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奋斗生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58 闲逛园子走马任尚书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上并没有水,可是如今我们在上面一动工,无意中挖开了一处山石,下面竟是水脉,竟是弄出个山泉来呢。

    蓉少爷让略微改了一下图纸,把那山泉留下了,在那边沿着那石头凿了个石泉,又刻意把那水引到了旁边凌空的石头上流下来,下面是一个小小的石潭,竟是成了个小瀑布呢。

    那小河里的水,从荷塘出来之后,也是经由那个石潭再绕出山脚,竟是有趣的很,蓉少爷说将来在那石潭的出口处下上暗网,在那石潭里养上锦鲤,想来是会极好的。”

    “这样啊,那到是去看看,想来应该有些意思,没想到这里还可以弄出吊泉来。”

    贾珍听了,来了兴致,便顺着凤无意指的方向一路走过去,上到半山腰,果然看见一处泉水从石缝里出来,在山上原有的一块大石的石凹里集成一泓清泉,那石凹虽然是人工凿成,但是不显雕琢,处处显出天然之气,贾珍不禁点头,道:“这臭小子总算干了件像样的事情。”

    说着顺着泉水流向,到了那处悬空的石头边上,向下一看,那泉水拉成一线直落下去,下面一处碧绿的潭水,周围碎石散乱,碎石中几重杂草,另外有些因为在这里造园子不弄折了的野生花草。

    贾珍眯着眼睛仔细看了一下,有些讶异道:“我怎么看着那里那些野花像是野生的杜鹃花?额,老百姓说的映山红?”

    “哦,是,不过这野生的杜鹃花不及府里种的好,爷看,不光那石潭边上,就是那边石壁上也有,不过都是长在石缝里的,虽说长了好些年,可是植株也不是很大,花儿开得也不及府里那些大而艳丽。

    再者,这里这些好像也不是红色的杜鹃花,竟是白的粉的居多,花期也不及家里的长,这些都是三四月份开花的,到四月底就没有了,家里的一直能开到五月底甚至六月份呢。

    蓉少爷说,那石壁上不能种什么娇贵花儿了,就把那些原本的杜鹃留着吧,这下面石潭边上,竟是换些泥土,种些竹子的好,压着水面倾斜也是种意境。”

    凤无意听了,点点头,指着旁边山壁对贾珍道。

    “蠢材蠢材,再怎么倾斜随意,假的就是假的,这下面野生的杜鹃虽然比不得家里的好,可是就是这样才看得出自然来。

    我说怎么这石潭边上那些都弄得折了,叫他给我不要动这下边,这野生的东西生命力强的很,等到明年院子建好了,自己也就恢复了,就这样就好。”

    贾珍听了,使劲摇了几下手中的扇子,摇头道。

    听贾珍这么说,凤无意忙应下了。

    贾珍又绕到山下,看了看那石潭,道:“这石潭倒是不要养什么锦鲤,不伦不类的,就弄些平常的鱼虾进来养着倒好,你见谁家瀑布底下出来锦鲤的,真是。。。

    还有啊,既是弄了这么个石潭出来,定然是要有条路专门通过来了,用普通的碎石子铺就好了,不要再弄什么鹅卵石了,不对味儿。”

    “是,回头奴才就把爷的话告诉蓉少爷去。”

    “那边本来是要种些玫瑰月季的吧?嗯,这个也没什么,记得跟他说,种上之后,叫花匠们不要修剪的太过,要和这边儿这些原本留着的野花野草的相合和,不然就不好看了。

    咦?这是。。。菊花?他们这是把这一片野草里都种上菊花了么?看上去不是家里常见的那些菊花的样子。”

    又往前走了一段地方,看着离了那水潭有一二百米的距离,贾珍突然低下头,看了看旁边一些新种的花儿道。

    “是的,这个是些小雏菊,白的,黄的,紫红的,暗红的各色都有,也没有分色彩,就杂在一起随便中的,在这片儿草地上也没有怎么规划,就几个花儿匠进来随便怎么种。

    蓉少爷说,这里这片草地,要是也和家里似的铺上石板儿就不好了,可是光秃秃的草地也不好,种些名花儿又太奇怪,且名花儿都娇贵,怕是这草地上也种不起来,倒是这个雏菊极好种的,就让他们在这里随便种些。

    这东西好活,不必怎么管它,这个时候种上,过上一两个月就缓过来了,今年秋天就能开花的,到时候看看好不好,要是好就留着,就是不好,再种别的也有限,这整片草地上的菊花还不到五两银子。”

    凤无意见问,忙上来说道,说着指了指前面,贾珍放眼望去,一直到前面很远处在建着房子的地方都随意散种着些菊花,确实不少,种这花儿确实是够省钱的。

    “这个好,种的看上去极自然的,想来到了秋天是会极好看的,雏菊虽然花儿不大,但是极耐看的。”

    贾珍听了点点头,道。

    回来后凤无意将贾珍的话一一都说了,贾蓉果真将那些杜鹃都留下,石潭里也是养了及普通的草鱼鲤鱼之类的,建成之后果然是更显自然。

    贾蓉一时促狭,竟是让人到人家房上掏了几窝家雀儿养大了装在鸟笼里,挂在那园子里,对贾珍说是这样就更显自然了,把贾珍气的咬牙,拿扇子敲着他问谁家的家雀儿养在金丝笼子里的,此是后话不提。

    贾珍休假过后,皇帝果真是把他推到前台来了,不光正经的在内阁里主事,竟是又以大学士的身份兼任了吏部尚书。

    一时间朝中风声又紧,因为皇帝对贾珍的这个安排让忠顺王和六皇子都嗅到了些危险的气息,吏部乃是六部之首,两人都是下了大功夫的,贾珍这一来,自己人怕是要吃亏了,贾珍除了皇帝的话,那向来是油盐不进的。


备用站:www.lrxs.org