人是个麻烦,尽快把西北人解决了。”。

    西北人肯定是个麻烦。

    皇帝和裴世矩让西北人到黎阳,目的很明显,尽可能阻止和延缓风暴,但这一目标显然过高,西北人做不到,最现实的目标就是在风暴掀起之后,竭尽所能在风暴中“挣扎””继而阻止和延缓更多的贵族势力被卷进风暴,给杨玄感攻占东都设置更多障碍,司时也给皇帝和裴世矩回师平叛赢得更多的时间和主动。

    举旗之后,杨玄感渡河南下攻打东都,做为举旗之地的黎阳,做为与河北世家权贵保持紧密联系的重镇,做为与山东贵族集团进行利益妥协的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要害之地,必须守住,假如此地遭到西北人的猛烈攻击,甚哥在某些只顾自己狭隘私利的义军首领的帮助下攻克了黎阳,那么必将对整个大局产生难以估量的甚至是致命的危害。

    李密因此再入禁军军营,他代表杨玄感邀请伽蓝和禁军龙卫马上赶赴黎阳,一则治书侍御史游元和巡察使团在黎阳,而禁军龙卫负有护卫之责:二则太行贼刚刚在灵泉山击败了卫府军,偏偏此刻河北饥民又如潮水一般涌向黎阳仓就食,虽然杨玄感已经公开承诺开仓放粮,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紧张局势,但黎阳局势危机四伏却是不争的事实。更重要的是,当初正是伽蓝在平原郡的安德城外振臂一呼,河北饥民才追随他赶赴黎阳仓就食,现在河北饥民都去黎阳了,你这个声名赫赫的“发起者。”怎能不去?假如你不去,杨玄感以此为理由拖延开仓放粮的时间,让更多的饥民饿死,让几十万饥民愤怒,你岂不身败名裂?还有,黎阳局势紧张,游元和巡察使团的安全至关重要,黎阳仓的安全更重要,至于永济渠水道的安全更是重中之重,而你和实力强悍的禁军龙卫却视而不见,袖手旁观,请问你对帝国和皇帝的忠诚在哪?其三,西土诸国的进贡使团即将抵达黎阳,而禁军龙卫此趟的首要使命就是保护西土的进贡使团北上辽东,去行宫觐见皇帝。请问,你不去保护他们,谁去保护?

    李密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一击毙命,此刻黎阳即便是龙潭虎穴,伽蓝和西北人也不去了。西北人突然间彻底陷入被动,只能在风暴中无助挣扎。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